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410 页/共 437 页
入籍人,并不许试学官。
大观三年己丑 大观四年庚寅 政和元年辛卯
六月,蔡京罢。 三月,诏上书邪下等人,可 十一月,以上书邪等及曾经
七月,诏谪籍人,除元佑奸 依无过人例,今后改官升任 入籍人,并不许试学官。
党及得罪宗庙外,余并录用 ,并免检举。
。 闰八月,诏戒朋党。
政和二年壬辰 政和三年癸巳 政和四年甲午
蔡京复相。
正月,制上书邪等人并不除监司。
十二月,苏子由卒。
政和五年乙未 政和六年丙申
政和七年丁酉
重和元年戊戌 宣和元年己亥 宣和二年庚子
正月,应元符末上书邪中等 王黼自中书侍郎加特进少宰 六月,蔡京罢。
人,依无过人例。 兼中书侍郎。
九月,禁群臣朋党。 十二月,召龟山为秘书郎。
宣和三年辛丑 宣和四年壬寅 宣和五年癸卯
王黼专政。 王黼专政。 王黼专政。
正月,邓洵武死。 二月,陈了斋瓘卒于楚州。 五月,杨龟山为崇政殿说书
十二月,上书邪上等人特与 。
磨勘。 七月,禁元佑学术,凡举人
传习元佑学术者,以违制论
。
宣和六年甲辰 宣和七年乙巳 靖康元年丙午
十一月,王黼罢。 四月,蔡京罢。 正月,金人犯边。
十二月,蔡京依前太师领三 刘器之安世卒。 以龟山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
省事。 十二月,钦宗即位。 。
张邦昌相。
二月,诏元佑学术政事及元
佑党籍指挥更不施行。龟山
兼祭酒。
七月,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
种师道荐尹焞学行可备劝讲
,召至京师,焞不欲留,赐
号和靖处士。
蔡京死于潭州。
十月,种师道卒。
----
谢山《宋元佑党籍碑跋》曰:「《元佑党人碑记》,世所见者,皆西粤重勒本。是刻为故相梁公焘曾孙律所重勒,而吉州饶祖尧跋之。其中注已故者六十余人,则西粤本所无也。内臣之后,别书王珪之名,而继之曰,『为臣不忠,曾任宰臣章惇』,亦与西粤本不同。王丞相虽具臣,故不应与章同列,当以梁碑为是也。」
又《跋元佑党人碑》曰:「张章简公纲在绍兴中奉诏看详元佑党人名籍状云:『臣等看详党人碑刻,共有二本,一本计九十八人,一本计三百九人,虽皆出于蔡京私意,而九十八者,系是崇宁初年所定,多得其真,其后蔡京再将上书人及己所不喜者作附丽人添入党籍,冗杂至三百九人。看详九十八人内,除王珪一名不合在籍,自余九十七人,多是名德之臣:曾任宰相者,司马光、文彦博、吕公着、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七人;曾任执政者,梁焘、王岩叟、王存、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辙、刘奉世、范纯礼、陆佃、安焘十六人;曾任待制以上者,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顾临、赵君锡、马默、孔武仲、王汾、孔文仲、朱光庭、吴安持、钱勰、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孙升、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杨畏、吕陶、王古、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三十五人;庶官,秦观、汤馘、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吴安诗、张耒、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晁补之、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孔平仲、王巩、张保源、汪衍、余爽、郑侠、常立、程颐、唐义问、余卞、李格非、商倚、张庭坚、李祉、陈佑、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陈瓘、龚夬、吕希绩、欧阳中立、吴俦三十九人。所有三百九人,豁除九十七人,其余更有侍从官上官均、岑象求,及余官江公望、范柔中、邓考甫、孙谔等六人,名德亦显然可见。此外二百余人,姓名有不显者,及当时议论是非,年远别无文字考究,难以雷同开具。』是后推恩指挥,止此一百三家,以章简之奏也。予读《元城语录》云,元佑党人只七十八人,则所谓九十七人者,已附益十九人矣。其中以予所知,如李清臣,岂应在元佑之内﹖郑雍亦附章惇,而陆佃虽在荆公弟子中为较胜,然要不得云元佑之人也。杨畏之恶,当驾李清臣而上之,至庶官中,亦多庸人厕其间,然则章简以前碑为定者,亦非不易之论也。后碑正自多贤人,特混入者,亦不可不考耳。」
元佑党籍
曾任宰相者七人
文正司马涑水先生光(别为《涑水学案》。)
忠烈文宽夫先生彦博(别见《泰山学案》。)
正献吕晦叔先生公着(别为《范吕诸儒学案》。)
正愍吕微仲先生大防(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忠肃刘莘老先生挚(别见《泰山学案》。)
忠宣范尧夫先生纯仁
仆射韩先生忠彦(并见《高平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