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 - 第 14 页/共 27 页
治阴虚火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即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
(丹溪)
大补阴丸
降阴火,补肾水。
熟地龟板黄柏知母上为末,将猪脊髓蒸熟,炼蜜同捣和为丸。
(景岳)
玉女煎
治水亏火盛,少阴不足,阳明有余,口疳碎腐。
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东垣)
清胃散
治胃经火热,唇口肿痛,齿龈溃烂痛,上连头面,或恶寒发热。
生地升麻黄连当归牡丹皮石膏
归芍地黄汤
治疡后营亏胃弱,饮食少思。
当归白芍生地人参茯苓于术炙甘草陈皮(新方)
牛蒡解肌汤
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等证。
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河间)
地黄饮子
治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此少阴气厥不至,急当温之,名曰痱证。凡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有阴中之火虚。此治火虚之剂。
熟地山茱萸石斛麦冬五味子远志茯苓石菖蒲肉苁蓉肉桂附子巴戟肉《局方》
四物汤
治疮疡血虚发热,或因溃后致晡热内热,烦躁不安者,皆宜服之。
生地白芍当归川芎(钱乙)
导赤散
治心火及小肠热证,便赤淋痛,口糜生疮。
生地木通竹叶甘草梢
归芍异功散
治痈疡脾胃虚弱,饮食少,血虚作痛。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白芍(崔氏)
桂附八味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而患流注、鹤膝等证,不能消溃收敛;或饮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脐腹疼痛,夜多漩溺。
即六味地黄汤加肉桂、附子。
《局方》
龙胆泻肝汤
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小便赤涩,白浊便血,鱼口,下疳,囊痈等证。
龙胆草柴胡黄芩山栀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甘草(仲景)
麻杏甘膏汤
治风温外感,痰鸣气逆;或小儿慢痹风,惊痰发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此肺金药。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
(新方)
银花解毒汤
治风火湿热,痈疽疔毒。
金银花地丁犀角赤苓连翘丹皮川连夏枯草
清燥救肺汤
治肺胃火盛,咽干喉痹,咳痰吐血。
霜桑叶杏仁麦冬石膏人参阿胶胡麻仁甘草枇杷叶《金匮》
半夏浓朴汤
治妇人七情之气郁滞不散,结成痰涎;或如梅核在咽;或中脘痞满,气不舒畅;或痰饮中滞,呕逆恶心,并可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