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简要方 - 第 30 页/共 46 页
食前汤下。治香港脚发时。二便秘腹闷。膀胱里急。四肢烦疼。以利为度。 又方。槟榔枳壳各二两。木瓜一两五钱。木香一两。大黄四两。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汤下。
治肾气游风红肿疼痛。 槟榔神芎丸。槟榔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滑石各四两。研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治湿痰。 槟榔益气汤。槟榔(多用)人参白术当归黄 陈皮升麻甘草柴胡枳壳。加生姜。水煎服。治关格劳后气虚不运。 槟榔散。槟榔枳壳各等分。研末。黄连汤调下。治伤寒阴症下后虚痞。 又方。槟榔木香茴香各五钱。 咀。每服五钱。
水煎。加童便一盏。姜汁数匙。温服。治香港脚冲心。烦闷不识人。 又方。槟榔当归木香各五钱。母丁香桂心各二钱五分。龙脑(细研)一钱。猪苓一两。研末。每服一钱。生姜葱汤调下。治冷淋腹胁胀满。小肠急痛。 又方。槟榔前胡川芎青皮各七钱五分。芍药桂心大黄桔梗木香枳壳各五钱。甘草二钱五分。 咀。每服四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治妇人脾胃虚冷。心腹胀满。不欲饮食。 又方。槟榔前胡赤苓牛蒡子(炒)各一两。人参枳壳(麸炒)沉香防风各五钱。炙草二钱五分。锉碎。每服四钱。水一盏。加生姜五厘。空腹及晚食前服。
治气毒瘰 心肠壅闷不下饮食。 又方。槟榔(锉炒)泽泻(酒浸)瞿麦甜葶苈(隔纸炒)防己本陈皮(炒)郁李仁(同陈皮炒)滑石各五钱。芫花(醋拌炒黄)木香各一两。干漆(炒烟尽)一钱二分五厘。研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次。治风气稽留下部。结成牝痔。生疮下血肿痛。 又方。槟榔木香人参黄连炙草各等分。研末。每服一钱。熟汤调下。治肾疳宣露。小者减半。 槟苏散。槟榔紫苏叶香附陈皮木瓜羌活牛膝各一钱。苍术二钱。甘草三分。加生姜三片。葱白二茎。水煎服。治风湿香港脚肿痛拘挛。 鸡鸣散。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各五钱。水三大碗。缓火煎至一碗半。倾出。
再入水二碗。煎至一小碗。和入前药。置床头。五更时分三五次冷服。冬日微温服。后用干物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服之。至天明大盒饭下黑粪水。早饭时痛止肿消。治香港脚疼痛。风湿流注足粗肿。
卷之五 果部
大腹皮
主治。下一切气。通大小肠。健脾开胃。消水气浮肿。香港脚壅逆痞满。痰滞。中焦蛊毒。
妇人胎气恶阻胀闷。 大腹皮散。大腹皮桑白皮赤苓郁李仁槟榔枳壳(麸炒)紫苏茎叶各一两。
防风木香羌活各五钱。木通羚羊角屑各七钱五分。 咀。每服八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治香港脚风毒。头面脚膝浮肿。心腹痞闷。 又方。大腹皮桑白皮木通羌活赤芍荆芥独活青皮干木瓜各一两。枳壳(麸炒)紫苏叶各二两。 咀。每服八钱。加生姜五片。葱白七寸。水煎服。治妇人风毒香港脚。肢节烦痛。心神昏迷。 大腹皮汤。大腹皮槟榔三棱莪术各五钱。苍术枳壳各二两。甘草三钱。锉散。每服三钱。加生姜皮萝卜子椒目水煎服。治小儿疟后热退。
变成浮肿。外肾肿大。饮食不进。 大腹皮饮。大腹皮防己木通桑白皮浓朴栝蒌黄 陈皮枳壳大黄(蒸)各一钱。青皮一钱五分。五味子五分。水二钟煎至一钟入酒半盏。再煎一二沸。去滓食前服。治妇人血癖单腹痛。
卷之五 果部
枳
