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 - 第 45 页/共 122 页

〔丹〕 治口疮,猪蹄壳烧为末,敷之立止,(张氏方。) 治口疮与走马疳,茄蒂中木,去皮烧存性,入少白梅灰,与少矾细末,敷之立安。   〔罗〕红芍药散心病口疮,紫桔红苍,三钱四两,五服安康。   上件紫菀、桔梗、红芍药、苍术,各等分为细末。羊肝四两,批开,掺药末三钱,用麻扎定,火内烧令熟。空心食之,白汤送下,大效。   〔圣〕 主小儿口疮通白者,及风疳疮蚀透者。以白僵蚕炒令黄色,拭去蚕上黄肉毛,为末,用蜜和敷之立效。   〔陈〕 主口内热疮,以古文钱二十文,烧令赤,投酒中,饮之立瘥。   口舌生疮,胸膈疼痛,用炒豉细末,含一宿便瘥。   〔圣〕 治口疮,用缩砂不拘多少,火 为末,掺疮即愈。又法,用槟榔,烧灰存性、为末,入轻粉敷之。   〔千〕 治口疮。取桑树汁,先以发拭口,即以汁敷之。   〔垣〕 化毒法:凡口疮,无问新旧,遇夜卧,将自己两丸,以手 紧,左右交手揉三五十遍。但遇夜睡觉行之,如此三五度。因酒而生者,一夜愈。久病诸口疮,三二夜愈。   如鼻流清涕恶寒者, 二丸向上,揉之数夜可愈。   卷之三 口齿部(四)   牙痈   或问:牙根生痈何如?曰:此名附牙痈,属足阳明胃经热毒所致,宜服清胃散、黄连消毒饮,或刺出恶血则愈。   清胃散 治膏粱积热,唇口肿痛,齿龈溃烂, 痛连头面,或恶寒发热。   升麻(二钱) 生地黄 牡丹皮 黄连 当归(酒洗,各一钱)   上水煎服。痛未止,石膏之类可量加。   卷之三 口齿部(四)   骨槽风   或问:牙龈肿痛,寒热大作,腐烂不已,作疳治之无益何如?曰:此骨槽风也,一名穿腮毒。由忧愁思虑,惊恐悲伤所致。初起生于耳下及颈项间,隐隐皮肤之内,略有小核,渐大如胡桃,日增红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牙关紧急,不能进食,先用鹅翎探吐风痰,服黄连解毒汤、活命饮加玄参、桔梗、柴胡、黄芩,切不可用刀针。有一人因用药点破,入风虚火上升,呕吐血痰,谵语臭秽,不食而死。又一人,上齿根连外肿痛,后齿根溃脓,医者皆以牙痈治之,久而不敛,浓汁不绝,询其故?乃曾生广疮欤,即以结毒治之而愈。   东垣神功丸 治多食肉人,口臭不可近。牙齿疳蚀,龈肉将脱,牙落血出不止。   黄连(去须净,酒洗,一两) 缩砂仁(半两) 生地黄(酒浸) 甘草(各三钱) 藿香叶 木香 当归身(各一钱) 升麻(二钱) 兰香叶(如无,以藿香叶代之,二钱)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一百丸加至二百丸止。白汤下,食后服。兼治血痢及下血不止,血下褐色或紫黑色,及肠 下血,空心米饮送下,其脉洪大而缓。及治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腰间者。   卷之三 口齿部(四)   上痈   或问:上 生疽,状如紫葡萄何如?曰:是名悬痈,属手太阴、手厥阴心包络。令人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惟欲仰面而卧,鼻中时出红涕,属手足少阴经,及三焦积热所致。宜黄连消毒饮加桔梗、玄参,急刺出恶血,犀角琥珀膏敷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过时不治,饮食不入,神昏脉乱者死。   卷之三 口齿部(四)   唇疮   〔世〕 唇疮,以甑上滴下汗敷之,累效如神。   〔罗〕多效散 治唇紧疮及疹。   诃子肉 五倍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干粘贴效。   〔丹〕 唇黄泡肿,乌头炒灰研,香油调敷之,(胡氏方)。   唇上生疮,连年不瘥。以八月蓝叶一斤,捣取汁洗之,不过三日瘥,(《千金方》)。   唇上生疮,用白荷花瓣贴之,神效。如开裂出血者即止。   