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81 页/共 1860 页

○铸给广西义宁协副将关防。从署两广总督广州将军策楞请也。   ○是日、驻跸盛京至庚戌皆如之。   ○甲辰。上以恭谒祖陵礼成。率王大臣等、诣皇太后宫行庆贺礼。   ○御崇政殿受贺。赐诸王、文武大臣、官员、及朝鲜国使臣宴。御大政殿。赐盛京文武官员宴。及父老酺。御制盛京筵宴世德舞辞。并序曰。乾隆八年秋。朕奉皇太后恭谒祖陵。还至盛京受朝锡宴。夫汉高过沛而歌大风情至斯动直已陈德况予小子觐扬光烈能无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哉。爰作世德舞辞十章。章八句。辞曰粤昔造清。匪人伊天天女降思长白闼门是生我祖我弗敢名迺继迺承。逮我元孙。一章元孙累叶。维祖之思我西云来我心东依历兹故土仰溯始谋。皇涧过涧。缔此丕基。二章于赫太祖。肇命兴京。哈达辉发。数渝厥盟。如龙田见。有虎风生。戎甲十三。王业以兴。三章爰度爰迁。拓此沈阳。方城周池。太室明堂。不宁不灵。匪居匪康。事异放桀。何心底商。四章丕承太宗。允扬前烈。倬彼松山。明戈耀雪。以寡敌众。杵漂流血。惜无故老。为余详说。五章余来故邦。瞻仰桥山。慰我追思。梦寐之间。崇政清宁。载启南轩。华而不侈。巩哉孔安。六章惟我祖宗。钦天敬神。执豕酌匏。咸秩无文。帷幔再张。樽俎重陈。弗渝弗替。遵我先民。七章先民宅兹。载色载笑。今我来思。圣日俯照。爵我周亲。荩臣并召。亦有嘉宾。欢言同乐。八章懿兹东土。允惟天府。土厚水深。周原膴膴。南阳父老。于是道古。有登其歌。有升其舞。九章我歌既奏。我舞亦陈。故家遗俗。曷敢弗因。浑灏淳休。被于无垠。勿替引之。告我后人。十章   ○颁诏天下。诏曰。溯源报本。弥深追远之情。陈瑞荐馨。式重谒陵之典。我朝定鼎中原。统一方夏。重熙累洽。海宇昇平。声教覃敷。民物康阜。百年于兹矣。缅维圣圣相承。肇基东土。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诞膺景命。式扩鸿图。辽海沈阳。实为龙兴之地。朕缵承大统。夙夜孜孜。念祖宗缔构之艰难。思列圣燕贻之绵永。盛京旧地。瞻望桥山。敬考典章。肃申思慕。于乾隆八年秋。恭奉皇太后祇谒永陵。福陵。昭陵。大礼既成。留都是莅。瞻神丘之葱郁。仰祖德之灵长。爰沛德音。用颁湛惠。所有事宜。开列于后。一、随从王等、纪录一次。大臣、官员、及奉天文武大臣、官员、俱加一级。一、随从兵丁。及内务府执事人等。俱赏一月钱粮。一、奉天、山海关、文武大臣、官员、兵丁。三陵守陵官兵。俱著加恩赏赉。总理行营王大臣、速议请旨。一、奉天居住之宗室、觉罗。及国戚子孙。俱著加恩。总理行营王大臣、速议请旨。一、奉天府属、应徵乾隆九年分、地丁银两。著宽免。一、奉天旗民男妇。年七十以上者、给与布一疋。米五斗。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疋。米一石。九十以上者、倍之。一、凡试职官员。俱准实授。一、奉天府、宁古塔、黑龙江等处。除十恶死罪不赦外。凡已结正未结正。死罪、俱著减等。其军流徒杖等罪、俱著宽释。一、奉天内务府庄头。所有积欠。在乾隆七年以前者。俱著宽免。于戏。谟烈显承。隆亿年之泰运。恩膏沾被。协万国之欢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谕、盛京所属各城旗员。州县官员。内有承追钱粮未完、承缉不力、及舛错公事失察等件。罚俸、住俸、停升、降级留任者。朕此次巡幸。伊等俱各黾勉效力。