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920 页/共 3614 页
主风热气发。即头面烦闷不能食。兼欠。眠睡不安。
防风丸
主肺间风热,旦朝好喷嚏。
防风茯神(各三分)天门冬(四分去心)芎白芷人参(各三分)上捣筛。
蜜和丸。
葳蕤丸
主风热冲头面,妨闷。
葳蕤黄连(各八分)防风人参(各六分)茯神(五分)豆豉(三合熬)上捣筛。蜜和为冷
消风散
治一切风热上攻,头面浮肿生疮,偏正头风,并宜服之。
柴胡羌活当归(去芦头)防风川芎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
甘露丸
(出圣济总录)
治风热。口舌干燥,心烦身热,夜卧惊悸狂躁等疾。
凝水石(通赤摊放地上出火毒研一斤)马牙硝(研三两)铅白霜(研)龙脑(研各三分)丸。
新汲
缓中汤
(出圣济总录)
治风热。三焦壅滞,口干,咽喉不利,咳嗽。
黄(锉细)防风(去叉)地骨皮(去土)甘草(各生用)紫苏叶(各等分)上粗捣筛。每
茯苓散
(出圣济总录)
治风热。上焦壅,头目眩晕,烦躁饮水,小肠结涩。
赤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各一两)人参远志(去心各半两)海金沙(半两)上为细散
薄荷煎
(出御药院方)
治头目昏眩,痰涎壅塞,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除风热,消疮疹。
薄荷(一斤取头末二两半)川芎缩砂仁(各半两取末二钱)脑子(半钱研)甘草(半两取水。
茯苓半夏汤
(出宣明论)
治风热,痰涎吐溢,或眩晕头疼,喘嗽痞闷。
赤茯苓半夏(三枚水煮切作片子)黄芩红皮(各一分)甘草(一钱)上为末。
每服三钱
神功散
(出宣明论)
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塞,并齿牙闷痛。
川芎郁金(各二钱)荆芥穗薄荷叶(各一分)红豆(一钱)上为末。入盆硝二钱研匀。
葳蕤饮
主风热项强急痛。四肢骨内烦热。
葳蕤(三两)羚羊角(屑)人参(各二两)葱白(切一升)豉(一升绵裹)上切。以水五升忌蒜
化风丸
(出圣济总录)
治风热。上焦烦满。
荆芥穗鸡苏叶羌活(去芦各一两)干蝎(十四枚去土炒)上为细末。炼蜜丸鸡头子大。
葳蕤丸
主虚风热发。即头热闷不能食。
葳蕤(六分)人参白术(各五分)甘草(四分)上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一服十
龙脑甘露丸
(出广南四时摄生论)
治一切风热伤寒热病,及心神烦闷,口干渴,狂言乱语,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和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