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本草 - 第 22 页/共 39 页

《珍》云:苦,纯阴。若心中枯渴者,非此不能除。   卷之四 草部   地榆   气微寒,味甘、酸。苦而酸,气味俱浓,阴也。   《本草》云:主妇人乳产,七伤,带下,月水不止,血崩之疾。除恶血,止疼痛,肠风泄血。   《象》云:治小儿疳痢。性沉寒,入下焦,治热血痢。去芦。   《心》云:去下焦之血。肠风下血及泻痢下血,须用之。   《珍》云:阳中微阴,治下部血。   卷之四 草部   紫草   气寒,味苦。无毒。   《本草》云: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治腹肿胀满。去土,用茸。   卷之四 草部   茜根   味苦,阴中微阳。   《珍》云:去诸死血。   《药性论》云:主治六极伤心肺,吐血、泻血。   《日华子》云:止鼻洪,月经不止。   卷之四 草部   菊花   苦而甘、寒。无毒。   《心》云:去翳膜,明目。   《珍》云:养目血。   《药性论》云:使。治身上诸风。   《日华子》云:治四肢游风,利血脉,心烦,胸膈壅闷。   卷之四 草部   葶苈   气大寒,味苦、辛。无毒。   《本草》云: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伏留热气,及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便。久服,令人虚。又云: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液》云:苦、甜二味,主治同。仲景用苦,余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则下泄,甜则少缓。量病虚实用之,不可不审。《本草》虽云治同,甜、苦之味安得不异?榆白皮为之使。恶僵蚕、石龙芮。仲景葶苈大枣泻肺汤用之。   卷之四 草部   王不留行   味苦,阳中之阴。甘平。无毒。   《珍》云:下乳,引导用之。   《药性论》云:治风毒,通血脉。   《日华子》云:治游风,风疹,妇人月经不匀。   卷之四 草部   通草   气平,味甘、辛,阳也。无毒。灯草同。   《象》云:治阴窍不利,行小水,除水肿闭,治五淋。生用。   《珍》云: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   《日华子》云: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卷之四 草部   木通   气平,味甘。甘而淡,性平,味薄,阳也。无毒。   《象》云:主小便不利,导小肠热。去皮用。   《心》云:通经利窍。   《本草》云: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散痈肿诸结不消,堕胎,去虫。   卷之四 草部   瞿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