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炙全书 - 第 26 页/共 33 页

雷丸   苦、咸,寒,有小毒。大小如栗,皮黑肉白甚坚实。甘草汤浸一夜,铜刀刮去黑皮,拌蒸,焙干用。荔实、浓朴、芫花为使,恶蓄根、葛根,赤者杀人。   卷第三 木之属   桑寄生   甘,平。真者极难必连桑枝采者乃为可用,别树生者气性不同,恐反有害也,其叶微尖浓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断其茎,色淡黄者为真。   桑寄生难得真,有以用他木寄生至于陨命者,可不慎哉。然寓木亦有三四种,气类自不同也多以桑上瘿花充之,   卷第三 木之属   松寄生   苦、甘平。形状与桑寄生一样,他不皆有之,若非自采即难用也。   冯嗣宗名物疏云:本草草部有菟丝,木部有松萝。松萝一名女萝,性味及所生全别。尔雅云予谓此非尔雅之误,雅所称之女萝正是松萝,非菟丝也。   按松寄生有色青而细长,又也,古今释者相   卷第三 竹之属   竹叶   淡、甘,寒。   图经曰:竹处处有之,其类甚多,而入药惟用 竹、淡竹、苦竹三种,人多不能尽别,按竹甘竹似篁而茂,即二种,一出江西闽中,本极粗大,笋味味,俗呼甜苦笋是也。今南人入药烧沥惟用淡竹一品,肉陈廷采曰。淡竹叶,竹类颇多,难指何是,惟尝笋味,淡者为然, 竹、雷竹、水竹、味淡药。东坡苏公曰淡竹者对苦竹为草中一种茎如铁线而长,叶小如竹。一种茎青而短,叶大如竹。一种开花青翠,叶如竹,俱庶不失   卷第三 竹之属   竹茹   甘,微寒。刮去青皮,用第二层。   卷第三 竹之属   竹沥   甘,微寒。   取竹沥法:以竹截长二尺,劈开,以砖两片对立,架竹干上,以炭火炙之,其沥自出,以器承取用。一法用净HT 一只将淡竹锯成段,劈碎水浸一时,看HT 大小,装满HT口,用竹拦住,打一土坑,下放一钵,头以HT 倒着,口向钵头,以黄泥糊HT 钵,合缝处及HT 周遭与底候干,外以 糠堆放HT 周遭与底,用火燃着糠,听渐烧完遍,火气逼HT内,竹沥自滴钵头内,多而   卷第三 竹之属   天竹黄   甘,寒。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病,今诸竹内往之,亦可代用。   吴僧赞宁笋谱云:镛竹笋出广州,此本竹绝大,内空容得三升许米,交广以来,人将此作升蓼,言天蓼如云雀说竹黄是南海边,竹内尘沙加于竹凝结沈存中梦溪补笔谈云:岭南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涧中水皆有毒,惟此水无毒,土人皆不可饮,唯剖竹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药品,不若生李中立曰:竹黄形块大小散碎不同,体轻有黑白牙色之异,味甘,牙色者善,白者次,黑者下竹黄有从清来者恐是非真耳。又肆中采竹蓐,以假充非是,竹黄即竹内所生如黄土着竹   卷第三 竹之属   箬叶   甘,寒。其干高不过四五尺,而叶独大于诸竹,今用以 粽者。   卷第四 鳞之属   龙骨   甘,平,有小毒。其骨细文广者是雌骨,粗文狭者是雄,五色全具上品,白中黄者次黑色者勿用。舐之晒干,每斤用黑牛黄良,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畏干漆、蜀椒、理石。   图经云:今河东州郡多有之,李肇国史补云,春水至时,鱼登龙门,蜕骨甚多,人采为药,臆度,曾有崖中崩出一见,死方可见。谓之化,则朱国祯涌幢短剧云:大禹治水至震泽,斩黑龙以祭天,本朝永乐间大获龙骨,吴江史鉴为之骨而未识也。永一日徐问有龙角否,其人适有人来售,朱问其人去远近?曰:未求采珍异,朱以买办户出入 所,欲以为奇货也。遂偕其锸往掘之,初入见有,状如浮屠氏所谓金刚神者数辈,俨然如生,惟余骨尔,遂得龙骨、角、齿、牙凡数十,舰献于朝窃取者不与焉。时方贵龙其犹时时得龙治水,至震泽斩黑龙见,不敢强为之说。   卷第四 鳞之属   紫稍花   甘,温。着木枝如蒲槌状,其色灰白而轻松。   按陈自明妇人良方云:紫稍花生湖泽中,乃鱼虾生卵于竹木之上,状如糖 ,去木用之,钱俗名   卷第四 鳞之属   鲮鲤甲   即穿山甲咸,微寒,有毒。肖鲤而有四足,黑色,能陆能水,凡用之,或酥炙、醋童便炙,或土炒、蛤粉炒,或烧,或油煎打碎用,未有生用者。仍以尾甲乃力胜。   卷第四 鳞之属   蛤蚧   咸,平,有小毒。其毒在眼,用酒洗,去头足鳞爪,以酥炙研用。只含少许奔走百步喘息者,乃为真也。   郭佩兰曰:生广南水中,夜居榕树上,形如守宫,尾与身等,雌雄相随,药力在尾,而此物雄。雄为蛤,皮粗口大   卷第四 鳞之属   蛇蜕   咸、甘,平,有毒。色白如银者良,青黄苍色者勿用,以皂荚水洗净干,或酒、或醋、蜜浸炙黄用,或盐泥固 存性用。畏磁石及酒,孕妇忌服。   卷第四 鳞之属   白花蛇   咸、甘,温,有毒。凡用花蛇,换酒浸,春秋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如此三次,以砂瓶盛埋地中,一宿出火气,去皮骨取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