所有罚俸、住俸、及停升、降级留任者。俱著宽免。给还俸禄。悉行开复。   ○御书扁曰式表东藩、赐朝鲜国王李昑。   ○乙巳。上诣文庙行礼。   ○幸讲武台大阅。   ○谕曰。祖宗陵寝。关系重大。故特派宗室恭代行礼。尔等皆出祖宗一人之子孙。非陵寝官员可比。且又无别项应司之事。凡事关祭祀及行礼等处。务当共矢诚敬以副朕之孝思。不可稍有怠忽。至平居之时。须无忘旧习。谨慎醇朴。确守法度。勿致肆意妄行。再觉罗等、皆系派衍天潢。各宜谨慎。勉为善良。尔宗室、觉罗等、果能敬谨祭祀。循分守常。祖宗在天之灵。亦必锡福与尔等矣。   ○又谕、所有三陵总管、副总管、掌关防等官、均系特旨简放之员。职任虽属不同。皆司祖宗祭祀之事。所关綦重。其于防守之处。务当亲身不时巡查。至一切祭品。皆当敬谨详察。务致洁净。以副朕之孝思。   ○又谕、盛京乃我朝肇基之地。人心朴实。风俗淳厚。朕此次恭谒祖陵。巡幸至此。见其兵丁、汉仗俱好。行围演武。均属熟练整齐。至其淳朴旧俗。百余年来。未尝少失。朕甚嘉悦。国本攸关。最为紧要。将军、副都统等、不惟职司训练。兼有清理地方。养育兵民之责。与他省武职不同。至五部大臣、事亦无多。其于地方兵民、以养以教之事。应一体维持。惠爱旗人。视同子弟。于淳朴旧习。尤当留意。务使经久不渝。著将、此旨、通行晓谕。务宜共相奋勉。以称朕意。   ○又谕、此次随来兵丁。起身前俱已优赏制装。沿途又将伊等所乘马匹。屡经补换。但念路途较远。出外日久。多需盘费。著将恩诏所赏一月钱粮。即在此赏给。以资接济路费之用。   ○又谕、朕此次诣盛京。此处大臣、官员、兵丁等、无不踊跃奋勉。朕虽加恩遍赏。又加赏格外当差之人。并将伊等借项。展限坐扣。朕心仍以为歉。著再拨银三万两。交将军额尔图、查明格外奋勉出力之人。分别等第。即行议奏。将军大臣以下、总管以上官员等、共赏银一万两。著将大臣官员等名单、开列具奏。候朕阅单指赏。   ○又谕、朝鲜世笃忠诚。谨遵轨物。今朕恭谒祖陵。因至盛京。特遣陪臣进表贡献。具见悃忱。理合逾格加恩。以昭敬顺。朕已手书扁额颁赐。再应如何赏赉。著内务府议奏。寻议、赐国王弓矢全副。貂皮百。鞍马一。红糚缎、龙<?礻阑>缎、各四。大缎、纺丝、各五。正使糚缎一。缎四。鞾。袜。鞍马。银五十两。书状官缎二。鞾。袜。银四十两。大通官三人。各中缎一。鞾。袜。银三十两。押物官十五人。各缎一。银二十两。从人二十名。各银五两。从之。   ○又谕、此次武备院、太仆寺、驼只。除京城原领外。沿路添办驼只。著施恩免赔。原领数内。若有倒毙者。仍照例赔偿。   ○总理行营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议奏、钦奉恩诏。查明奉天、山海关、及守护三陵官员、自将军以下、文武等官、一千一百余员。分别赏马鞍、撒袋、腰刀、缎疋、等物。兵役人等、二万八千余名。分别赏给银、布、等物。详拟清单进呈。得旨、将军额尔图、加赏蟒缎、千里眼、小刀、火药葫芦、烘药葫芦、火镰、各一。大荷包一对。副都统哲库讷等、加赏大缎各一。随围协领六员、加赏大缎各一。佐领、骑都尉、二十八员、加赏官缎各一。防御、云骑尉、二十一员、加赏彭缎各一。骁骑校、三十九员、加赏银各四两。随围兵一千名、虎枪手五百名、随往山海关兵三百名、牵驼兵一百四十名、随营当差兵五百名、火班兵一百二十名、修理桥道兵二千三百名、台兵一百名、豫备柴炭兵一千名、随营番子二十名、俱加赏一月钱粮。护枪防御、蓝翎侍卫、每员加赏彭缎一疋。大荷包一对。兵四百名、加赏一月钱粮。余依议。   ○又议奏、钦奉恩诏。查明盛京之宗室内、章京六员、休致章京二员、六品荫生一员、八品宗学副管二员、闲散宗室八十二名、觉罗长八名、闲散觉罗九十六名、紫带子觉罗四名。