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藏方 - 第 51 页/共 104 页

猪胞(一枚,酒煮,切、焙) 甘遂(生用) 泽泻(炒) 黑牵牛(炒。三味各二钱)   续随子(称一钱)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嚼茅香酒送下取效,小便如米泔是效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寻气丸   治小肠疝气,偏坠疼痛。   甘遂(二钱,炒) 石燕子(雌雄各一枚) 斑蝥(三枚,去翅、足炒)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麝香、温酒送下,空心、食前、临卧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应痛丸   治疝气痛甚者。   胡椒(一百二十粒) 巴豆(七枚,去壳) 斑蝥(二十一枚,去头、足、翅用)   上件为细末,煨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温酒或熟水送下,食空服或痛时便服。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止痛丸   治疝气、小肠气,并妇人血气,痛不可忍者。   芸苔子(一两) 斑蝥(去翅、足,四十九枚。二味一处慢火炒深黄色,勿令焦,拣去斑蝥四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小肠气,炒茴香酒下。血气,炒生姜醋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神仙导气散   治小肠气发作疼痛不可忍者,并香港脚等疾。   甘遂(二两半) 木香(一两半,锉碎)   上件入水二升,一处文武火熬令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猪腰子一只,入药末在内,以湿纸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逐寒散   治膀胱肿硬,下部痒痛,阴汗不止。   蛇床子(二两) 本 山茵陈(二味各一两) 防风(半两)   上件 咀。每用称半两,以水五升同煎五、七沸,放温去滓淋洗。   卷第十 小肠疝气方二十四道   金壳散   治疝气疼痛,淋渫下部。   谷精草 枇杷叶(各一两半) 郁金(一两)   上件 咀。每用一两半,水五升,煎数沸,乘热熏之,去滓通手淋洗。   卷第十一 眼目方二十八道   冀州郭家明上膏   治远年、日近不睹光明,内外障眼,攀睛瘀肉,连睑亦烂,隐涩难开,怕有泪,视物茫茫,时见黑花。或睑生风粟,或翳膜侵睛,时发痒疼,并皆治疗比,不可尽述。   白沙蜜(一斤) 黄丹(四两) 砂(别研) 脑子(别研) 乳香(别研) 青盐(别研) 轻粉(星石 井泉石 云母(以上件药于净室中,不得鸡、犬、妇人见。用银、石器内,慢火先炒黄丹令紫色。次下蜜,候箸在新水内浸二昼夜,浸去火毒,其水日一易之。看病眼轻重,临晚用箸蘸药点大 头,眼涩时为度。若治内障眼,用生面水和成条,捏作圈子,临睡置眼上,倾药在内。如此用之,一月见效。   卷第十一 眼目方二十八道   琥珀金丝膏   治一切眼疾,退翳除昏。   黄连(去须,二两) 草龙胆 黄柏(去粗皮) 山栀子(以上三味各一两,一处捣碎)   青竹叶上件为七味,用水三升同浸一伏时,于银、石器内慢火熬至一升,退火放冷,用夹绢袋作五药汁,更于银器内再以慢火熬去一半,次入白沙蜜同搅,不得住手,候有蜜香,用枝子挑出药试之,放冷再挑起,有丝为度。用夹绢袋子入滤去滓,以瓷合盛之,方入研细生脑子一字,同   卷第十一 眼目方二十八道   熊胆膏   退翳膜遮障,除昏涩隐痛;及风毒上攻, 肉侵睛,或暴赤肿痛。   羯羊胆(一枚,大者) 白沙蜜(半两) 杏仁(七枚,去皮尖,研) 黄连(去须,三寸,捶研)   钱,别研)   上先将胆汁并蜜倾在瓷盏内,次入黄连、杏仁,浸一宿,绵滤过,次下余药。用纸两、三重   卷第十一 眼目方二十八道   增明膏   治眼生翳膜,隐涩难开,或暴发赤眼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