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 - 第 34 页/共 129 页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偃卧,展两足,鼻纳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过止。除足寒厥逆也。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一、上气候   夫百病皆生于气,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上也。喜则气和,荣卫行通利,故气缓焉。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使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内,故气消也。恐则精却,精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寒则经络凝涩,故气收聚也。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故汗大泄也。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且汗,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身心有所止,气留不行,故气结矣。   诊寸口脉伏,胸中逆气,是诸气上冲朐中。故上气、面 肿、膊息,其脉浮大,不治。上气,脉躁而喘者,属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愈。脉洪则为气。其脉虚宁伏匿者生,牢强者死。喘息低仰,其脉滑,手足温者,生也;涩而四末寒者,死也。上气脉数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其汤烫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饮水勿急咽,久成气病。   《养生方·导引法》云:两手向后,合手拓腰向上,急势,振摇臂肘,来去七。始得手不移,直向上向下,尽势,来去二七,去脊、心、肺气,壅闷消散。   又云:凡学将息人,先须正坐,并膝头、足;初坐,先足指相对,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稳,须两足跟向内相对。坐上,足指外扒,觉闷痛,渐渐举身似款便,坐上。待共两坐相似,不痛,始双竖脚跟向上,坐上,足指并反向外。每坐常学。去膀胱内冷、膝风冷,足疼、上气、腰痛,尽自消适也。   又云:两足两指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咳逆,上气。极用力,令两足相向,意止引肺中气出,病患行肺内外,展转屈伸,随适,无有违逆。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二、卒上气候   肺主于气。若肺气虚实不调,或暴为风邪所乘,则腑脏不利,经络痞涩,气不宣和,则卒上气也。又因有所怒,则气卒逆上,甚则变呕血,气血俱伤。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两手交叉颐下,自极,致补气;治暴气咳。   以两手交颐下,各把两颐脉,以颐句交中,急牵来着喉骨,自极三通,致补气充足,治暴气上气,写喉等病,令气调长,音声弘亮。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三、上气鸣息候   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   诊其肺脉滑甚,为息奔上气。脉出鱼际者,主喘息。其脉滑者生,快者死也。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四、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   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五、奔气候   夫气血循行经络,周而复始,皆有常度。肺为五脏上盖,主通行于腑脏之气。若肺受邪,则气道不利;气道不利,则诸脏气壅;则失度,故气奔急也。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六、贲豚气候   夫贲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气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贲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事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食饮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贲豚之状。若气满支心,心下闷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极,吸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呕,此忧思贲豚之状。   诊其脉来触祝触祝者,病贲豚也。肾脉微急,沉厥,贲豚,其足不收,不得前后。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七、上气呕吐候   肺主于气,肺为邪所乘,则上气。此为膈内有热,胃间有寒,寒从胃上乘于肺,与膈内热相搏,故乍寒乍热而上气。上气动于胃,胃气逆,故呕吐也。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八、上气肿候   肺主于气,候身之皮毛。而气之行,循环脏腑,流通经络,若外为邪所乘,则肤腠闭密,使气内壅,与津液相并,不得泄越,故上气而身肿也。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九、结气候   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哭泣悲来,新哭讫,不用即食,久成气病。   《养生方·导引法》云:坐,伸腰,举左手,仰其掌,却右臂,覆右手,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息间,稍顿右手。除两臂背痛、结气。   又云: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结气。   又云:两手拓肘头,拄席,努肚上极势,待大闷始下,来去上下五七。去脊背体内疼、骨节急强、肚肠宿气。行忌太饱,不得用肚编也。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十、冷气候   夫脏气虚,则内生寒也。气常行腑脏,腑脏受寒冷,即气为寒冷所并,故为冷气。其状或腹胀,或腹痛,甚则气逆上而面青、手足冷。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十一、七气候   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   寒气则呕吐、恶心;热气则说物不章,言而遑;怒气则上气不可忍,热痛上抢心,短气欲死,不得气息也;恚气则积聚在心下,心满不得饮食;忧气则不可极作,暮卧不安席;喜气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愁气则喜忘,不识人语,置物四方,还取不得去处,若闻急,即手足筋挛不举。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