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346 页/共 1860 页

○还宫。   ○谕、据宁古塔将军巴凌阿奏称。南海之雅兰西楞、德克登伊、乌苏里、等处、现议派遣官兵。查拏匿匪一事。因由部覆奏。咨到较迟。本年不及办理。俟明年四月、再令起程前往等语。朕已交部核议。但思此事、原因前任将军、及巴凌阿等、俱未实心办理。是以特降谕旨。交伊等详悉筹画。巴凌阿、自应遵奉朕旨。一面议奏。一面即行办理。乃耽延稽迟。以致违逾时日。而转藉口因候部咨。迟误又及一年。殊属非是。著严行申饬。   ○大学士公讷亲奏。宁古塔将军巴凌阿奏称、副都统乌察喇、年已六十八岁。人本昏庸。办事未能明晰。近更精力衰迈。或令原品休致。或调别任。请旨遵行。得旨。吉林副都统乌察喇、著来京陛见。其员缺著嵩阿礼、调补。   ○赈两淮泰州属庙湾场、水灾灶户。缓徵盐课。   ○丙申。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两广总督策楞疏报、广、惠、潮、肇、高、廉、琼、嘉、八府州属、首垦田地一百三十一顷。   ○免广西郁林州、雍正十三年。报垦不熟旱地额赋。   ○是日起。上以孟冬享太庙。斋戒三日。   ○丁酉。谕、本日御史李清芳奏称、今年秋审情实人犯。较多于前。或经上年缓决。今复改入情实者。或经二次三次四次缓决。亦有改为情实者。又有本应立决之犯。敕令九卿议覆。改为缓决。今亦改为情实者。此等案件。皆有可生之路。今改为情实。乃至三十余案。恐非仰体好生之德等语。李清芳所见甚属迂谬。盖获罪之犯。法司定拟。有应立决者。有应监候者。其监候囚犯。秋审时九卿定拟。有入于情实者。有仍为监候者。有入于可矜者。此皆酌其情罪轻重。以分等差。至于律应立决之犯。法司初次题奏时。朕令九卿定议。经九卿议改监候。而朕俞允者。乃察其情事。与极恶之犯。微有不同。不忍即正典刑。暂缓须臾耳。非谓其罪确非情实。而可以徐徐宽宥之也。今李清芳之意。以为既经奉旨改为监候。则不应入于情实之内。糊涂已极。设如其说。将何以整伦常而弼风教乎。至于缓决众犯。历来颇有改拟情实者。正以明其罪之难逭。虽一时暂缓。终不免于情实。使小民知所畏惧。不敢轻蹈法网。若谓一经缓决。即系应生之人。不应复入情实。竟是永免其死矣。尚安得谓之缓乎。法律不且虚设耶。盖缓决者、一时之恩。情实者、不易之法。若其罪本应情实。祗因上年缓决。而遂屈法以用恩。则纵暴养奸。无所底止矣。夫制刑非古圣人所得已。苟求其生而不得。即圣人亦无如之何。故易于中孚。则曰、议狱缓死。于旅、则曰、明慎用刑而不留狱。言当缓者缓。不当缓者不留也。朕每年敬慎秋典。各省案件虽多。必详览再四。务求其一线可原。期有合于古人服念旬时之意。所颁谕旨。明且悉矣。此意愿与诸臣共之。乃今岁秋审。外廷不无浮议。朕深知之。盖盛安、意在执法。凡有关于伦常者。必不容宥。而孙嘉淦、又欲博宽大之名。一味姑容。遂至议论繁多。各持一见。彼蔑伦伤教者。固法所当诛。然亦当念凶顽之民。何以至此。此皆平时教化之未洽。以致民俗之浇漓。我君臣方当自愧。岂待此时秋曹诸臣、诛一二人。