外戚子孙内、防御二员、有顶带无俸人一百一员、兵丁一百八名。分别拟赏马鞍、缎疋、银两。从之。   ○又议奏、皇太后恭谒陵寝。执事命妇。总管之妻以下、至香灯上人之妻、共三十余人。遵旨分别赏给缎疋、银两。报闻。   ○又议奏、此次阅看盛京官兵。练备整齐。遵旨赏赉。请将协领十二员、赏给金牌各二。佐领、骑都尉、共四十员、各一。云骑尉、防御、共十八员、银牌各三。骁骑校五十五员、各二。记各领催十名、兵五千名、各一。共需金牌六十四。银牌五千一百七十四。从之。   ○丙午。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亲临克勤郡王岳托、武勋王扬古利墓前赐奠。   ○遣官望祭长白山。北镇医巫闾山。辽太祖陵。   ○御书盛京文庙扁曰、先觉斯民。   ○谕、从前盛京五部司员。皆由本地人员补放。彼此交通。蒙混舞弊。不得不严行整饬。是以将伊等调至京师。其员缺、将京城部员调补。三年更换。今看来盛京官员。俱各勤勉。积习亦改。所有应升之缺。若俱将京城官员补放。有碍伊等升途。嗣后盛京司员。若半将本地应升人员补用。半由京城补放。则于部务有益。而本地人员升途亦无碍。将如何分给伊等额缺。如何升用。及现在官员调用之处。该部详悉议奏。再盛京五部。向无汉员。后因有人条奏、以户工二部关系钱粮。刑部办理刑名。是以添设。盛京五部事务较少。现在考取笔帖式。俱用繙译人员、办理汉文事件。并无遗误。所有添设汉员。概行裁汰。将现在人员。令至京候缺。或留任候缺之处。该部一并议奏。   ○丁未。上诣清宁宫祭神。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盛京为王化始基之地。自昔人心淳厚。风俗敦庞。甲于天下。但旗民杂处。恐无知之辈。尚存畛域之见。殊非一道同风之盛。惟在该管大臣、董率有方。则兵民自知观感。府尹一官。为各属地方有司之统领。其所职掌。亦不甚繁。凡有旗民交涉事件。务须与将军等和衷商确。一秉虚公。则诸务自能妥协。倘先存一为旗为民之见。则意见参差。办理错误。既失寅恭之义。何以端人心而厚风俗乎。此于根本重地。甚有关系。故特降旨训谕该府尹霍备等知之。   ○戊申。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上亲临宏毅公额亦都、直义公费英东墓前、赐奠。   ○谕、常平等仓谷石。民间于春月青黄不接之时借领者。例应秋后加息还仓。朕曾降谕旨、若值歉收之岁。祗应完纳正谷。不应令其加息。永著为例。后经部议、秋成八分以上者。徵收息谷。收成七分者。秋后止徵本谷。免其加息。但专指本年春借秋还者而言。其带徵旧欠谷石。不在此例。今闻河南秋收。多有歉薄之处。若本息兼徵。民力未免难支。著将豫省带徵乾隆七年以前、民借未还谷、四十六万四千余石。止徵本谷。概准免息。俾输将不致拮据。该部即遵谕行。   ○兵部等部议覆湖广总督阿尔赛疏称、城绥新疆。于长安五寨、设营分驻事宜。一、长安营新设游击一员。守备二员。分左右营。左营守备。兼管中军事。经管兵马钱粮。文案由游击核转。千总三员。分左营左右哨各一员。右营右哨一员。把总四员。分两营头司二司各一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两营各马兵四十五名。外委在内。操马四十五匹。步兵九十名。守兵三百十五名。又理猺同知驻长安。设把总一员。列入右营右哨二司。马兵十名。马十匹。步兵二十名。守兵七十名。粮饷在长安营散给。弁兵听该同知约束。文武会同考校。降革募补。