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 第 26 页/共 82 页

(手心主络。在掌后去腕二寸。灸三壮。主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中风热目赤黄。肘挛腋肿。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心澹澹善惊恐。心悲)。      间使   (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   心澹澹而惊恐。惊狂。面赤目黄。热病烦心。善哕。胸中澹澹善动。与身热风热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肘挛腋肿。卒心中痛。螈 。互相引肘内廉痛。心熬熬然。胸痹引背时寒喜惊。喑不能语。咽中哽。头大浸淫)。       门   (手心主 。去腕五寸。灸五壮。主心痛。衄哕。呕血。惊恐若畏人。神气不足)。      曲泽   (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三壮。主心痛。卒咳逆。心下澹然喜惊身热烦心。口干。手清。逆气呕血。肘 。善悲。摇头清汗不出。肘不能过肩。伤寒病温)。      天泉   (一名天湿。在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灸三壮。主足不收。痛不可以行。   心痛胸中痛。胁支满痛。膺背甲间。两臂内廉痛。虚则胸腹下与腰背相引而痛。取经少阴水。天泉主之)。      卷五 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肾者。藏也。两旁五十四穴(并二十三单穴。共七十七穴)。出甲乙经。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水也(一名地冲。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冬三月宜灸之)。流于然谷。然谷者。火也(一名龙渊。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留也。为荣。春三月宜灸之)。注于太溪。太溪者。土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夏三月宜灸之)。行于复溜。复溜者。金也(一名伏白。一名昌阳。在足踝上二寸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者。   水也(在膝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得之。足少阴脉之所入也。   为合。秋三月宜灸之)。      涌泉   (一名地冲。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灸三壮。主腰痛。大便难。   小腹中痛。小便不利。甄权云。在脚心底宛宛中。白肉际是。主热中。少气厥寒。灸之热去。头痛烦心。心痛不嗜食。咳而短气。喉痹身热痛。脊胁相引。匆匆善忘。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阴痹腹胀。头项痛。眼眩。男子如蛊。女子如阻。身体腰背如解。不欲食。丈夫颓疝阴跳痛。篡中不得溺。腹 胁下支满。癃闭。阴痿。后时少泄。四肢不举。实则身头痛。   汗不出。目KT KT 然无可见。怒欲杀人。暴痛引膑下节。时有热气。筋挛膝痛不可屈伸。狂如新发。衄不食。喘呼。少腹痛。引嗌足厥痛。肩背颈痛头眩。妇人无子。咽中痛。不可内食转筋。风入腹中侠脐急。胸胁支满。衄不止。五指端尽痛。足不得践地。癫疾。喑不能言)。      然谷   (一名龙渊。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灸三壮。主不嗜食。心如悬。哀而善怒。嗌内肿。心惕惕然恐。如人将捕之。多涎出。喘逆少气。呼吸不足以息。心痛如刺。厥心痛。与背相引。善螈 如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厥心痛。   如锥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胸中寒。脉代时不至。上重下轻。足不能安地。小腹胀上抢心。胸胁支满。咳唾有血。喉痹。癃疝石水。女子不子。阴暴出。淋漏。男子精溢胫酸。不能久立。寒热。消渴。黄瘅。足一寒一热。乱纵烦满。小儿脐风。口不开。善惊。痿厥。癫疾。洞泄)。      太溪   (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灸三壮。主疟。咳逆心闷。不得卧。呕甚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寒足厥。足热肾胀。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少腹热。嗌中痛。   腹胀内肿。涎下厥心痛。如锥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霍乱吐泄不自知。消瘅。善噫。气走咽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尿黄。