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新编 - 第 272 页/共 321 页
六脉纲领,曰浮、沉、迟、数、滑、涩。浮、沉以部位言,而虚、实、濡、弱、革、牢六脉从之。迟、数以至数言,而紧、缓、促、结、代五脉从之。滑、涩以形象言,而长、短、洪、微、芤、弦、动、伏、散、细十脉从之。此脉之大概也。又有解索、雀啄、屋漏、鱼翔、弹石、虾游等名,皆死脉。人有四海,脑为髓海,丹田为精海,脐为气海,脾为血海。
人有五余:头发属心,血之余;眉毛属肝,筋之余;须属肾,精之余;腋毛属脾,肌肉之余;阴毛属肺、气之余也。又指爪筋之余,筋乃骨之余,骨乃精之余,皮乃血之余,脉乃气之余,骨节乃五脏之余也。五脏之窍,舌为心苗,心寄窍于耳,眼为肝窍,口为脾窍,鼻为肺窍,耳为肾窍,肾又开窍于二阴焉。五脏绝症,鼻孔向上而黑者,肺绝也;嘴唇反起黑色者,脾绝也;鱼目定睛,人中陷者,肝绝也;舌尖黑色,芒刺有胎,心绝也;两耳黑色,肾囊吊起,肾绝也。以上五绝之症不治,头为诸阳之会,正额属心,心主血,最畏见风,若破伤风头额肿者,即死。
治法总论
夫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或人事昏沉,往来寒热,或日轻夜重,变作多端。昧者不审原因,妄投猛剂,枉死多人,诚可惜也!治宜及早,半月后才医,瘀血已固,水道不通,难为力矣。既表不可复表,要仔细看明,随轻重用药。青肿转红色,血活将愈,若牙关紧闭,不能进药,万无生理。坐卧避风,忌一切生冷,牛肉缩筋,猪肉发病,亦不宜食。遇有重伤,解衣谛视遍身血道形色若何,诊脉调和与否?脉绝不至者死,沉细者生。山根好阴囊有子可治,肾子入小腹无治。顶门一破,骨陷难存,囟门被伤,髓出即死。心胸紧痛,青色胜裹心、乃偏心受伤,可治,红色胜裹心,乃心口受伤,不治。上心口青肿,一七即死。伤小腹而不及肚,可治,若阴阳不分,粪下不止,气出不收,则肚伤矣。食管虽断,在饱食之后,延二日不死者,可治;若鼻孔黑色,舌大神昏,则脏腑绝矣。耳后为制命之处,脊骨无续断之方。男子乳伤犹非重症,妇人乳伤,却是危机。正腰受伤,笑者多凶,小腹受伤,孕妇最忌。以上姑述其大者,在医者临症制宜可也。
十二时气血流注歌
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酉肾注。
戌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血头行走穴道歌
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
遇时遇穴若损伤,一七不治命要休。
子时走往心窝穴,丑时须向泉井求。
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巳凤头。
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
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
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
左右论
凡受伤不知左右,若有吐血症,见血自明。血黑者左受伤,血鲜者右受伤。若无血吐出,即看眼珠,亦可知其定所,乌珠包丑者伤在左,白珠包丑又加红大者伤在右。左属肝,右属肺;乌珠属肝,白珠属肺,瞳人属肾;常见右边受伤,发时左边便痛,不可单治一边,必左右兼治,其病始愈。
用药歌
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
四味堪为主,加减任迁移。
乳香并没药,骨碎以补之。
头上加羌活,防风白芷随。
胸中加枳壳,枳实又云皮。
腕下用桔梗,菖蒲浓朴治。
背上用乌药,灵仙妙可施。
两手要续断,五加连桂枝。
两胁柴胡进,胆草紫荆医。
大茴与故脂,杜仲入腰支。
大茴与木香,肚痛不须疑。
大便若阻隔,大黄枳实推。
小便如闭塞,车前木通提。
假使实见肿,泽兰效最奇。
倘然伤一腿,咎膝木瓜知。
全身有丹方,饮酒贵满卮。
苎麻烧存性,桃仁何累累。
红花少不得,血竭也难离。
此方真是好,编成一首诗。
庸流不肯传,毋乃心有私。
药中禁忌
乳香、没药二味,方中屡用,务要去油,若不去油,恐其再发。凡皮破伤用象皮,须滑石炒,以免作脓。凡损伤骨断皮破者,药用水煎;皮不破者,药用酒煎,必加童便,以活瘀血。
发散方
凡跌打损伤,先用发散为主。川芎、羌活、枳壳、泽兰、荆芥、防风、独活、归尾、干姜各一钱,加葱白三茎,水煎服。
十三味总方
三棱五钱,赤芍、骨碎补各一钱五分,当归(伤上中二部用全归,伤下部用归尾)、蓬术有
十四味加减方
菟丝子、肉桂、刘寄奴、蒲黄、杜仲、元胡索、青皮、枳壳、香附、五灵脂、归尾、缩砂仁各一钱,五加皮一钱五分,广皮二钱,酒、水各半煎服。
七厘散
地鳖虫(去头足)、血竭、硼砂各八钱,蓬术(醋炒)、五加皮(酒炒)、菟丝子、木香、五青皮蒲黄(生熟四厘,最重
飞龙夺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