厅员移营照案开收。一、长安各路塘汛。横岭峝之长安坪。地势开拓。安设游击居中。左营左哨千总一员。头司把总、外委千、把、各一员。右营右哨头司把总、外委千、把、各一员。两营兵丁、各二百五十名。内应设大寨、三郎、两汛。岩寨一塘。分防左营头司把总一员。外委千总一员。兵六十名。俱属左营存城千总专管。又设长塘一汛。地闷、五川隘、二塘。分防右营外委千总一员。兵五十五名。俱属右营存城把总专管。长安营实存千把外委四员。兵三百八十五名。又厅标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共兵四百八十五名。一、长安左路之老寨。安设左营兼中军守备一员。所隶风界一汛。蓑衣、新寨、两塘。分防千总一员。兵五十五名。老寨左营实存把总外委二员。兵一百四十五名。一、长安右路之镇彝哨。安设右营守备一员。所隶地灵、都里、二汛。界箐、陡包、二塘。分防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兵九十名。镇彝右营实存把总一员。兵一百十名。一、武冈营分防城步县汛、守备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二员。兵三百四十九名。又收该营拨防栏牛峝新寨汛、把总一员。兵三十五名。该县新设安岗、蜡里、红沙洲、三汛。及原设之栏牛、应声岩、二汛。应设独树、马鞍山、云雾岭、飞凤祖、毛坪五塘及原设之太平正凉、石井、西岩、洪水峝、斜头堡、峝头山、扶城、毛田、浆坳头、木大坪、塔洲、等处。共十七塘。以上二十二处。安设把总二员。外委三员。兵二百五十七名。俱于存城及减彻兵内派拨。其旧设寨头一塘、应彻。城步县汛实存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一百二十七名。一、绥宁营原兵七百四十二名。今拨归长安马兵二十名战兵四十名。守兵一百四十名。其游击照旧驻黄桑坪。领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三员。兵五百四十二名。外委在内。西路应设临口汛。移驻守备一员带把总一员兵七十五名。硬头安一塘。南路设凉山汛分防外委把总一员。兵三十五名。六甲安一塘东路原设界溪筸子隘一汛。照旧设把总一员兵三十五名。赤板牛路坡、各设一塘。又绥宁县、原驻千总一员兵一百四十四名今于枫门岭设一汛其小水黄石双溪关破硖会哨高坪大冻莲荷天堂乐安、界排冲口老铺九溪冲分水坳恶石坳、蓑衣磨石铺等塘。俱照旧安设兵丁名数。分别增减。外枫香地方、应添一塘。此新旧一汛十九塘。安设外委把总一员。兵九十八名。俱在绥宁县汛内派拨。又县城东北、原设锡坡哨一汛。分防把总一员。兵四十名。内大坳、老哨、抱阳、茅湾、禾木树、五塘。照旧安设。黑漆门楼地方、添门楼一汛。分防外委把总一员。兵二十五名。又临口西南、原设长安堡一汛。分防千总一员。兵五十名。内麻隆、双江、塘冲、池莲、江口、芙蓉、竹塘、路塘、岩坪、芙蓉江口堡、乾溪铺、十一塘兵丁。分别增减派拨。以上新旧各塘汛兵丁。俱在黄桑营内分汛防守。又黄桑坪地方。为绥宁县藩篱。绥宁营游击。仍驻该地存营。带领把总一员。外委千总一员。兵一百三十名。其梨子坳、清水隘、地林哨、高村、四塘。照旧各安兵五名。于存营派拨。均归存营把总管领。再该营原设大坳等六塘汛。俱应彻。同各塘汛抽减兵丁。移增临口等各塘汛。所有原防镇彝把总。随守备移驻临口。平溪汛外委。移凉山界驻劄。一、将备官弁、俸薪银两。照例以受劄之日开支。其烛炭心红纸张马乾等项。应于新营任事之日。分别支给。又营厅额设经制兵一千名。