卷之三 项部(五)   百脉疽   《鬼遗》云: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 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   卷之三 项部(五)   项痈   《灵枢》云:发于颈者,名曰夭疽。其痈大而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或问:颈上生痈疽何如?曰:是颈痈也,属手少阳三焦经,郁火、积愤、惊惶所致。初觉即隔蒜灸,服活命饮加玄参、桔梗、升麻,及胜金丹、夺命丹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若溃而不敛,烦躁胀满,小便如淋,呕吐者死。   一妇颈痛不消,与神效栝蒌散六剂,少退,更以小柴胡加青皮、枳壳、贝母数剂,痛肿减大半,再以四物对小柴胡数剂而平。 一人神劳多怒,颈肿一块,久而不消,诸药不应。予以八珍汤加柴胡、香附,每日更隔蒜灸数壮,日饮远志酒二三盏渐消。一妇月水不行,渐热咳嗽,肌体渐瘦,胸膈不利,颈肿一块,日久不消,令服逍遥散月余,更服八珍汤加牡丹皮、香附,又月余,加黄 、白蔹两月余,热退肿消,经行而愈。一人年逾三十,每劳心过度,颈肿发热,服败毒散愈盛,用补中益气汤数帖而消。 一人因暴怒,项下肿痛,胸膈痞闷兼发热,用方脉流气二剂,胸膈利,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而热退,肝脉尚弦涩,以小柴胡加芎、归、芍药四剂,脉证顿退,以散肿溃坚丸一料将平,唯一核不消,服过神仙无比丸二两而瘳。 一儿甫周岁,项患胎毒。予俟有脓刺之,脓出碗许,乳食如常,用托里药月余而愈,又一儿患此,待脓自出,几至不救。大抵疮浅宜砭,深宜刺,使瘀血去于毒聚之始,则易消也。况小儿气血又弱,脓成不针不砭,鲜不毙矣。   一人项下患毒,脓已成因畏针, 延至胸,赤如霞,其脉滑数,饮食不进,月余不寐甚倦。   予密针之,脓出即睡觉而思食,用托里散两月余而愈。又一人患此,及时针刺,数日而愈。一人素虚患此,不针,溃透颔颊,血气愈虚而死。一妇因怒颈肿,后月水不通,四肢浮肿,小便如淋,此血分证也,先以椒仁丸数服,经行肿消,更以六君子汤加柴胡、枳壳数剂,颈肿亦消矣。亦有先因小便不利,后身发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宜葶苈丸治之。《良方》云:妇人肿满,若先因经水断绝,后致四肢浮肿,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化为血,血不通则复化为水矣,宜服椒红丸。   卷之三 项部(五)   项中疽   或问:颈后脑下发疽何如?曰:此即对口疮也,属督脉。阳独盛,气有余,火炎上而发疽也,急服乌金散、胜金丹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稍迟溃出脓水,入风发搐者,难治。有毒邪壅盛,鲜血暴涌而死,毒攻心腹,膨胀谵语者死。此证 赤肿痛可治,若根大精神昏愦,即难治也。量表里虚实,而为汗下、内托、内消,外用大围药箍住,中点六灰膏之类破泄其毒,不可走失根脚。若欲流两肩脊者,不可疗也。或云:先服追疔夺命汤二帖,后服活血化毒汤。   治对口疮效方 用新鲜茄蒂七个,秤若干重,又用鲜何首乌,秤同茄蒂重,用水一盅半煎服。一服出脓,一服收口。如无鲜茄蒂、首乌,干者亦可,但不及鲜者有力。此方轻剂不可以治重病,观者勿泥也。   卷之三 项部(五)   天柱疽   或问:天柱骨上,极痒入骨,恶心吐逆,肩背拘急何如?曰:此名天柱疽,急隔蒜灸,痒止为度,无蒜明灸可治。服活命饮加羌活、桔梗,乌金散、胜金丹选用。灸而有泡者吉,无泡者凶。服汗剂得汗可治,无汗难治。若溃烂神昏,呕哕恶心,血不止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