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产指南 - 第 22 页/共 27 页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五、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先问血块有无。有血块痛,只服生化汤,调一笑散、鹿角灰散,块消,痛自止矣。若风冷,乘虚入腹作痛,宜服加味生化汤治之。
加味生化汤
川芎(二钱)当归(四钱)炮姜(四分)炙甘(四分)桃仁(十粒)桂枝(一钱五分)痛止即减,不止再加。伤面食,加神曲一钱,麦芽一钱(炒)。伤肉,加山楂五粒,砂仁七分。如血块未消而痛,加一笑散二钱,酒炒元胡二钱,共为末。(一笑散即失笑散。)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六、产后小腹痛
产后虚中,感寒饮冷,其寒下攻,小腹作痛。又有血块作痛者,又有产后血虚,脐下痛者,并宜加减生化汤调治。
加减生化汤
川芎(六分)当归(二钱)炮姜(五分)炙甘(四分)桃仁(十粒)问有血块痛,本方加元胡散二钱,亦治寒气痛。如血块无,但小腹痛,按而稍止者,属虚,加熟地二钱。
元胡散
肉桂(一钱)元胡(一钱)为末。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七、产后遍身疼痛
产后遍身疼痛,由产后百节开放,血脉流散,气弱则经络间血多凝滞,累日不散。故筋脉急引,骨节不利,甚至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动履,或身热头痛,若误作寒热治而散表出汗,则筋脉力竭,手足厥冷,变病出焉。
趁痛散
治遍身痛。
当归(二钱)甘草(三分)白术牛膝独活肉桂(各八分)葱白(八根)黄(一钱)姜(二片)产后虚劳,指节痛颈痛,汗不出,用:当归人参黄生姜淡豉薤白猪肾(二个)先将猪肾水煮热,取汁二盏,煎药八分碗温服。
筋骨乃血所养,产后血虚,亦能作痛。又寒主拘急,或感寒气,皆能作痛,须凭脉症,加减用药为当。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八、产后腰痛
产后腰痛,由妇人位系胞腰为肾腑,产后劳伤,肾气损动胞络;或虚未即平复,而风寒易乘,二者皆致腰痛也。
当归(二钱)独活(八分)杜心(八分)川芎(八分)杜仲(八分)续断(八分)防风(八分)桑寄生(八分)姜(三片)服两帖后,痛未止,属肾虚,服加味大造丸。
加味大造丸
治产后日久,肾虚腰痛。
当归川芎熟地天冬五味子杜仲续断山药牛膝故纸(炒)小茴(炒)丹皮胡桃人参(各等分)为丸服。
又败血流入腰肾,痛如锥刺,宜服
复元通气散
。
川芎(一钱)当归(一钱)小茴(一钱)故纸(一钱)桂心(一钱)元胡索(一钱)牛膝(一钱)丹皮(一钱)木香(水磨,五分)甚者,加乳香、没药(四五分)。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十九、产后淋
产后患淋,由产虚弱,热客于脬中,内虚则溲数频,热则小便淋涩作痛,名谓之淋。宜服茅根汤。
茅根汤
治产后冷热,膏石诸淋。
白茅根(三钱)瞿麦(二钱)茯苓(二钱)人参(一钱)葵子(一钱五分)甘草梢(五分)滑石(二钱)紫贝(二个)石首鱼头(二个)桃胶(一钱五分)姜、灯心引,空心服。更入鲤鱼齿末五分。
又方
治产后淋,小便痛,又血淋。
白茅根车前子瞿麦冬葵子通草鲤鱼鳞(一百个)水煎,入鲤鱼齿末服。
又方用导赤散加减最妙。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三十、产后小便数
产后小便数者,由脬内宿有冷气,因产发初起,冷气入脬,致小便数也,宜用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
人参(二两)黄(二两)桑螵蛸(三十个)鹿茸(五钱)牡蛎(五钱)赤石脂(五钱)为末,空心粥饮送。(每二钱为率)
又方
治小便或遗尿。
益智(三十个,炒)为末,米饮送下,每一钱。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三十一、产妇流注
产后流注,皆由恶露流滞于腰臂手足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久则肿起作痛,肢体倦怠。治法宜葱熨法,方以治外肿,内服参归生化汤,以散滞血无缓也。
参归生化汤
川芎(一钱五分)当归(三钱)炙甘(五分)黄(一钱五分)肉桂(六分)人参(二钱)马蹄香(二钱)若漫肿微痛,属形气俱不足,最难治。未成脓或已成脓,或不溃,气血虚也,宜服人参汤。
憎寒壮热,气虚也,十全大补汤。日晡内热,四物汤加参、术、丹皮。呕逆,属胃气虚,六君子汤加炮姜。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一钱。
葱熨法
葱一握,炙热,捣烂作饼,肿处用浓布两三层,熨斗熨之。
神仙回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