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精微 - 第 26 页/共 27 页
黑附子 味辛大热,入三焦。主阳散风去寒邪,火旺者不用,即大附子去粗皮。
木香 味苦性温,入心经。主治心痛,泄胞腹中滞寒冷气,不必过火,磨入药中服。
牛膝 能引诸药下行。凡用土牛膝,春夏用叶,冬用根。惟叶之效尤速,能益精。又治竹木刺入肉,敷之即出。
石斛 味甘性温,入肾经。去胃热,补阴血,益精壮筋骨。
红花 味甘苦,入心经。能破血行滞血,少用又养血。
天门冬 味苦气寒,入肺经。泻肺火,定肺气,利小便,凉血。去心杵为饼,晒干为丸,如不做,分研。
石菖蒲 味辛性热,入肾经。补肾,能开心窍明目。
柴胡 味苦寒,入肝经。能除往来结热积于胸中,除肝热,又得黄芩能泻肝火。
黄芩 味苦寒,入肺经。枯者泻肝火,实者退膀胱热。
巴戟 能补肾益精,疗阴萎,引气上行。
陈皮 去白者消痰利气,留白者补胃和中。
葶苈 味苦寒,入肺经。泻肝喘,利水下肺气,炒用。
芎 入脑。治头痛,血虚者去头风,养血。
白附子 一名两头尖。去风痰,止头痛,去粗皮用。
天麻 主头风去风疾,利四肢湿痹。
枳壳 宽肠下气,祛风化痰,治风邪作痛。
栝蒌根 即天花粉,入肺经,去痰火,解热毒,又能除酒毒。肺寒者不用,冷痰者不可过用,有热药,此宜亦可用之。
蓄 利小肠经热闭。
小茴香 味辛气平,开胃行气,止呕吐,膀胱冷气肿痛,入药炒。
南星 去风痰,消肿毒,用姜汁煮过。
草乌 走筋骨败血,去风止痛,姜汁煮用。
川乌 去风寒作痛,助阳。
荆芥 去皮风邪发。
雄黄 解热毒,散血止痛。
乳香 调血气,利诸经之痛。制用浓箬三片夹药在中,熨斗火熨去油,研末用。
没药 破血止痛,去目翳晕,同前制法。
血竭 破积血止痛,去赤肤。
木通 利小肠经结热,降心火。
牛蒡子 去风明目行血。
蛤粉 能消痰火,凉血,解肌表极热。
蛇蜕 即蛇皮。去风毒,止泪痒痛。
全蝎 消风毒,破风痰,尾更佳,去四足。
藿香 开胃气,结痰利之。
蚕蜕 去风消痰,明目去翳膜,即晚蚕砂。
龙脑 即薄荷。性热,能通利寒热,去风,消目赤。
甘松 味甘性温,去风下气,治心腹痛,辟恶风。
朱砂 镇心安魂魄,凉血。
肉桂 引太阳经,止头痛,去寒邪,利肝胆气。
白蔹 散结气,除目赤热。
藜芦 吐气风痰,快膈。去芦用,根有大毒,用宜斟酌。
白芨 去贼风,解中风热闭。
猪牙皂角 去风痰,解表利气,炙去皮弦。
香白芷 去皮肤风热疮痒。
杏仁 润肺气,去痰行血。
紫苏 消痰解表利气。
夜明砂 明目去风。
山茱萸 入肾经。除头晕,补虚生精,去核。
天麻子 去风补肾明目,碎研入煎药。
熊胆 退热降火,去目赤热。试真假用水一碗,撒灰在内,将熊胆放水中,分灰水各开两边为真者,其色润黑。
山药 补肾不足,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