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义 - 第 4 页/共 31 页

卷五   石膏   二书纷辨不决,未悉厥理。详《本经》元无方解石之说,正缘《唐本》注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因此一说,后人遂惑。经曰: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即知他处者为非。今《图经》中又以汾州者编入,前后人都不详。经中所言细理白泽者良,故知不如是,则非石膏也。下有理石条中经云:如石膏顺理而细,又可明矣。今之所言,石膏、方解石,二者何等有顺理细纹又白泽者。有是,则石膏也;无是,则非石膏也。仍须是经中所言州土者,方可入药,余皆偏见,可略不取。仲景白虎汤中,服之如神。新校正仲景《伤寒论》后,言四月以后,天气热时,用白虎者是也。然四方气候不齐,又岁中气运不一,方所既异,虽其说甚雅,当此之时,亦宜两审。若伤寒热病,或大汗后,脉洪大,口舌燥,头痛,大渴不已;或着暑热,身痛倦怠,白虎汤服之无不效。   卷五   磁石   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俗谓之 铁石。养益肾气,补填精髓,肾虚耳聋目昏皆用之。入药,须烧赤醋淬。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也。多滑净。其治体大同小异,不可分而为二也。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盖丙为大火,庚辛金受其制,故如是,物理相感尔。   卷五   理石   如长石,但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其非顺理而细者为长石,治疗亦不相辽。   卷五   铁矿   铁于矿中炼出者,谓之生铁。铁落,断而落者也。 (音柔)铁,铁炒成熟铁也。刚铁,炼铁,去滓者也。铁精、针沙、铁浆,以上三等,取汁,各依经用。铁华粉、铁粉,以上二等,烧 取。马衔、秤锤、车辖、杵锯,以上五等,特以其意使之耳。其生铁既自火中炼石而出,世谓之生铁。亦如炒脂麻取油,谓之生油,其义亦同,白油麻条中已着。铁粉,以生姜汁调擦眉上,生眉毛。钢铁,今用柔铁屈盘,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 令相入,谓之围钢,又曰灌钢。此盖草创之钢,亦不免伪也。盖生铁之坚,及三四炼,则生铁亦自熟,却是柔铁,而天下莫以为非。磁州炼坊,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如面之有筋,灌 揉面既尽,筋乃见,炼钢亦然。恒取精铁一百余斤,每锻一火,称之遂轻。累锻称之,至于不减耗,此则纯钢也。实铁之精纯者,虽百炼不耗矣。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而清且黑。亦有炼之尽,全无钢者,系地之所产精粗尔。前所谓铁精者,其说有二:陶隐居言出 灶中,如尘、紫色、轻者为佳,亦以摩莹铜器用之。日华子又云:犁 尖浸水中名为铁精。本条既言化铜,则隐居所说是。盖锻灶中尘紫摩铜则明,浸犁 尖水非是。   卷五   食盐   《素问》曰:咸走血。故东方食鱼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故可知矣。病嗽及水者,宜全禁之。北狄用以淹尸,取其不坏也。至今如此。若中蚯蚓毒,当以盐洗沃,亦宜汤化饮汁。其烧剥金银,熔汁作药,仍须解州池盐为佳。齿缝中多血出,常以盐汤嗽,即已。益齿走血之验也。   卷五   太阴玄精石   合他药,涂大风疾。别有法,阴证伤寒,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四肢逆冷,咽喉不利,腹疼,亦须佐他药兼之。   《图经本草》已有法,惟出解州者良。   卷五   密陀僧   坚重,椎破如金色者佳。   卷五   桃花石   有赤、白两等。有赤地淡白点如桃花片者。有淡白地、有淡赤点、如桃花片者。人往往镌磨为器用,今人亦罕服食。   卷五   花乳石   其色如硫黄,《本经》第五卷中已着。今出陕、华间,于黄石中间,有淡白点,以此得花之名。今惠民局花乳石散者是。此物陕人又能镌为器。《图经》第二卷中,易其名为花蕊石,是却取其色黄也。更无花乳之名,虑岁久为世所惑,故书之。   卷五   珊瑚   治翳目,今人用为点眼箸。有一等红油色,有细纵纹可爱。又一种如铅丹色,无纵纹为下。入药用红油色者。尝见一本高尺许,两枝直上,分十余歧,将至其颠,则交合连理,仍红润有纵纹,亦一异也。波斯国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所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干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   失时不取则腐。   卷五   马脑   非石、非玉,自是一类。有红、白、黑色三种,亦有其纹如缠丝者。出西裔者佳。彼土人以小者碾为好玩之物,大者碾为器。今古方入药,绝可用。此物西方甚重,故佛经多言之。其马口吐出,既知谬言,不合编入。   卷五   石花   白色,圆如覆大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细纹起。以指撩之,铮铮然有声。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方难得。家中自有一本,后又于大相国宫中见一本,然其体甚脆,不禁触击。本条所注皆非是。   卷五   石蟹   直是今之生蟹,更无异处,但有泥与粗石相着。凡用,须去其泥并粗石,止用蟹,磨合他药点目中,须水飞。   卷五   石蛇   《本经》不收,始自《开宝本草》添附。其色如古墙上土,盘结如楂梨大,中空,两头巨细一等,无盖,不与石蟹同类。蟹则真蟹也,蛇非真蛇,今人用之绝少。   卷六   青琅   《书》曰:三危既宅。三危,西裔之山也,厥贡惟球琳琅 。孔颖达以谓琅石似玉。《新书》亦谓三苗,西戎。《西域记》云:天竺国正出此物。陶隐居谓为本名大丹石。   既是大丹石,则《本经》岂可更言煮炼服之。又曰:可化为丹。陶不合远引,非此琅 也。   《唐本》注云:是琉璃之类。且琉璃火成之物,琅 又非火成。经曰:生蜀郡平泽。安得同类言之,其说愈远。且《佛经》所谓琉璃者,正如鬼谷珠之 ,乃火成之物也,今人绝不见用。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