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卓异记 - 第 9 页/共 16 页

不出都门便登相位 郑覃   右按《唐书》:郑覃历官三十余任,未尝出都门,便登相位,以至于终。 不及七年为节相 樊泽   右按《唐书》:樊泽应制举,礼部侍郎于邵一见叹曰:「将相之才也。」不及七年,泽果为节相,邵有知人之鉴也。 四迁至九卿 司马安善   右按《汉书》:汲黯姊之子司马安善,四迁至九卿。 七个月自员外郎为侍郎 卢从愿   右按《唐书》:卢从愿自吏部员外郎至吏部侍郎,七个月。 三月周历三台迁侍中 蔡邕   右按《后汉书》:蔡邕,字伯喈,以侍书御史迁尚书。三月之间,历三台,迁侍中。 一日三命 元稹   右按《唐书》:元稹自尚书祠部郎中、知制诰,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赐紫金鱼袋。白居易为制,词曰:「一日之中,三加新命。」稹表谢云:「口勅校官,面赐章服,拔令丞旨,不顾班资。近日宠荣,无臣此例。」初稹知制诰,因中官魏简进同院武儒衡会食,有青蝇集瓜,忽击之曰:「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一座愕然。 一日二恩 贺知章   右按《唐书》:贺公自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一日并谢二恩。源干曜与张说同秉政,干曜曰:「贺公久着盛名,今日一时两恩,足为学者光辉。然学士与侍郎,何者为美?」说对曰:「侍郎自皇朝已来为衣冠之华选,自非实望具美,无以居之,然终具员之吏,又非往贤所慕。学士者怀先王之道,为搢绅轨仪,蕴杨、班之词彩,兼游、夏之文学,始可处之无愧。二美之中,此为其最美。」 四时改服饰 傅游艺   右按《唐书》:傅游艺天授中自合宫主簿迁监察,超拜给事中,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一年之内,位至宰相,时人谓之「四时仕宦」。言春着青,夏着绿,秋着绯,冬着紫。文宗谓宰臣曰:「天后用人自布衣便与宰相,还得力否?」杨嗣复曰:「天后与今日事异,深峻刑辟,轻用官爵及自固之计。古人云:『三纲失序,拔士为相;四夷皆侵,拔兵为将。』此盖不得已之事,非理平之事也。」【模按:「宫」、「宦」均讹「官」,据《唐书》改。】 一岁五迁 王猛   右按《晋阳春秋》:秦王苻坚以王猛为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居中宿卫、仆射、詹事、中书令,领选如故。猛固让不许,曰:「机务俟才,实咨明哲,朝野所属。」猛一载五迁,权倾朝野。【模按:原本「苻」讹「符」,据《晋书》改。】 一岁三迁 崔希逸   右按《唐书》:崔希逸十二丧母,以孝闻。十五庐终南山,徧览经籍。开元十八年,春迁吏部郎中,夏转河南县令,冬试司农少卿,一岁三迁,时人荣之。历官左常侍、河南尹。 白衣入翰林 李白   右按《唐书》:李白天宝中召见金銮殿,玄宗降辇步迎,如见园绮,草和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七实方丈,赐食于前,御手调羹,遂入翰林,专掌密命。【模按:原本「銮」讹「鸾」,据《唐书》改。】 六十日内授三品官 张宝藏   右按《唐书》:张宝藏为金吾长,上直归栎阳,逢少年猎,割鲜,乃叹曰:「宝藏年七十,未尝得一食鲜肉。」傍有一僧曰:「君六十日内,官登三品。」时太宗患气痢,医不效,诏求医。宝藏曾困此疾,进乳煎毕拨方,上服愈,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上疾复作,服前药又平,因思与五品官不见授何也,征惧曰:「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已授三品官,我天子岂不及汝耶?」乃厉声曰:「与三品官。」立授鸿胪卿,时正六十日,虽杂类,然授官速也。 自处士为丞相 范贤   右按《蜀记》:李雄既为成都王,西山范贤字长生,岩居穴处,初征不至。后贤自青城山乘素轝诣成都,雄大喜,迎于门,与同坐,即拜为丞相,长生劝即帝位。 四迁至丞相 公孙宏   右按《汉书》:公孙宏对策第一,拜博士,二年左内史,元朔二年为御史大夫,五年为丞相,封平津侯。【故人齐贤告人曰:「公孙内服貂裘,外衣麻枲,内厨五鼎,外膳杂肴,岂可以示天下哉!」朝廷自此疑矫焉。宏闻之叹曰:「宁逢恶宾,不逢故人。」宏既开东阁,一钦贤馆待大贤,二翘材馆待大材,三接士馆待国士。】 卷九 臣下 三叶为国元老 赵喜   右按《东观奏记》曰:行太尉事赵喜,三叶在位,为国元老。其以喜为太傅时,年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 出入六十年富贵 杜悰   右按《唐书》:邠公杜悰,太师佑之孙,太尉式方之子,起家升朝,再为少监,一为詹事,四为太卿,一守郡,一大尹,十拥旌节,两登相位,三掌邦计,再领盐铁,一判版图,一留守,历尚书仆射、司空、司徒、太傅,封邠公,食邑三千户,尚岐阳公主,赠太师。凡三十七任,出入朝垂六十年。唐朝大僚,或贬或诛,若乃门风贵盛,终始如此者少焉。 一座最贵 萧瑀   右按《唐书》:萧瑀尝侍内宴,太宗谓侍臣曰:「自知一座最贵者,先把酒。」时长孙无忌、房玄龄等相顾未言,瑀引手取杯,帝问曰:「卿有何说?」