壳主治。散结。逐滞。除风。下气。消痰。化食。健脾。开胃通关节。治霍乱。呕逆反胃两胁虚胀。心腹气结。 癖。肠风。泻痢。淋闭。痔肿。里急后重。妇人产后肠出。 实主治。破结。行痰。逐水。消食。散败血。利五脏。伤寒结胸。上气喘咳。风痒。胸痹卒痛。奔豚气痛。心下急痞胸胁胀痛。痰癖肾冷。阴痿。溏泄。泻痢。脱肛。妇人阴肿。 枳壳丸。枳壳(炒)皂角(去皮弦子炙)大黄羌活木香橘红桑白皮白芷各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腹米汤下。治肠胃气壅风盛。大便秘实。 又方。枳壳(麸炒)四两。苦参八两。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温酒下。治一切风热疮疥。 又方。枳壳(麸炒)牵牛(炒取头末)木香青皮各一两。甘草大黄各五钱。研末用皂角长一尺许者三挺。约三两。炮焦杵碎。好酒煎软。 取汁熬膏稠粘和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葱茶汤下。日二次。治疮疽痈肿瘰 。 枳术丸。枳实(麸炒)一两。白术(土炒)二两。研末荷叶煨陈米饭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至八九十丸。空腹下。治脾胃呆滞。 枳实导滞丸。枳实(麸炒)五钱。白术(土炒)黄芩(酒炒)茯苓黄连(姜汁炒)各三钱。泽泻(炒)二钱。神曲(炒)五钱。大黄(煨)一两。
研末。神曲煎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食远服。治脾胃困滞。不得运化。胸闷腹痛。积滞泄泻。 枳壳散。枳壳三棱陈皮益智仁莪术槟榔肉桂各一两。干姜浓朴甘草青皮肉豆蔻木香各五钱。 咀。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五种积气。三焦痞塞。胸膈满闷。呕吐涎痰。
口苦吞酸。常服顺气宽中。除 癖。消积聚。 又方。枳壳(麸炒)四两。白蒺藜五合。苦参蔓荆子各一两。研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治痂疥瘙痒麻痹。 枳连导滞汤。枳壳(麸炒)黄连山栀仁(炒)各六分。赤芍前胡连翘各四分。三棱莪术(均醋炒)槟榔甘草各三分。水煎空腹服。治热痛。大便秘者。加大黄(酒炒)一钱二分。 枳壳汤。枳壳(炒)黄芩(酒炒)各五钱。
白术一两。研末。每服五七钱。水煎服。治胎漏下血。及妊娠体肥。腹满身重。胞气不运。
又方。枳壳桔梗各二两。黄芩一两五钱。研末。每早取二两五钱。水三钟煎至一钟。分三服。三日服完。再服半夏汤。半夏姜制切片。每服三钱五分。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日三服。
三日后再服枳实丸。以痰尽为度。治积痰。 枳壳煎。枳壳(麸炒)四两。细辛川芎桔梗防风各二两。葛根一两五钱。甘草一两。研末。每服四钱。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服。治七情伤肝。气郁胁痛。筋脉紧急。腰脚重滞。四肢不举。渐至脊膂挛急。 枳壳瘦胎散。枳壳五两。甘草一两。香附一两五钱。研末。每服二钱。熟汤调下。治孕妇八九月胎气壅满。服之滑胎易产。 枳实汤。枳实七枚。白术二两。水五升煎取三升。分温三服。治心下硬大如盘。
边旋如杯水饮所作。及产后浮肿。 枳芎散。枳实川芎各五钱。炙草二钱。研末。每服二钱。
食后姜枣汤或温酒调下。治左胁刺痛难忍。 枳芍散。枳实(烧令黑勿太过)芍药各等分。
研末。服方寸匕。日三次。大麦粥调下。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并治痈脓。 枳实栀豉汤。
枳实(炙)三枚。栀子(熬黑)十四枚。香豉一升。水四升煎枳栀取二升。下豉更煎二三沸。
去滓分温再服。覆令微汗。治大病瘥后劳复食复。有宿食。加大黄。 枳实理中丸。枳实(麸炒)十六片。茯苓人参白术干姜(炮)炙草各一两。研末。蜜丸龙眼大。每服一丸。熟汤化下。治胃虚挟食。及伤寒结胸本虚不能攻。诸吐利后胸痞欲绝。心胸高起急痛。手不可近。口渴加栝蒌根一两。自汗及下利加 牡蛎二两。胸中闷加半夏浓朴附子。 枳实散。枳实一两。白芍(炒)雀脑芎人参各五钱。研末。每服二钱。食前姜枣汤或温酒调下。治胁痛。 又方。枳实(麸炒)桂心细辛桔梗各七钱五分。青皮一两。 咀。每服三钱。加生姜水煎服。治心痹。 又方。枳实(麸炒)赤苓前胡陈皮各一两。木香五钱。 咀。每服五钱。加生姜水煎。
食前服。治胸痹。 又方。枳实(麸炒)木香槟榔赤苓五味子甜葶苈(隔纸炒紫)诃黎勒炙草各五钱。杏仁(炒黄)一两。 咀。每服三钱加生姜。水煎服。治息贲腹胁胀硬。咳嗽见血。
痰粘不利。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锉)四两。薤白五合。桂枝一两。浓朴四两。栝蒌实一枚。