遂谓可以转移恶俗。尽明刑弼教之职乎。若再一味姑容。则凶顽漏网。愈以长恶。何以慰死者之心。而垂将来之戒。若云多宽一人。即可以造福。此尤妇人女子之见也。大约九卿秋审。其于彼此之间。亦无私心。但各泥意见。即不免流于一偏。不知用法贵乎平允。若先存意见。则争执以求胜。词愈坚而情愈远。情愈远而理愈失。求其平允。岂可得乎。书曰、惟齐非齐。有伦有要。求其平允也。朕心惟一虚公。毫无成见。今年秋审两议各案。朕从九卿议者三。从孙嘉淦议者一。亦皆据理裁断。期协于中。若谓朕之从九卿者多。而从孙嘉淦者少。意在于严。则又大误矣。爰因李清芳陈奏。明颁训谕。令九卿及内外臣工共知之。李清芳摺并发。   ○谕军机大臣等、前降旨蠲免各直省地丁钱粮。经户部议将各省酌留分贮银两。以及杂项平余等银。造册详报。以备酌抵岁需。朕思各省存余银两。款项不一。虽经造报。而报部之后。该处动用。部内无由得知。并有未经报部者。可寄信与各省督抚、令其将历年凡有存余银两。详悉查明。并将可否动用酌拨之处。分别具摺奏闻。毋得稍有遗漏。此因普施大恩。不得不从权办理。并非为裕帑起见。著各督抚、善体朕意。速为料理。   ○又谕、大学士讷亲、尚书高斌、会议河工二摺。已交总督尹继善、总河白钟山、会同办理。可寄信与尹继善、令其即起身前赴各该处。会同白钟山、察勘情形。详酌办理。其各被水地方。有现在应行赈恤者。亦著尹继善、留心查察。务期筹画妥协。毋致灾民失所。   ○吏部议覆、两广总督策楞疏称。署琼州府知府于霈、试用一年期满。题请实授等语。查于霈、系由知州、升署知府。试用未满三年。与实授之例不符。应毋庸议。得旨。各省要缺。有一时不得合例之人。该督抚题请越衔补授、及升署者。虽与定例未符。尚因地方紧要。或一时不得合例之人起见。至署理之人。办理事务。与现任无异。自应照例俟年限满日。题请实授。今琼州府之于霈、试用年限未满。该督遽请实授。系有心博属员之感激。以致违例办理。近来似此者颇多。策楞、著饬行。嗣后有似此者。即著该部随本一并察议。具奏。   ○戊戌。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赐宣化府城镇朔楼、御书扁曰神京屏翰。昌平州西门城楼、御书扁曰重岩环拱。   ○户部议准、署广西巡抚托庸疏称。桂、平、二府属、额徵米、除拨支本处驻防兵粮。及各州县祀典、役食、等项米外。存剩之米。请自丙寅年为始。折色解司。以供太、思、二府、及郁林州、等处兵粮之用。尚有不敷。在浔州府所属、额徵本色米内折解凑支。从之。   ○实授尹继善、为两江总督。慧中、为陕西布政使。安图、为湖北布政使。陈德荣、为贵州布政使。王芥园、为山东按察使。张坦熊、为云南按察使。   ○以吴士英、为湖北襄阳镇总兵官。   ○是月、刑部侍郎钱陈群奏。明愍帝在位十七年。未营陵寝。殁后就葬妃园。我世祖章皇帝悯其荒凉庳隘。敕令修葺。并勒丰碑。越今八十余年。倾圯特甚。臣昨奉差告祭。见其飨殿配屋。瓦毁垣颓。请令督臣、转饬有司、重加修葺。得旨。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热河一带歉收。