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87 页/共 217 页

上件同炒,旋入醋拌,用青布裹熨,痛止更再炒熨,以效为度。   治风走注疼痛,及四肢顽痹强硬,屈伸不得,宜用此方。   皂荚(一斤,不蛀者) 食盐(五升)   上细锉皂荚,和盐炒热,以青布裹,熨痛处,立瘥。   第四册   痛痹   小续命汤(见中风。)   乌药顺气散 治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及疗瘫痪,步履艰难,脚膝痿弱。   麻黄(去根节) 陈皮 乌药(各二钱) 白僵蚕(去丝嘴,炒) 干姜(炮。各五分) 川芎 枳壳桔梗 白芷 甘草(炒,各一钱)   水二盅,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除湿蠲痛汤苍术(米泔浸炒,二钱) 羌活 茯苓 泽泻 白术(各一钱半) 陈皮(一钱) 甘草(四分)   水二盅,煎八分,入姜汁、竹沥各三二匙服。在上痛者,加桂枝、威灵仙、桔梗;在下痛者,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防己黄 汤(见身重。) 五痹汤(见痹。)   豁痰汤(《养生》) 治一切痰疾。余制此剂,为滚痰丸相副。盖以小柴胡为主,合前胡半夏汤,以南星、紫苏、橘皮、浓朴之类出入加减。素抱痰及肺气壅塞者,以柴胡为主,余者并去柴胡,用前胡为主。   柴胡(洗去土并苗,四两) 半夏(洗去滑,四两) 黄芩(去内外腐,三两) 人参(去芦,风壅者不用)   赤甘草(各二两) 带梗紫苏 陈皮(去白)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 南星(去脐。各二两) 薄荷叶(一两半) 羌活(去芦,一两,无怒气者不用) 枳壳(去瓤,一两,麸炒)   上方,中风者去陈皮,入独活。胸膈不利者去陈皮,加枳实去瓤麸炒,更加赤茯苓去皮。内外无热者去黄芩,虚弱有内热者勿去黄芩,加南木香。一切滚痰气之药,无有出其右者。气无补法之说,正恐药味窒塞之故,是以选用前件品味,并是清疏温利,性平有效者也。   二陈汤(见痰饮。) 控涎丹(见行痹。)   潜行散(丹溪) 治痛风。   黄柏(不以多少,酒浸,焙干为末)   生姜汁和酒调服,必兼四物等汤相间服妙。   二妙散(丹溪)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如有气加气药,如血虚加补血药,如痛甚以姜汁热辣服之。   黄柏(炒) 苍术(炒制,去皮)   上为末,生姜研,入汤煎沸调服。此二物皆有雄壮之气,如表实气实者,少酒佐之。   一法,二妙为君,加甘草、羌活各二钱,陈皮、芍药各一钱,酒炒威灵仙半钱,为末服之佳。   四物苍术各半汤 活血丹(俱见身体痛。) 五积散(见中寒。) 五苓散(见伤寒渴。) 八正散(见淋。) 大橘皮汤(见胀满。) 大柴胡汤(见伤寒潮热。) 防风通圣散(见眩晕。)   苍术复煎散(东垣)   苍术(四两,水二碗,煎至二大盏,去渣,入下药) 羌活(一钱) 升麻 柴胡 本 泽泻白术(各五分) 黄柏(三分) 红花(少许)   上为粗末,用苍术汤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微汗为效。忌酒面。   缓筋汤(东垣)   羌活 独活(各二钱) 本 麻黄 柴胡 升麻 草豆蔻 生地黄 当归身 黄芩黄柏(各三分) 炙甘草 生甘草根 熟地黄(各二分) 苍术(五分) 苏木(一分)   上粗末,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热服。   活血应痛丸(《宝鉴》)   狗脊(去毛,六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十两) 香附(炒,十二两) 陈皮(九两) 没药(一两二钱)   草乌(炮,二两半) 威灵仙(三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或热汤送下,不拘时候。常服和血脉,壮筋骨,使气脉宣通。忌桃、李、雀、鸽诸血物。   大羌活汤(《宝鉴》) 真定府张大,素嗜酒,五月间病手指节肿痛,屈伸不利,膝膑亦然,心下痞闷,身体沉重,不欲饮食,食即欲吐,面色痿黄,精神短少。至六月间,求予治之。   诊其脉沉而缓,缓者脾也。《难经》云:俞主体重节痛。俞者,脾之所主,四肢属脾,盖其人素饮酒,加之时助,湿气大胜,流于四肢,故为肿痛。《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脾土。仲景云:湿流关节,肢体烦痛,此之谓也。《内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以苦发之,以淡渗之。又云:风胜湿。羌活、独活苦温,透关节而胜湿,故以为君。升麻苦平,威灵仙、苍术防风苦辛温,发之者也,故以为臣。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辛温以散之,甘草甘温益气,泽泻咸平,茯苓甘平,导湿而利小便,以淡渗之,使气味相合,上下分散其湿也。   羌活 升麻(各一钱) 独活(七分) 苍术 防风(去芦杈) 甘草 威灵仙(去芦) 茯苓(去皮)   当归 泽泻(各半钱)   上锉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食前一服,食后一服。忌酒、面、生冷、硬物。   桂枝芍药知母汤(仲景)   桂枝 知母 防风(各四两) 芍药(三两) 附子(炮) 甘草 麻黄(各二两) 白术 生姜(各五两)   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乌头汤(仲景) 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麻黄 芍药 黄 (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去乌头)   上 咀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蜜再煎,服七合,不时尽服之。   牛蒡子散(《本事》)   牛蒡子 新豆豉(炒) 羌活(各三两) 生地黄(二两半) 黄 (一两半)   上为细末,汤调二钱,空心食前,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