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藏方 - 第 14 页/共 104 页

上件 咀。每服一钱半,用好酒二盏,煎至一盏,露一宿,至发日五更初,面东服。   卷第三 疟疾方一十四道   十枣散   治但热不寒疟。   穿山甲(一两) 干枣(十枚)   上同烧灰留性,研为细末。每服二钱,当发日日未出时,井花水调下。   卷第三 疟疾方一十四道   瓜蒂散   治疟疾。   瓜蒂(七枚) 穿山甲鳞(一片,瓦上焙焦)   上件为细末。欲发前,男左女右,鼻内搐一斡耳子。   卷第三 疟疾方一十四道   断疟法   治疟疾往来久不瘥者。   虾蟆(五月五日取,晒干)   上将一枚纸裹封了,绛囊盛之,男左女右系患者臂上,勿令病患知此物。   又法花蜘蛛(七月七日取,晒干)   上将一枚纸裹封了,绛囊盛之,男左女右系患者臂上,勿令病患知此物。   卷第三 积热方一十六道   团参太一丹   治心经蕴热,神情恍惚,睡卧不安,烦躁健忘,小便赤涩,口苦舌干,头目昏人参(去芦头) 酸枣仁(炒) 山栀子仁(微炒) 阿胶(蚌粉炒。四味各半两) 天南星(牛胆研,三味各一分)   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五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荆芥茶嚼下,食后、临   卷第三 积热方一十六道   麝香上清丸   治上焦积热,咽膈不利,目赤口燥,小便赤涩。   辰砂(一两,别研,水飞如粉) 马牙硝(别研) 天竺黄(别研) 甘草(炙。以上三味各半两)   上五味各一分) 牛黄上件合和,研令极匀,炼蜜为丸,一两作一十五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细嚼,薄荷汤或   卷第三 积热方一十六道   天门冬丸   治上膈壅盛,咽喉肿痛,唇焦舌干,腮颊生疮,痰热烦渴。   天门冬(去心,三分) 紫苏叶(半两) 百药煎(半两) 黑参(细实者,汤浸洗,焙干) 牛蒡子(别研。三味各一分)   上件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一两作二十丸。每服一丸,细嚼,生姜汤下,食后、临卧   卷第三 积热方一十六道   鸡苏丸   治虚热上壅,头目不清,面赤咽干,痰嗽烦渴。   鸡苏叶(半斤) 荆芥穗(一两) 防风(去芦头,一两) 黄 (生用) 生干地黄(以上三味各味各一分) 脑子(半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麦门冬去心煎汤嚼下。一方:小便赤   卷第三 积热方一十六道   火府丸   治心、肝二经蕴蓄邪热,口燥咽干,大渴引饮,潮热烦燥,目赤睛疼,唇焦鼻衄,赤涩,癃闭不通。   生干地黄 黄芩 木通(三味各二两) 犀角(一两) 甘草(三钱,微炙)   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熟水下,食后。   卷第三 积热方一十六道   乌犀丸   治一切风热壅滞,大便秘涩,小便赤黄,烦躁喘满,腰脚重痛,兼治香港脚。   黑牵牛(四两,生用) 皂角(二两,不 者,炙令香,刮去尖、弦、子) 细松烟墨(半两,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熟水送下,临卧,取利一次。更量虚实   卷第三 积热方一十六道   等凉丸   去肝经热毒,清利头目,凉血消壅。   黑参 龙胆草(二味等分)   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食后,稍空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