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本事方 - 第 17 页/共 39 页

人参散   治邪热客于经络,肌热痰嗽,五心烦躁,头目昏痛,夜多盗汗。此药补和真气,解劳倦,妇人血热虚劳骨蒸,并皆治。   人参(去芦) 白术 白茯苓(去皮) 柴胡(去苗,洗) 半夏曲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秤) 赤芍药 干葛 甘草(各一两,炙) 子芩(半两,去皮)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四片,枣二个,煎至八分,不拘时候带热服。但是有劳热证,皆可服,热退即止。大抵透肌解热,干葛第一,柴胡次之,所以升麻葛根汤为解肌之冠也。   卷第四 虚热风壅喉闭清利头目   清气散   调荣卫,顺三焦,治风壅,消痰涎,退烦热。   前胡(去苗,洗) 柴胡(去苗,洗) 川芎(洗) 枳壳(去穣,锉,麸炒) 白术 青皮(去白) 羌活(去芦) 独活(黄色如鬼眼者,去芦,洗,焙,秤) 甘草(炙) 茯苓(去皮)   人参(去芦,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荆芥一穗,煎七分服。此方败毒散中去桔梗,加白术、青皮,增损亦有理,用之良验。   卷第四 虚热风壅喉闭清利头目   柴胡散   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 伏暑。   柴胡(四两,洗,去苗) 甘草(一两,炙)   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此药冬月可以润心肺,止咳嗽,除壅热;春夏可以御伤寒时气,解暑毒,居常不可缺,兼不以长幼,皆可服之,仓卒可以使得效。   卷第四 虚热风壅喉闭清利头目   地仙散   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   地骨皮(洗,去心) 防风(去钗股,各一两) 甘草(炙,一分)《济生方》(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上 咀。每服四钱,水半盏,姜五片,同煎)   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竹叶七片,煎至七分,服信效。一方增人参半两,鸡苏一两,甘草添一分。   卷第四 肿满水气蛊胀   葶苈丸   治腹中有湿热气,目下作肿,如新卧起蚕之状,两足胫微肿。病在肾,肾者少阴也;标在肺,肺者太阴也。故中满气急咳嗽,喘息有音,每就卧则右胁有气上冲,肩腋与缺盆相牵引不快,少思饮食。   甜葶苈(半两,炒令香) 郁李仁(汤去皮尖,熬紫色,秤三分,二味别研如膏,令极匀) 白术(半两) 牵牛子(半两,一半生、一半熟用) 赤茯苓(去皮) 桑白皮(蜜炙,锉)   上细末,与上二味同研,炼蜜和入臼内治之,丸如梧子大。初服十丸,空心晚食前,日二服,生姜橘皮汤下,不知,加至二三十丸,以知为度。   卷第四 肿满水气蛊胀   实脾散   治脾元虚浮肿。   大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草果子(去皮) 干姜(炮,各二两) 甘草(一两,炙) 大腹(连皮,六个) 木瓜(一个,去穣,切片)   上用水于砂器内同煮,一半以来,擘开干姜,心内不白为度,不得全令水干,恐近底焦,取出锉焙为末,每服空心日午,用沸汤点服。   卷第四 肿满水气蛊胀   羌活散   治水气。   羌活(洗去土) 萝卜子(各等分)   上同炒香熟,去萝卜子不用,末之,温酒调下二钱,一日一服,二日二服,三日三服,取效。嘉兴主簿张昌时传方。   卷第四 肿满水气蛊胀   大枣汤   治四肢肿满。   白术三两,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半,大枣三枚,拍破,同煎至九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不拘时候。   卷第四 肿满水气蛊胀   茯苓散   治肿满小便不利。   郁李仁(去皮尖,微炒,四钱) 槟榔(二个) 赤茯苓(去皮) 白术 甘遂(切片,炒,各二钱) 橘皮(一钱半,去白)   上细末。每服一钱,姜枣汤调下。   又方浓朴(去皮,姜汁制,炒,半两) 牵牛子(五两,炒取末二两)   上细末。每服二钱,煎姜枣汤调下。   卷第四 肿满水气蛊胀   知母汤   治游风攻头面,或四肢作肿块。   知母(一两) 麻黄(去根节) 黄 (蜜炙) 甘草(炙) 羌活(洗去土) 白术 枳壳(去穣,锉,麸炒,各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