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图翼 - 第 23 页/共 61 页

通玄赋云:治腹膨,休迟。   千金十一穴云:三里、内庭,治肚腹病妙。   捷经云:治石蛊。又云:大便不通,宜泻此。   天星秘诀云:兼合谷,治寒疟面肿及肠鸣。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思食,耳鸣针便清。   厉兑 在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按本输篇曰: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经脉、经筋等篇俱云中指。缪刺篇曰:邪客于足阳明之络,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各一。据此诸篇之说,可见中指次指之间,皆阳明脉气所发也。足阳明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壮。   主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心腹满水肿,热病汗不出,寒热疟,不食,面肿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发狂好卧,足寒膝膑肿痛。   百证赋云:与隐白相谐,治梦魇不宁。   卷六 经络(四)   足太阴脾经穴   脾经穴歌   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坞。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容、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隐白 在足大指内侧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阴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壮。   主治腹胀喘满不得卧,呕吐食不下,胸中痛,烦热暴泄,衄血,尸厥不识人,足寒不得温,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小儿客忤惊风。   百证赋云:兼厉兑,治梦魇不宁。   大都 在大指本节后内侧骨缝,白肉际陷中。足太阴所溜为荥。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热病汗不出,不得卧,身重骨痛,伤寒手足逆冷,腹满呕吐闷乱,腰痛不可俯仰,四肢肿痛。凡妇人孕不论月数,及生产后未满百日,俱不宜灸。   千金云:治大便难,灸随年壮。又霍乱下泻不止,灸七壮。   席弘赋云:兼横骨,治气滞腰痛不能立。   百证赋云:兼经渠,治热病汗不出。   太白 在足大指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阴所注为 ,即原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泻痢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肠鸣,膝股 酸,转筋身重骨痛。   玉龙赋云:治痔漏。   通玄赋云:能宣导于气冲。   公孙 在足大指内侧,本节后一寸,内踝前陷中,正坐合足掌相对取之。太阴络,别走阳明。刺四分,留七呼,灸三壮。甲乙经曰:留二十呼。   主治寒疟不食,痫气好大息,多寒热,汗出喜呕,卒面肿,心烦多饮,胆虚腹虚,水肿腹胀如鼓,脾冷胃痛。   神农经云:治腹胀心疼,可灸七壮。   席弘赋云:治肚疼,须兼内关相应。   标幽赋云: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拦江赋云:兼照海,治伤寒四日太阴经,再内联关施截法。   截法云:治九种心疼;一切冷气;痰涎隔闷,胸中隐痛,脐腹胀满,气不消化;胁肋下痛,起坐艰难;泄泻不止,里急后重;胸中刺痛;两胁胀满,气攻疼痛;中满不快,翻胃吐食;气隔五噎,饮食不下;胃脘停痰,口吐清水;中脘停食,疼刺不已;呕吐痰涎,眩晕不止;心疟,令人心内怔忡;肝疟,令人气色苍苍,恶寒发热;脾疟,令人怕寒,腹中痛;肺疟,令人心寒惊怕;肾疟,令人洒淅寒热,腰脊强痛;疟疾,大热不退,或先寒后热,及先热后寒;疟疾,心胸疼痛;疟疾,头痛眩晕,吐痰不已;疟疾,骨节酸痛;疟疾,口渴不已;胃疟,令人善饥而不能食;胆疟,令人恶寒惊怕,睡卧不安;黄汗疸,四肢俱肿,汗出染衣;黄胆,遍身皮肤黄,及面目小便俱黄;谷疸食毕则头眩,心中拂郁;酒疸,身目俱黄,心中俱痛,面发赤斑,小便赤黄;女劳疸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小便不利。以上凡三十证,先以公孙为主治,然后随证取各穴应之。   商丘 在内踝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后有照海,此穴居中,内踝下有横文如偃口形。   足太阴所行为经。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胃脘痛,腹胀肠鸣,不便,脾虚令人不乐,身寒善太息,心悲气逆,喘呕舌强,脾积痞气,黄胆寒疟,体重肢节痛,怠惰嗜卧,骨疽痔疾,阴股内痛,狐疝走引小腹疼痛,不可俯仰。   神农经云:治脾虚腹胀胃脘痛,可灸七壮。   玉龙赋云:兼解溪、丘墟,堪追脚痛。   百证赋云:专治痔漏最良。   三阴交 在内踝上除踝三寸,骨下陷中。足三阴之交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妊娠不可刺。   主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病身重,四肢不举,飧泄痢血, 癖脐下痛不可忍,中风卒厥不省人事,膝内廉痛,足痿不行。凡女人产难,月水不禁,赤白带下,先泻后补;小肠疝气,偏坠木肾肿痛,小便不通,浑身浮肿,先补后泻。   千金云:内踝上三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又主心中咳逆、泄注、腹满、喉痹、项颈满、肠痔、逆气、痔血、阴急、鼻衄、骨疮、大、小便涩、鼻中干燥、烦满、狂易、走气,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又云:男女梦与人交泄精,三阴交灸五壮。喜梦泄,神良。又治霍乱手足逆冷,灸七壮,不瘥更七壮。又治劳淋,灸百壮,三报之。又痔疾刺入三分,亦主大便不利。又治气 水 ,卵偏大,上入腹,灸随年壮。   玉龙赋云:兼三里、绝骨,治连延香港脚。   百证赋云:兼针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   席弘赋云:冷嗽宜补合谷,却须泻此穴。又云:脚痛膝肿针三里,又须兼悬钟、二陵、三阴交、太冲引气,并治指头麻木。   天星秘诀云:兼合谷,治脾病血气。又云:兼承山,治胸膈痞满,饮食自喜。   乾坤生意云:兼大敦,治小肠疝气。   昔有宋太子善医术,出逢一妊妇。太子诊之曰:是一女也。徐文伯亦诊曰,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视之。文伯曰:臣能针而落之。为泻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此穴,且能落死胎。   漏谷(一名太阴络) 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中。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膝痹脚冷不仁,肠鸣腹胀, 癖冷气,小腹痛,饮食不为肌肤,小便不利失精。   地机(一名脾舍) 在膝下五寸,内侧骨下陷中,伸足取之。一曰在别走上一寸,孔在膝下五寸。足太阴 。刺三分,灸五壮。   主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胀,水肿不嗜食,精不足,小便不利,足痹痛,女子 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