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956 页/共 3614 页
皂荚(不者刮去黑皮涂酥炙焦四两)槟榔(锉一两半)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两)上为细末
槟榔散
(出圣惠方)
治大肠风热。秘涩不通。四肢烦闷。
槟榔川朴硝(各二两)木香羌活(各三分)牵牛子(微炒三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前胡丸
(出圣济总录)
治风气。润利肠胃。
前胡(去芦头二两)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木通(锉)麻子仁芍药(各一两一分)
调中丸
(出圣济总录)
治大肠风热。秘涩不通。
大黄(锉)鳖甲(醋炙黄去裙)朴硝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四两)莱菔(一斤捶半。
同
芎丸
(一名威灵仙丸出圣惠方)
治大肠风热。结涩不通。
芎独活(去芦头)槟榔(锉各一两)牵牛子(捣取粉二钱)威灵仙大黄(锉炒各二两)
麻仁丸
(一名脾约丸出卫生宝鉴)
治风秘脾约证。小便数。大便秘塞不通。谓之风秘脾约。
肠胃不调。热结秘涩。脐腹胀满。腰背拘急。约者。结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也。内经曰。
饮并麻仁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杏仁、润物也。本草曰。润可以去枯。肠干燥必以甘润之物为之主。是以麻仁为君。杏仁为臣。枳实味苦寒。浓朴味苦温。润燥者必以甘。甘以润之。破结者必以苦。苦以泄之。
酸微寒。大黄味则大便利小便大黄(锉碎微炒)赤芍药枳壳(炒各一两一方作枳实)浓朴(两半姜汁炒)麻仁(别研一枳壳、半两药一
治肺脏风毒热壅。鼻塞口干。大便秘。
(出本草方)枳壳(麸炒去瓤)川朴硝川大黄(各一两)牛蒡子(炒半两)芎(二分)郁李仁(汤浸
搜风散
(出本事方)
治大便秘结。风盛秘涩。
青皮(去白)威灵仙(去头洗各二两)大黄(生一两)大戟(一两)牛蒡子(新瓦炒二两)
大麻仁丸
治大肠风壅。秘涩不通。
大麻仁(研如泥五两)芎(一两一钱)附子(去皮脐生半两)大黄(碎锉酥炒一两)甜硝
大黄丸
(出圣济总录)
治风气。大肠涩结。宽胸膈。消壅滞。
大黄(锉炒一两)木香(一分)牵牛子(生用)郁李仁(汤浸去皮各二两)上为末。炼蜜和
二仁丸
(出危氏方)专治虚人老人风秘。不可服大黄药者。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麻仁(各另研)枳壳(去瓤麸炒)诃子(慢火炒捶去核)上等分为末
加减神功丸
(和剂局方)
治三焦气涩。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
口苦咽干。心胸烦躁。睡卧不安。及治香港脚。并素有风人大便结燥。
诃黎勒牵牛(微炒)大麻仁(另捣如膏各四两)人参(去芦一两)上为末。入麻仁捣研匀一
地龙丸
治风气壅滞。大肠秘涩。
地龙(去土)牵牛子(半生半炒)苦参(各一两)乌头(生去皮尖半两)上为末。醋煮稀面
凌霄花根丸
治大肠虚冷。风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