大便难。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如胶。胞中有大疝瘕积。与阴相引如痛苦穴泄上下出 。胸中满痛。乳肿溃痈。咳逆上气。   喉咽喝有声。厥气上支)。      大钟   (在足跟后冲中。足少阴络。灸三壮。主实则闭癃。凄凄腰脊痛宛转。目循然嗜卧。口中热。虚则腰痛。寒厥。烦心。闷喘。少气不足以息。腹满。大便难。时上走胸中鸣胀满。口舌干。口中吸吸善惊。咽中痛不可以内食。善怒惊恐不乐。咳喉中鸣。咳唾血。   大肠结)。      照海   (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灸三壮。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   后取太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目痛引脊。少腹偏痛。呕螈 。视昏。嗜卧。 惊。善悲不乐。如堕汗不出。面尘墨色。饥不欲食。卒疝。少腹痛。病在左取右。右取左。立已。   阴暴起疝。女子不下月水。妇人淋沥。阴挺出。四肢淫泺。心闷暴疟。及诸淋。目中赤痛。   偏枯不得行。大风默默。不知所痛。视如见金星。尿黄。少腹热。咽干痹)。      水泉   (足少阴 。去太溪下一寸。在内踝下。灸五壮。主月经不来而多闭。心下痛。目KT KT 不可远视)。      复溜   (一名伏白。一名昌阳。在足内踝上二寸陷者中。灸五壮。主腰痛引脊内廉嗌干。腹 痛。坐而欲起。目KT KT 善忘。多言。疟热。少气。足 寒。不能自温。腹 切痛引心。心如悬。阴厥。脚 后廉急不可前却。血淋肠 。便脓血。足趺上痛。舌卷不能言。喜笑足痿不收履。溺青赤白黄黑。青取井。赤取荣。黄取俞。白取经。黑取合。血痔泄后重。   腹痛如淋状。在仆必有所扶持。及大气涎出。鼻孔中痛。腹中雷鸣。骨寒热无所安。汗出不休。心风四肢肿。气在横骨。风逆四肢肿。乳难)。      交信   (穴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足阴跷之 。灸三壮。主气癃颓疝。阴急。股枢 内廉痛)。      筑宾   (在足内踝上 分中。灸五壮。主大疝。绝子。狂癫疾。呕吐)。      阴谷   (在膝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灸三壮主舌纵涎下。烦闷狂痹。脊内廉痛。溺难。阴痿不用。少腹急。引阴及脚内廉痛。妇人漏血。   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男子如蛊。女子如阻。寒热。腹偏肿)。      俞府   (在巨骨下去璇玑旁各二寸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卧而取之。灸五壮主咳逆上气。喘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得饮食)。       中   (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卧而取之。灸五壮。主咳逆上气。涎出多唾。呼吸喘悸。坐不得安)。      神藏   (在 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灸五壮。主胸满咳逆。喘不得息。呕吐烦满。不得饮食)。      灵墟   (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灸五壮。主胸胁支满痛。引膺不得息。闷乱烦满。不得饮食)。      神封   (在灵墟下一寸六分陷者中。灸五壮。主胸胁支满。不得息。咳逆。乳痈。   洒淅恶寒)。      步郎   (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灸五壮。主胸胁支满。膈逆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      幽门   (一名上门。在巨阙傍半寸陷者中。冲脉足少阴之会。灸五壮。主胸胁背相引痛心下溷溷。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善哕支满。积不能食。数咳善忘。泄有脓血。呕沫吐涎少腹坚喜睡。女子心痛。逆气善吐。食饮不下)。      通谷   (在幽门下一寸陷者中。冲脉足少阴之会。灸五壮。主失欠口 僻不端。食饮善呕不得言。一云舌下肿。难以言。舌纵 唳不端)。      阴都   (一名食宫。在通谷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灸五壮。主身寒热 疟。心满气逆)。      石关   (在阴都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灸五壮。主 。脊强。口不能开。多唾大便难。妇人子藏中有恶血。内逆满痛)。      商曲   (在石关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灸五壮。主腹中积聚。时切痛)。      肓俞   (在商曲下一寸、直胫傍五分。冲脉足少阴之会。灸五壮。主心大坚。大肠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