而八沟粮价平减。应遵旨动项采买。运送热河。查该处驻防兵米。岁需二万四千石。除庄头等额交米外。尚不敷米七千五百石。应赴八沟照数采办。此外又有豫备兵米二万四千石。亦请乘时酌买。交贮热河、喀喇河屯、化育沟、三处官食。以供来年借粜之需。奏入。报闻。   ○直隶正定镇总兵范毓<?香奇>奏。臣家居山右。今圣驾巡幸五台。臣侄清注、备进羊千只。马十匹。以供赏赉之需。交臣代奏乞收。得旨。用不完之物。即随营众人。亦已遍赏矣。此奏进不受。   ○署两江总督协办河务尹继善等议奏。安省各属城垣。应修葺者。计三十九座。臣等酌情形之缓急。估银数之多寡。挨次兴工。先尽地当冲途、沿江沿河者修理。次及可缓工程。估计少者先修。多者后修。修竣、仍责成该管府州、每年亲加履勘。并饬各州县实力保护。得旨。知道了。修理之法照议。查察则仍汝等专责。不可谓一奏了事也。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本年淮、徐、海、各属被灾。需用赈项甚多。查安东、铜山、沛县、海州、沭阳、赣榆、等州县、仓贮向未足额。恐不敷用。现于扬州属、并邻近州县仓粮内。酌拨谷十万石。运贮各属。约计可敷赈粜。至所需折色银两。于司库拨往淮安府银二万两。徐州府五万两。海州三万两。分贮备用。得旨。所奏俱悉。所拨之项。不尚少乎。恐不敷兼赈之用。宜留心调处。无使灾民失所也。   ○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奏。铜沛厅属之冰雹山。对岸旧有沙滩。逼溜南趋。以致冰雹山大堤外。河崖坍塌日甚。本年秋汛涨发。逼近堤根。甚为险要。臣现饬道厅等、多募人夫。筹办帮堤下埽各工。查该处近因汛水漫滩。刷有河漕。然外唇有滩阻碍。不能掣溜刷淤。而新淤嫩滩之上。人夫又不能站立。挑挖甚难。忽于八月二十日。西北风大作。溜随风涌。掣进新刷河漕。外唇嫩滩全塌。两崖塌宽一百五六十丈。黄河大溜。直走新河。冰雹山大堤之外。急溜顿消。一切工程。俱可停止。不惟节省帑项甚多。而冰雹山一带险工。化为平稳。得旨。以手加额。欣慰览之。此皆河神默佑。汝应虔诚致祭。以申报谢之忱。   ○又奏、本年黄、运、江、湖、伏秋二汛。连次盛涨。各处工程险要。臣四路奔驰。竭力抢救。各工幸得保护稳固。其陈家浦漫工处所。现已挂淤献滩。臣督率人夫。圈堤堵筑。上紧儧办。得旨。览奏稍慰。又批、汝之劳苦。朕已知之。但恐未能提纲挈领耳。   ○又奏、丰砀厅属之石林坝工。自乾隆七年、堵筑完固。虽今岁叠经异涨。而该工甚为平稳。惟查石林迤上之双庙地方。毗连石林。近因河溜直射。崖岸坍卸。于石林坝工有碍。请在双庙加筑外越堤一道。直接石林坝工。并相机下埽建坝。挑溜开行。奏入。报闻。   ○又奏、今岁汛水盛涨。迥异常年。而各处工程。抢护镶修。幸赖办料齐全。得以应用无误。兹当新料登场之时。应豫为添办。臣与淮扬、淮徐、两河道、悉心商酌。按各厅工程之险易。用料之多寡。乘时购运贮工。以备次年之用。得旨。所奏俱悉。昔禹之治水。未闻备料建堤也。然古今时势不同。只得行其下策耳。此而不勉。责有攸归矣。   ○苏州布政使安宁奏。