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182 页/共 217 页
转光丸 治肝虚雀目、青盲。
生地黄 白茯苓 川芎 蔓荆子 熟地黄 防风 山药 白菊花 细辛(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桑白皮汤送下。
炙雀目疳眼法(《宝鉴》)
小儿雀目,夜不见物,灸手大拇指甲后一寸内 横文头白肉际,灸一炷,如小麦大。
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在手大指、次指两骨间陷者中。(按:灸法详见《资生》等经,兹不备录。)
第七册 目
神水将枯
泻胆散 治瞳仁干缺外障。
玄参 黄芩 地骨皮 麦门冬 知母(各一两) 黄 茺蔚子(各一两半)
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第七册 目
辘轳转关
天门冬饮子天门冬 茺蔚子 知母(各二两) 五味子 防风(各一两) 人参 茯苓 羌活(各一两半)
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玄参泻肝散麦门冬(二两) 大黄 黄芩 细辛 芒硝(各一两) 玄参 桔梗(各一两半)
上水煎,食后服。
麦门冬汤(见目赤。)
第七册 目
双目睛通
牛黄膏 治小儿通睛。
牛黄(一钱) 犀角(二钱) 甘草(一分二厘) 金银箔(各五片)
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薄荷汤下。
第七册 目
倒睫拳毛
黄 防风饮子 治眼棱紧急,以致倒睫拳毛,损睛生翳,及上下睑 赤烂,羞涩难开,眵泪稠粘。
蔓荆子 黄芩(各半钱) 炙甘草 黄 防风(各一钱) 葛根(一钱半) 细辛(二分) 一方有人参(一钱) 当归(七分半)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热服。(一方只葛根、防风、蔓荆子、细辛、甘草,余药不用,名神效明目汤。)
上方以蔓荆子、细辛为君,除手太阳、手少阴之邪,肝为二经之母,子平母安,此实则泻其子也。以甘草、葛根为臣,治足太阴、足阳明之弱,肺为二经之子,母薄子单,此虚补其母也。黄 实皮毛,防风散滞气,用之以为佐。黄芩疗湿热,去目中赤肿,为之使也。
无比蔓荆子汤 治证同上。
黄 人参 生甘草(各一钱) 黄连 柴胡(各七分) 蔓荆子 当归 葛根 防风(各五分) 细辛叶(三分)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
上方为肺气虚,黄 、人参实之为君。心受邪黄连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肠受邪蔓荆子除之为臣。当归和血,葛根解除为佐。防风疗风散滞,生甘草大泻热火,细辛利九窍,用叶者,取其升上之意为使也。
决明益阴丸(见目痛。) 菊花决明散(见目赤。) 泻肝散 洗刀散 五退还光散 五退散皂角丸(俱见前。)
青黛散 治眼倒睫,神效。
枣树上黄直棘针 刺 皮(炒焦) 白芷 青黛(各等分)
为细末,口噙水,左眼倒睫,左鼻内 之,右眼倒睫,右鼻内 之。
四退散 治倒睫拳毛。
蝉蜕、蛇蜕(醋煮) 猪蹄蜕(炒) 蚕蜕 荆芥(各二钱半) 川乌蜕 穿山甲(烧) 粉草(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淡盐汤调下。又方,加防风、石决明、草决明(各五钱。)
起睫膏木鳖子(去壳,一钱) 自然铜(五分,制)
上捣烂,为条子, 鼻。又以石燕末,入片脑少许研,水调敷眼弦上。
起倒睫 用石燕为细末,先镊去睫毛,次用水调末,贴眼弦上,常以黄连水洗之。
第七册 目
睥急紧小
神效黄 汤 治两目紧急缩小,羞明畏日,或隐涩难开,或视物无力,睛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热如火,服五六次,神效。
黄 (二两) 人参(去芦) 炙甘草 白芍药(各一两) 陈皮(去白,半两) 蔓荆子(二钱)
每服四五钱,水一盏八分,煎至一盏,去滓,临卧稍热服。如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
如有大热证,加黄柏三钱,酒炒四次。如麻木不仁,虽有热不用黄柏,再加黄 一两,如眼紧小,去芍药。忌酒、醋、湿面、大料物、葱、韭、蒜及淡渗,生冷硬物。
拨云汤(见外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