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11 页/共 217 页
曲 枳术丸 治强食所致心胸满闷不快。
神曲(炒) 麦 (炒) 枳实(去瓤,麸炒,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制服如枳术丸法。
木香枳术丸 破滞气,消饮食,开胃进食。
木香 枳实(各一两) 白术(二两)
亦照前法丸服槟榔丸 消宿食,破滞气。
槟榔(三钱) 木香 人参(各二钱) 陈皮(五钱) 甘草(一钱)
上为末,蒸饼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白汤下。
木香槟榔丸(见气。)
三黄枳术丸(丹溪) 治伤肉食湿面辛辣浓味之物,填塞闷乱,胸膈不快。
黄芩(二两) 黄连(酒炒) 大黄(煨) 神曲(炒) 白术 陈皮(各一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除湿益气丸(东垣) 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枳实(炒) 白术 黄芩(生用) 神曲(炒,各一两) 红花(三钱) 萝卜子(炒,半两)
上为末,荷叶烧饭丸。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白术丸 治伤豆粉湿面油腻之物。
白术 半夏(制) 神曲(炒) 枳实(炒,各一两) 橘红(七钱) 黄芩(半两) 枯白矾(三分)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如素食多用干姜,故以黄芩泻之。
附:治食索粉片积方 用紫苏浓煎汁,加杏仁泥,服之即散。
半夏枳术丸 治因冷食内伤。一方,有泽泻一两,为小便淋故也。
半夏(姜制) 枳实(炒,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为末,荷叶烧饭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木香干姜枳术丸 破滞气,消寒饮食。
木香(三钱) 干姜(炮,五钱) 枳实(炒,一两) 白术(一两半)
上为末,荷叶烧饭为丸。食前白汤下五十丸。
丁香烂饭丸 治食伤太阴,又治卒心胃痛。
丁香 木香 广术(炮) 京三棱(炮) 甘草(各一钱,炙) 丁香皮 甘松净 缩砂仁 益智仁(各三钱) 香附子(半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或细嚼亦可。
感应丸(《和剂》) 治中虚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脘,不能传化。或因气伤冷,或因饥饱食,饮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痛,霍乱吐泻,大便频数,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化,愈而复发。又治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旋,胸膈痞满,四肢倦怠,不思饮食,不拘新旧冷积,并皆治之。
南木香 肉豆寇 丁香(各一两半) 干姜(炮,一两) 巴豆(七十粒,去皮心膜,研出油) 杏仁(一百四十粒,汤泡,去皮尖,研) 百草霜(二两)
上前四味为末外,入百草霜研,与巴豆、杏仁七味同和匀,用好黄蜡六两,溶化成汁,以重绢滤去滓,更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秤用。丸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铫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一两半,同煎煮熟成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锭,油纸裹放,旋丸服之。每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雄黄圣饼子(《脾胃》) 治一切酒食所伤,心腹满不快。
巴豆(一百枚,去油膜) 雄黄(半两) 白面(十两,炒,又罗过)
上二味,为细末,同面和匀,用新汲水搅和作饼,如手大,以水再煮,候浮于汤上,看硬软,捏作饼子。每服五七饼,加至十饼、十五饼,嚼食,一饼利一行,二饼利二行,食前茶、酒任下。
木香槟榔丸(《宝鉴》) 治一切气滞,心腹痞满,胁肋胀闷,大小便涩滞不快利者。
木香 槟榔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枳壳(麸炒) 广术(煨,切) 黄连(各一两) 黄柏(去粗皮)
香附(拣,炒) 大黄(炒。各三两) 黑牵牛(生,取头末四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姜汤送下,加至微利为度。
消积集香丸(《宝鉴》) 治寒饮食所伤,心腹满闷疼痛,及消散积聚 癖气块久不愈者。
木香 陈皮 青皮 京三棱(炮) 广术(炮) 黑牵牛(炒) 白牵牛(炒) 茴香(炒,各半两) 巴豆(半两,不去皮,用白米一勺同炒,米黑去米。)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温姜汤下,无时,以利为度。忌生冷硬物。
备急丹 治心腹百病,卒痛如锥刺,及胀满下气皆治之。(易老名独行丸,《脾胃论》名备急大黄丸。)
川大黄末 干姜末 巴豆(去皮心,研,去油用霜)
上各等分,和合一处,研匀,炼蜜丸,臼内杵千百下如泥,丸如小豆大。夜卧温水下一丸,如下气实者加一丸,如卒病不计时候。妇人有胎不可服。
神保丸(《和剂》) 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肾气胁下痛,大便不通,气噎,宿食不消。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巴豆(十粒,去皮心膜,研) 干蝎(七枚)
上四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麻子大,朱砂三钱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蒂、灯芯汤下;腹痛,柿蒂、煨姜煎汤下;血痛,炒姜醋汤下;肾气胁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汤调槟榔末一钱下;气噎,木香汤下;宿食不消,茶酒浆饮任下。
三棱消积丸(《脾胃》) 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神曲(炒) 京三棱(炮) 广术(炮,各七钱) 怀香(炒) 青皮 陈皮(各五钱) 丁皮 益智(各三钱)
巴豆(和米皮炒焦,去米,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