内除理猺同知护卫马战守兵一百名。原系添募。所需饷乾等银。应以入伍之日起。一体在司库兵饷建旷、及余朋银内、按季发给。其余九百名。内抽拨镇筸、绥宁、镇标营兵丁。按以马一、步二、守七、共兵五百四十名。又抽拨永州镇标守兵六十名。其额支粮饷。应以收充新伍。及召募入伍之日。于新营开支。又提标马兵一百三十四名。战兵二百二十七名。改作守粮。永绥协马兵三十二名。俱改战饷。合计余饷、共银四千八百三十两有奇。移拨新营。饬募马兵三十六名。战兵七十二名。守兵一百九十二名。令将改拨名粮。遇有缺出。即行扣留。移拨新营募补。所遗马。亦即变价移解。买补骑操。再营厅额兵。虽经先后召募。但须教演熟谙。现在贴防弁兵。未便遽彻。应于本年秋季换班。概行收彻。各归原伍。一、添设游守各员。共抽支亲丁马粮十六分。战粮四十一分。应于提标、永绥、扣拨募兵内、照数扣给。一、添设各员。亲丁随马一十七匹。于提标、永绥、二标协扣留遗马价内、照数扣价存营。俟需用时购买。一、额兵一千名。营伍公费。每百名抽支二名。共守粮八分。战粮十二分。照数扣存公用。一、弁兵俸饷银米。令理猺同知公同监放报核。一、苗疆新设边营。应照楚南十三镇协营之例。添养余丁三十名。岁需饷银。在司库地丁内支给。一、长安营游击。应铸给关防。一、游守各员。照边俸之例。五年报满。果能苗猺向化。营伍整饬。题请升用。一、公文应添募铺兵递送。查城步县南路。由马鞍至沉江渡、毛里、应声岩、风界、蓑衣界、老寨、栏头、栏头至长安营总铺、地闷、界箐、浆坳头、门楼坳、江头、应设十三铺。共铺司三十一名。又该县原设之太平、正凉、水东、西岩、及县前总铺、共五处。应增铺司五名。又绥宁县南路。梨子坳、黄桑坪、赤板、筸子隘、牛路坡、五处。西南自原设之大冻铺至多龙、驾马、中团、临口司、硬头、镇彝哨、陡包、七处。东路之黄石铺至阳武、蓝溪口、青坡司、唐家坊、四处。合计新设十六塘铺。共募铺司三十二名。每名岁支工食银六两。在司库地丁内支给。均应如所请。从之。   ○己酉。上诣清宁宫祭神。   ○谕、据硕色奏称、伊子光禄寺署正穆克德、因民人争滩地一事。寄字与伊家奴。妄冀照应。请革职发审等语。朕思硕色因伊子干豫外事。据实参奏。甚属可嘉。此事尚在未行。硕色既能参奏。自必严束其子。不致滋事穆克德、著革职。交与伊父收管。其余人等、亦著硕色自行办理。就近外结。硕色著交部议叙。   ○兵部奏、原任两淮运使卢见曾、坐台年满。应否更换。得旨、卢见曾准更换。到京时。该部带领引见。   ○是月。户部议覆、浙江布政使潘思榘奏称、浙省每年省城满汉旗营、乍浦满营兵粮。共应买米四万三千三百石。今名省采买俱停。若浙省独委员采买。恐市价复贵。请将兵粮停买。即在现截漕粮十万石内。照数划拨。以备来年凑放。将应买米价。暂行贮库。俟江楚等省。岁稔价平。照一米二谷。酌量买谷抵拨。其余米五万六千七百石。分别存贮。令各该州县于岁稔价平之后。陆续换谷贮备。得旨、依议速行。   ○直隶总督高斌奏、遵化、宝坻、玉田、昌平、顺义、东安、良乡、霸州、固安、大兴、等处驻防。本年冬季。及来岁春季。并保定、雄县、二处驻防。来岁春季。共应需采买兵米一万二千余石。请照从前折中一两之价。每石增银三钱。得旨、准增给。   ○又奏、天津、河间、深、冀、等属。俱于八月内、户口查完之日开赈。先普赈一月。银米各半。其极贫内之孤寡老疾尤困苦者。计至十一月大赈前。俱按日续赈。全活甚多。从前外出流民。闻赈纷纷回籍。沿途资送。通计原题二十五州县。续报之天津、大城、二县。查明应赈极贫次贫口数。共约大小口一百八十九万余口。约共折大口一百五十八万余口。合普赈加赈月分。银米兼赈。约共需米五十七万五千余石。银八十六万余两。除恩赏通仓米五十万石。