淮、徐、海、被灾各州县、酌定赈恤事宜。除各属先行抚恤一月外。请将被灾最重之阜宁、清河、桃源、安东、铜山、邳州、睢宁、海州、极贫给赈四月。次贫三月。次重之山阳、盐城、宿迁、萧县、沭阳、赣榆、极贫给赈三月。次贫两月。稍轻之砀山、沛县、极贫给赈两月。次贫一月。其溧阳、江浦、无庸抚恤。止将极贫给赈两月。次贫一月。地漕钱粮、分别蠲缓。此外尚有溧水、高淳、丰县、宝应、被水村庄。虽勘不成灾。亦分别借给缓徵。得旨。虽经定有章程。仍应留心查察属员。令其妥办。   ○江西巡抚塞楞额奏。江省常平仓谷。定额一百六十万六千石。从前缺额甚多。臣陆续买补劝捐。止少七万三千余石。虽现在遵照部文。停止采买。而本年秋收丰稔。捐输本色者。谅不乏人。约计岁内、即可弥补足额。得旨。谷少之数。亦不为多。应趁丰收买足也。速为之。   ○浙江巡抚常安奏。浙属定海、象山、太平、黄岩、四县、沿海地亩。间被潮漫、江山、嵊县、二县高阜之处。亦多缺雨。虽勘报歉收分数。未至成灾。例不蠲赈。然民食或未免拮据。请酌借耔种。并缓徵钱粮。得旨。如所请行。   ○闽浙总督马尔泰遵旨议覆、福建布政使高山奏称、台属义民张毓良等、七百九十余名。请照例查明考验。分发标营。酌量录用。其年力就衰。情愿归田者。给地自行耕种等语。查雍正十年、逆匪吴福生案内、倡首之义民侯心富等、三百七十余名。已经议叙给劄。至续请之义民张毓良等、若一概给劄准叙。既无差等。恐滋冒滥。伊等同一随征立功。未可概行弃置。应令地方官、将立功册报之义民等。查明确数。即会同营员、验送考察。一等、考拔外委把总。次等、分发内地各标营、食粮效力。另候考拔。至台郡现在地亩。非系有主余埔。即属熟番未垦。未便夺归义民。致滋事端。得旨。如所议行。   ○又奏、闽省华林寺、设立普济、育婴、两堂。一切口粮衣布费用。每年实需银三千二百余两。内有原拨盐务杂羡银一千二百余两。前经奏报归公。不便再支。所有田租、生息、存公、等项银、止一千八百余两。不敷应用。请自乾隆十年为始。每年在于盐道库内余剩充公一项。拨给银一千二百两。得旨。如所请行。   ○又奏、澎湖一协。为台厦扼要冲途。向设战舰三十六只。以供巡哨护送之用。现在被风击坏二十四只。应动项补造。该协目下乏船配驾。臣一面办理。一面具奏。得旨。所奏俱悉。应上紧办理者。   ○福建巡抚周学健奏。闽省七月得雨后。接续沾溉。所有从前被旱较甚之各县。晚稻收成。虽不免减损。尚不至成灾。得旨。所奏俱悉。又批、虽不成灾。然明岁青黄不接之时。不可不预为加之意也。   ○湖北巡抚晏斯盛奏。市乡窃匪、积久渐为盗根查律载行窃二次者。罪止杖刺。多不知戒。请于杖刺外、令带枷悬铃充警。三年无犯释除铃枷。仍照常点卯。再三年无过。即开除卯册。赏给资本营生。再犯照律分别绞流。至市村攫白之徒。又为窃贼之渐。而闯棍一种。霸占地方。亦与攫窃相为表里。应一并造册立案。交巡典、乡耆、保正、约束稽查。如有违犯即照本罪加倍处治。得旨。有治人。无治法。汝且试行看。   ○又奏、楚省收获。惟恃早中二稻。早稻通省八分以上。中稻八九分以上。晚稻稍薄。得旨。览奏不无少歉情形乎。米粮价值若何。并奏以闻。   ○河南巡抚硕色奏。豫省向称盗薮。颇为民害。