瑀曰:「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唐朝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太宗抚掌,极欢而罢。弟男七人同日拜官郭子仪   右按《唐书》:郭汾阳弟男七人,同日有制拜官。弟幼冲,左庶子;曜,太子少保,兼判詹事;晞,检校工部尚书,判秘省事;晤,兵部郎中;暧,左散骑常侍;曙,司农少卿;映,太常丞。汾阳有表谢曰:「同日而拜,前古未闻。青紫照庭,冠盖成里。」 弟男侄十一人同制授官 刘总   右按:白居易为制词,其略云:刘约等,惟尔先父太师济,为国元臣,惟尔兄总,袭续名业云云, 而尔约等皆可任用。故升郡符而加命服者五,升朝序而佐环卫者六,朱轓紫绶,焕赫相望,勋德之家,于斯为盛。 官诰一百二十七轴同日入门 沈易直   右按唐《建中实录》:德宗赠外戚官,外祖沈易直赠太傅,高祖太保,元舅太尉,其余赠三公、保、傅、仆射、尚书者又十四人,上使中官以廐马驮官牒送沈氏。凡赠官拜职阶封爵邑男女官诰一百二十七轴,皆饰以锦翠,人以为荣。 羣从甥侄百余人为官 韦伦   右按《唐书》:韦伦为太子少保致仕,每朔望入朝,羣从甥侄候于下马桥,不下百人。 七子二孙封侯 夏侯惇   右按《魏书》:夏侯惇为大将军,谥忠侯,子充嗣。魏帝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七子二孙爵,皆关内侯。惇弟康及子懋素封列侯,而太祖以女妻懋素,即清河公主也。懋素历位侍中、尚书。 子孙五人封侯 曹参   右按《汉书》:曹参野战功多,高祖赐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平阳侯,代萧何为相。子孙五人封侯,子时尚平阳公主,子襄尚卫长公主。 父子兄弟十余人食邑 萧何   右按《汉书》:高祖以萧何功居第一,封邓侯,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 为帝王师封万户 张良   右按《汉书》: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愿封留侯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良曰:「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良祖代五世相韩。 三代帝王礼重 李泌   右按《唐书》:李泌天实中献书,玄宗召见,命待诏翰林,仍东宫供奉,肃宗甚礼遇。杨国忠忌其才,奏泌为诗讽上,诏于蕲春安置。肃宗北巡,会泌在嵩、颍间,召入,延致卧内,动皆顾问。泌称山人,固辞禄秩,以散官拜银青光禄大夫,仍判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事。肃宗尝谓之曰:「卿侍上皇,中为朕师友,今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三人资卿道义。」其见重如此。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乞游衡山,以三品禄俸遂隐衡山。代宗登位,召入为翰林学士,以至拜相。 五世盛德 杜畿 王昶   右按《青囊书》:杜畿为魏仆射,畿子恕为幽州刺史,恕子预晋镇南将军,预子锡晋散骑常侍,锡子文晋光禄大夫。   右按《青囊书》:王昶魏司空,昶子湛晋汝南太守,湛子承晋东海内史,承子述晋骠骑将军,述子垣之晋安东将军。 十三代子孙二十三人荣贵 于栗磾   右按《北史》:于栗磾,代人。魏太武时冠军将军,好持黑弰弓,号黑弰将军。子洛拔,侍中、尚书令。洛拔六子,长曰烈,领军将军、侍中、尚书令。【节概不谢金日磾。】烈子祚,袭爵。祚弟忠,领军将军、侍中、尚书令。忠弟景,武卫将军。烈弟果,朔、华、并、恒四州刺史。果弟劲,女为宣武后,封太原公。劲子晖,侍中、尚书、仆射。劲弟天恩,辽西太守。天恩之子仁生,平原太守。仁生孙子提,陇西郡太守。提子谨,太傅、燕国公。谨子实,开府仪同三司。实子颖,泽州刺史。颖弟仲文,右翊卫大将军。实弟翼,太尉。翼子玺,开府仪同三司。翼弟义,潼州总管。义子宣敏,奉车都尉。宣敏子志宁,唐宰相。义弟礼,上将军、赵州刺史。礼弟智,封齐国公,为大司空。 卷十 臣下 一门二十三人封王 武承嗣   右按《唐书》:天后朝,武氏一门封王者二十三人:承嗣魏王,三思梁王,攸暨定王,攸宁建昌王,攸宜建安王,攸绪安平王,攸归九江王,攸止恒安王,攸望会稽王,懿宗河内王,嗣宗临川王,尚宾河间王,重规高平王,载德颖川王,求己渤海王,敬道天水王,延基南阳王,延考淮阳王,崇训高阳王,崇敏清河王,崇基宣城王,延晖陈留王,延祚咸安王。【懿宗安抚河北,犯法者生取胆,虐毒如此。】 一代五人封王 李方叔 胡长仁   右按《后魏书》:李方叔女为文成皇后,有子五人:诞封陈留王,峻封顿邶王,嶷封彭城王,雅封荣阳王,白封梁郡王,世号为五王李家。   右按《北齐书》:胡长仁兄弟,以后族并封王:长仁陇东王,弟长怀建昌王,长咸济阴王,长洪武德王,长陆汝阴王。 五世封王 穆崇   右按《后魏书》:穆崇子观,观子寿,寿子平国,平国子罴,五世袭封宜都王,故号穆氏五王。 四世封王 长孙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