水五升。先煎枳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再煎数沸。分温三服。治胸痹心中痞气。留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枳实槟榔丸。生枳实槟榔黄连黄柏黄芩当归木香阿胶(灰炒)各五钱。
研末水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治症瘕。癖块似孕。能安胎调经通和血气。 失笑丸。枳实黄连各五钱。白术人参半夏曲各三钱。浓朴(炙)四钱。干姜炙草白茯苓麦芽各二钱。
研末。汤浸蒸饼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治心下痞。恶食懒倦。
卷之五 果部
川椒
胡椒 花椒(凡用川椒花椒。并微炒使汗出。乘热入竹筒中。以梗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主治。逐寒。破冷。下气。温中。暖胃。开胸。发汗。消食。逐邪气。治咳逆。症结。
天行时气。通三焦。止泄泻。三种功用略同。 川椒汤。川椒一合。芍药半夏当归桂心人参炙草茯苓各二两。生姜汁五合。蜜一升。水九升。煎椒令沸。下诸药。煎取三升五合。去滓下姜汁及蜜。更煎取二升。服五合至六合。治产后大寒心痛。禁勿冷食。 川椒丸。川椒一两。(炒香熟为度)肉豆蔻五钱。研末。粳米丸黍粒大。每服十丸。治小儿夏伤湿冷入肠胃。
泄泻不止。量儿大小加减。 胡椒理中丸。胡椒款冬花炙草荜茇高良姜细辛陈皮干姜各四两。
白术五两。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日二次。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急。
逆气虚痞。胸膈噎闷。胁腹满痛。吐呕痰水。不能饮食。 胡椒汤。胡椒四十九粒。绿豆一百四十九粒。研末。每服二钱。木瓜汤下。治霍乱吐利。
卷之五 果部
荜澄茄
主治下气。消食暖脾胃。止呕吐。通肾气。去痰癖。膀胱冷气。 丸方。荜澄茄研末。
米糊丸梧子大。姜汤下三四十丸。治反胃吐食。诸药无效。愈后仍服平胃散。 按此药能通肾气。故治淋浊亦可用作引。
卷之五 果部
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
主治温中。下气。止痛。解郁疏肝健脾。起阳去痰。化滞。逐风。
通关节。开腠理。治霍乱转筋吐泻。阴毒伤寒。咳逆。咽膈不通。痰冷气逆。胃冷。噎膈中恶。心腹绞痛。痞满症结。食积。奔豚。阴毒腹痛大肠壅气。肠风血痢多年脾泄。肾气。阴疝。血痹。腰脚软弱。水肿。香港脚冲心。产后余血心痛。子肠脱出。阴下湿痒蛇虫毒。山萸食萸。功同力小 茱萸丸。吴茱萸木瓜各等分。研末酒煮米糊丸。或木瓜蒸烂研膏丸。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温酒下。治香港脚入腹。腹胀不仁。喘闷欲死。 茱萸内消丸。吴茱萸(半酒半醋。浸一宿焙干)山茱萸(蒸去核)马蔺花(醋浸焙)黑牵牛(炒取头末)玄胡索(微炒)川楝子(蒸去皮核)舶茴香(盐炒)海藻(洗净焙)橘皮青皮官桂各一两。桃仁(炒去皮)白蒺藜(炒杵去刺)木香各五钱。研末。酒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盐汤或酒下。治肾虚邪袭。
奔豚 癖。寒疝阴痒偏大引痛或生疮疡出黄水。 吴萸散。吴茱萸(取开口者汤泡七次焙干)肉豆蔻(面裹煨)炙草各五钱。缩砂仁神曲白术(均炒)各一两浓朴(姜汁制)陈皮(焙)高良姜各二两。研末。每服二三钱。食前米汤调下。治肠痹寒湿。内搏腹满。气急便泄。 吴萸汤。
吴茱萸一升。(汤浸焙)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次。治伤寒呕而胸满。或烦躁欲死。 又方。吴茱萸(汤浸焙炒)半夏(汤泡)赤苓鳖甲(酥炙)三棱前胡青皮(焙)浓朴(姜汁炙)槟榔白术桂心各一两。枳壳(麸炒)五钱。
咀。每服五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胸痹喉塞不能下食。 又方。吴茱萸当归各二钱。桔梗细辛防风干姜(炮)各一钱。熟地二钱五分。炙草五分。水煎服。治妇人素虚。为风冷所乘。
腹胁刺痛。 又方。吴茱萸半夏(姜制)川芎炙草人参白茯苓白芷陈皮各等分。加生姜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