臣到任后。查拏各案盗贼甚多。惟巨盗性魁、尚未缉获。因饬各属挑选干捕。分路侦访。现经拏获究治。得旨。汝在豫省所办事件。此为第一可嘉。既经弋获。慎毋令其兔脱。仍应严讯。速行定案正法。其获彼员役。宜加鼓励。   ○河南河北镇总兵官丁山奏。臣属九营、分防怀庆、开封、彰德、卫辉、河南、汝州、陕州、等处。合计秋收丰稔。民情亦甚宁贴。得旨。览奏俱悉。河北营伍。近改观否。   ○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奏。登州府属蓬莱县。报有松榆杨柳等木料。漂流入境。臣闻高丽国地方。陡发大水。彼处艾江河档口木料。冲决四散。因饬该县捞获收管。并咨会奉天将军、府尹、查明果系高丽漂流木料。即咨明内部。行文该国、差员赴领。以示柔远之意。得旨。知体。   ○川陕总督公庆复奏。上瞻对应袭肯朱于官兵甫出口时。亲赴建昌镇总兵袁士弼营投诚。其所属头目骚达邦等、亦各带土兵。献寨效用。经该镇察无虚伪。当即收抚。并约北路官兵。攻剿四朗。其办理甚为妥协。至四朗、本系上瞻对贼首。即亲出投顺。亦无可宽。从前提臣、并总统等原议。先攻四朗。然后会合官兵。直捣下瞻对。今松潘镇总兵宋宗璋、因四朗母兄赴营投首。即为抚赏。令伊亲出。欲图草率完结。与提臣等原议办理互异。有误机宜。但既经招抚。止仍将四朗收管。俟下瞻对平复后。再行严审定罪。其宋宗璋、即令随同中南两路官兵。并攻下瞻对。如再不遵调度。即行揭参。得旨。所见甚是。此乃伊等向日习惯了事之智也。但既有此芥蒂。恐诸将不合。非用兵之道。宜亟留心。   ○又奏、下瞻对贼番、因官兵进剿。于江东设卡隘数处。最关紧要者。系加社丫卡。欲过江攻寨。必先克取此卡。随经建昌镇总兵袁士弼、分遣中路官兵进攻。大败贼番。得加社丫卡大小三处。拨汉土官兵一百余名防守。仍乘胜力攻。逼贼番碉楼之木鲁工地方。复得正卡一处。并木鲁工左右卡二处。夔州协副将马良柱、统领南路官兵。由直达地方。进攻蛮寨三处。前抵擦马所。复连破蛮寨十五处。其各寨贼番。逃窜山箐。派兵追捕。毁贼寨九处。又分兵前攻热泥。毁贼寨二十三处。现拟往攻擦牙所。数日内两路官兵。连获要卡六处。共破五十余寨。总兵袁士弼、副将马良柱、督率将弁兵丁等。俱能奋勇出力。得旨。览奏曷胜欣慰。但始之非难。终之惟难。行间奋勇诸将士。已可嘉矣。至于经理其后。成一劳永逸之谋。斯卿等之责也。勉之。恃胜轻敌。兵家所忌。亦令行间将士知之。   ○又奏、中路官兵、在木鲁工之右面沟内。攻击贼巢。毁碉楼五座。又探知泥咱卡隆半坡箐林之中。有贼番二百余人。奔上山梁。进兵攻捕。贼番退避碉楼。我兵三面夹攻。贼番逃入箐林。复毁碉五座。又分遣官兵。由右山梁搜捕。进攻茹色、甲纳溪、两处贼巢而下瞻对班滚、竟敢领兵迎敌。官兵奋力夹攻。贼众散逃深箐。现在相机进剿。其南路官兵、前往擦牙所。相度险隘。分兵进攻贼番中、左、右、三寨。毁右寨八处。左寨十三处。至松潘镇总兵宋宗璋、统领北路官兵。已至阿赛地方。在下瞻对交界处所。现在作何进攻。尚未报到。得旨。览奏欣慰。但焚杀者多。阵斩者少。尚未可谓全胜也。   ○又奏、陕属宝鸡等十二县、被水情形。前经奏报在案。