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67 页/共 217 页

枳壳散(《和剂》)   枳壳(去穣,炒,二十四两) 甘草( ,六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沸汤点服。   酒煮黄连丸(见伤暑。) 乌梅丸(见伤寒厥。) 小乌沉汤(见鼻衄。)   乌连汤(《三因》)   黄连 乌头(炮。各等分)   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五分,空心温服。热加黄连,冷加乌头。   荆梅花丸(缺。)   蒜连丸(《济生》)   独头蒜(一个) 黄连(去须,不拘多少,研末)   上先用独头蒜煨香熟,和药拌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陈米饮送下。   乌荆丸(《和剂》) 治诸风纵缓,言语謇涩,遍身麻痛,皮肤瘙痒;并妇人血风,头疼眼晕;及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有病风挛搐,头颔宽 不收,六七服瘥。   川乌(炮。去皮脐,一两) 荆芥穗(二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汤任下。有疾,食空时日进三四服;无疾,早晨一服。   棕灰散(《事亲》)   败棕(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为细末)   上每服二钱,空心,好酒或清米饮调服。   三灰散(《杨氏》)   干侧柏(略焙,为末,五钱) 桐子炭(再烧作炭,为末,二钱) 棕榈(烧存性,为末;勿令化用白灰,三钱)   上分作二服,空心糯米饮调下。   败毒散(见伤湿。)   槐花汤(《统旨》)   槐花(炒) 侧柏叶(杵) 荆芥穗 枳壳(麸炒黄色。各二钱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空心温服。   断红丸(《济生》)   侧柏叶(炒黄) 川续断(酒浸) 鹿茸(火去毛,醋煮) 附子(炮,去皮脐) 阿胶(蛤粉炒成珠子) 黄(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以上各一两) 白矾(枯,半两)   上为末,醋煮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十全大补汤(见虚损。) 黄 饮 即黄 六一汤。(见自汗。)   附方〔痔下血不止〕芎归丸川芎 当归 神曲(炒) 槐花(微炒) 黄 地榆(以上各半两) 荆芥穗 头发(烧存性) 木贼阿胶(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黑丸子(《良方》) 专治久年痔漏下血。   百草霜 白姜(各一两) 木馒头(三两) 乌梅 败棕 柏叶 乱发(以上各一两二钱半,俱各烧存性,为末) 桂心(三钱) 白芷(五钱)   上为细末,研匀,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用米饮汤送下。   加味四君子汤 治五痔下血,面色萎黄,心忪耳鸣,脚弱气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参 白术 茯苓 白扁豆(蒸) 黄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一方,有五味子,无甘草。   臭樗皮散(《良方》) 治痔漏下血及脓不止。   臭樗皮(微炒) 酸石榴皮 黄连(去须) 地榆 阿胶(炒令黄。各一两) 艾叶(三分,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   神效方(《良方》) 治痔疾下血,日夜不止。   白矾(五两) 绿矾(三两) 黄丹 伏龙肝 皮(各二两)   上捣碎,入瓷罐子内,用炭火五七斤,烧炭尽为度,候冷取出,研如粉,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下。   地榆散(《良方》) 治血痔。   上用地榆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食前米饮调下,日三服。   治血箭痔上用苦楝子肉,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苍耳子煎汤送下,日三服。   止血方 治痔疮血出不止。   上用明血竭,为末敷之。   治痔疾便血方上用活鲫鱼一个,八两重者,洗净,鳞、尾、肠、肚皆不去。用棕皮二两,洗净寸截,先将棕一两,铺在瓦罐子内,次安鱼,上面却将棕一两盖之,即闭罐口,黄泥固济、火畔炙干。量罐子开一地坑,先安小砖一片,后坐罐子,四面用熟炭火六七斤烧 ,候烟绝取罐子,于净地以瓦盆合定,净土拥,勿令透气,经一宿出火毒,开取药细研。每服一钱,食前用米饮调下。忌动风之物。   猪脏丸 治大人小儿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饥,腹不痛,里不急。先用海螵蛸炙黄,去皮,白者为末,以木贼草煎汤调下,三日后效。   黄连(二两,锉碎) 嫩猪脏(二尺,去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