俱已领运分派各州县外。又添拨各该处仓谷约十五万石。已足敷用。得旨、所奏俱悉。   ○署两江总督尹继善奏报、秋成情形。得旨、所奏俱悉。去年被灾之后。赈恤不遗余力。以其普而且重也。今年按例妥办。亦所以息其望幸之心。使之务农勤作耳。然实在失所。则不可不思所以安辑之。卿其知此意焉。   ○漕运总督顾琮奏、海州接壤山东。民悍地阔。西南之大伊、房山等四处。为私枭出没险要。其山子口、房山、二汛。汛防单薄。臣将该营简僻之横沟、青伊、二汛兵抽拨数名。并派千把等弁。专汛驻劄。需量添兵房数间。其大伊山、龙沟、二处。亦应添兵房数间。俾官兵栖止。水旱歉防。得旨、所办俱妥。知道了。   ○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等奏、邳睢厅之柏家湾滩地。于九月十五日、塌开三十余丈。大溜自西而东。忽成引河一道。次日即宽至一百二十余丈。水深一丈七八尺。大溜全归新河。旧河渐次淤垫断流。对岸三百余丈之工埽。一旦化险为平。不但每年节省岁、抢、二修如许钱粮。且张工一带地方。长庆奠定。得旨、以手加额。钦慰览之。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海州、赣榆、沭阳、三州县。叠遭荒歉。米价颇昂。赈恤口粮。请照上年折赈之案。每斗仍折银一钱二分。其余溧水、高淳、等县偏灾。仍照定例。每斗折银一钱。得旨、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安徽巡抚范璨奏、凤阳、颍州、二府民俗。食麦者十之二三。食秫秫者十之七八。稻米非所急需。灾祲之余。似应稍为变通。现饬各属按本年粜数。籴买秫秫等杂粮补仓。得旨、是。妥协办理可也。   ○又奏、严禁躧麴烧锅私宰情形。得旨、览。不至扰民斯可矣。   ○闽浙总督那苏图、署福建巡抚周学健奏、漳泉、福宁、台湾、各府属厅县。六七等月。被风被水。并赈恤过漳浦县灾户情形。得旨、知道了。其应赈之人。加意抚恤之。   ○那苏图又奏、台湾被旱。办理赈恤借给各情形。得旨、所虑甚属周到也。   ○又奏、闽省世职既多。奸徒冒滥日甚。现查出魏世忠、叶辟、宋骐、三员。均系顶替。并非功臣子孙。饬司究审。题参定拟。以后应彻底清查。如实系功臣子孙。毫无疑似者。循例录用。其余迹涉可疑。或年远无稽者。宁缺勿滥。并准各世职自首免罪。得旨、正当如是。卿其妥办可也。   ○浙江巡抚常安奏、浙省海宁县鱼鳞塘工告成。查海塘自雍正十一年起。至乾隆八年止。各案工程。共用银二百三十余万两。支销各款。现在清查。其历年效力人七十五员。拟一并送部引见。听候部议。得旨、知道了。   ○刑部侍郎署福建巡抚周学健奏、台湾四县一厅被旱。现饬查办。分别赈恤。至台郡常平积储。通额谷五千七百余石。尚有借粜未补之项。将来赈粜不敷。查有流存累年供粟二十七万一千余石。系应运交内地各府补仓。及碾给兵粮之项。臣已饬令暂停拨运。留为赈借及将来平粜之用。内地应碾给兵粮。俟明春需用时。酌量于拨给江浙漕粮二十万石内供支。倘台郡存谷。尚不敷备用。亦于江浙漕粮二十万石内、酌拨数万石。运往接济。得旨、是。诸凡妥协为之。   ○又奏、办理编查保甲。以靖地方。闽省现有盐场期满候补人员。拟于大县派委贤能者一员。责令专办查点保甲一事。即于附省二县。先行试办。俟办理妥协。续委前往冲繁各州县。其中简地方。则宽以期限。务令该州县亲身逐处查点编造。通属编查确实。制给门牌悬挂。一切造册制牌等费。在公项动给。得旨、好。妥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