续据咸宁、咸阳、临潼、凤翔、华州、华阴、朝邑、七州县、亦报有被淹村庄。俱经委员确勘。内惟兴平、长安、宝鸡、扶风、郿县、武功、等六县、被灾较重。分别极次贫民赈恤。凤翔、咸宁、临潼、三县、被灾田地无多。止照例请豁钱粮。其余各州县、勘不成灾。无庸给赈。得旨。所奏俱悉。仍应督率属员。使无滥无遗可耳。   ○陕西巡抚陈宏谋奏。臣接到四川巡抚纪山密札。内称成都奸民。混贴伪示。词语狂悖。并开有河南、江南、江西、贵州、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夥党姓名。寄臣查照察访。臣思此等伪示。不过奸徒随意捏造。煽惑里民。并非各省实有此等人、此等事也。若将伪示姓名。转谕各属查缉。是因一荒诞无稽之帖。而各省互相传播。以假作真。展转煽惑。臣止将伪示与司道阅看。令其留心访察。未便转谕各属。以滋纷扰。至于稽查匪类。禁止邪教。地方官原应时刻留意。又不待有讹言伪示。方行查禁也。得旨。所见是。应实力行之。但此等事、地方官不视以为无足重轻。以致滋蔓。则张大其事。反益纷扰。故办理得中为甚难也。勉为之。   ○署陕西布政使慧中奏。各关抽税。俱有部颁则例。以昭信守。独陕属大庆关一处。向照日收成例抽税。与部颁则例。互有参差。吏胥易为朦混。嗣后请照部颁则例。画一徵收。并勒石关前。不许额外加增。得旨。告抚臣、听其议行。   ○两广总督策楞奏。粤东各属仓粮。所有存贮粜价。现在准到部文。停止采买。惟是琼州一属。远隔重洋。所产米粮。不敷民食。且自开常平事例以来。并有全未收捐之处。又潮州南澳一镇。四面环海。而常平开捐。从前亦未议及。若将两处应买谷一例议停。恐缓急无以接济。请仍行购补足额。得旨。此事又经人条奏矣。若缺谷多而价又平。则仍宜补额。不必拘于部议也。   ○又奏、广东按察使张嗣昌、因病解任。臣暂委广东粮驿道副使朱闲圣、署理臬篆。该员操守端廉。办事静细。如蒙调取赴京引见。准予补授。似可胜任。得旨。若调来引见。是按察使缺又易一人矣。今有岳浚、服满应补。已有旨谕部。将伊补授。俟彼到任后。再令朱闲圣来京引见。朕观其人。若可、以备后用未迟也。   ○云南总督兼管巡抚事张允随奏。四川瞻对顽番。现经发兵攻剿。臣因滇省维西所属之奔子栏、阿墩子等汛、与川省之巴塘、里塘、接壤。里塘之外。即系瞻对地方。恐贼番急而奔窜。臣饬沿边汛弁、董率目兵、土弁、头人等、加谨巡防。得旨。是。知道了。   ○贵州提督丁士杰奏。黔地苗猓杂处。臣抵任二载。体访苗疆情形。自乾隆元年、削平叛逆之后。各处设屯安堡。分营制汛。防范周密。苗民无不帖服安化。正宜加意绥戢。力为拊循。臣惟与督臣张广泗、协恭共济。约束兵役。毋许滋扰苗寨。并严查汉奸。必使根株净尽。得旨。贵州现有张广泗。可减朕南顾之忧。汝但能与之和衷办理。听其指示。而助其不逮。则苗疆益当绥靖矣。   ○贵州古州镇总兵崔杰奏。臣属各协营地方。秋禾大势丰收。至古州城垣。文员现已督工修筑。臣严饬将弁等、留心巡查弹压。得旨。所奏俱悉。古州尤不比他处。更宜加慎也。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