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831 页/共 3614 页
治中风。面目相引偏僻。牙车急。舌不可转。
积年痰饮渐成风。口眼斜语不通。苏合姜汁调半盏。青州丸子有神功。年久痰饮停滞胸膈。忽然痰涎壅盛。手足顽麻。口眼斜。语言不正。急用麝香苏合香丸三粒。生姜汁调开。送下青州白丸子五粒。如不能吞。将白丸子研细。灌下为妙。
口眼斜是中风。筋疼烦热遍身中。急煎五匙加芍药。苏合香丸速有功(出温氏隐居方)。
风煎作三次。调苏合香丸三丸服。留滓再煎。
治风蒸手足疼痛。口眼斜。大腑秘热。痰涎满口。
(出护命方)秦艽(去沙半两)芎(半两)天南星(炮半两)当归(半两)荆芥穗(半两)麝香(三分)末。每服一钱半。食
续命丹
(出卫生宝鉴)
治男子妇人卒中诸风。口眼斜。言语謇涩。牙关紧
急。咳嗽吐逆川芎羌活天南星(姜制)川乌头(炮去皮脐)肉桂白藓皮当归防风朱砂海桐黄(各二为末。麻黄酒葱汁下。不拘
犀角防风汤
(出卫生宝鉴)
治一切诸风。口眼斜。手足曳。语言謇涩。
四肢麻木。并犀角防风(各一两)荆芥连翘黄芩当归桔梗薄荷全蝎(炒各半两)麻黄(七两半)独活(服五钱。水二盏。入生则全去大黄服之。
至圣保命金丹
(出卫生宝鉴)
治中风口眼斜。手足曳。言语謇涩。四肢
难举。精神昏生地黄(七钱)大黄(半两锦纹者佳)蒲黄薄荷(去土)牛黄(研)龙脑(研)朱砂(水珠(一钱半研)每服一丸。细痰涎。大有神
牛黄通膈汤
(出卫生宝鉴)牛黄(三钱另研)大黄(一两)甘草(炙一两)朴硝(三钱另研)以上都作末。
每服一两。
为度。未利
三蚣散治诸口眼斜。
蜈蚣(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熟共三条各去屎)南星(三个每个切作四段逐个如蜈蚣法制)
肉桂熨法。
肉桂(一两刮去粗皮捣罗为末)上酒一大盏。调肉桂末令匀。以慢火煎成膏。去火良久。用患右
秦艽升麻汤治中风。手足阳明经。口眼斜。风寒。四肢拘急。
升麻葛根炙甘草芍药人参(去芦各半两)秦艽香白芷防风(去芦)桂(各三钱)盏。去滓。稍热服。食后服药毕。避风寒处卧。得微汗即止。
消风散治口眼斜。半身不遂。多因下元虚弱为所乘。先服顺气药。次服补药。
却用茶清消风散。下青州白丸子而愈。广东谭兄传此方与友人何清之云。此药只服三日
见效。亦自有
天麻丸治男子妇人卒暴中风。口眼斜。
天麻仁(一钱半去苗)栝蒌郁金防风(去芦头)马牙硝天竺黄甘草(炙以上六味各作十丸。每
大圣镇风金丹治卒患中风。左瘫右痪。口眼斜。涎潮搐搦。言语謇涩。偏正头
风。凡属风疾。悉皆治之。每服一粒。食后临睡。生姜自然汁磨化。热酒调服。再饮少
热酒。即就暖处。覆以衣被。候汗出即瘥。病小者每粒分二服。忌发风物。孕妇不可
服。
川乌头(四两去皮脐秤)全蝎(一两去毒生用)晋矾(二两甘锅内枯存性称)附子(四两炮两去石别研)药(二两去石另研浓汁。搜和合匀。每
清凉丹治风热壅实。上攻头面。口眼斜。语言不正。肌肉动。面若虫行。及
治伤寒热天南星(四两腊月黄牛胆制者)牛黄(三两另研)蝎梢(去毒炒)石膏(以上二味各一两半)砂大黄(以上七味十丸。薄荷汤化下。食后
治中风口。
以苇筒子长五寸。一头刺于耳内。四面以面蜜封塞不透风。一头以艾灸之七壮。患右灸左。
卷九十三 诸风门
风瘫痪(附论)
夫风者。分布八方。长养万物。是天地山川之风。温凉寒暑之气也。其不顺四时。贼邪之气不避肾主阳足则谓则阳而
方
大圣花蛇牛黄丸治瘫痪口眼斜。涎多语涩。筋骨无力。步履艰难。遍身疼痛。
并宜服之白花蛇(酒浸去皮骨取肉炙)乌蛇(二味并酒浸去皮骨炙)磁石(醋淬)赤箭防风(去羌活(去芦当归(切焙)芎青橘皮(汤浸去白炒)蒺藜(炒各三两)五味子泽泻(一两)远志(去心)萆(各一两半)蓉(酒浸切焙)沉香(各一两)干姜黄(去根节三两)丹砂(另研一两半)龙脑(研子)桂(去粗皮)木香(各一两半)葫芦巴楝实研外。并捣罗为细末。再与研者和匀。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下。不拘时。如要出汗。浓煎盐豉汤一盏投之。宜避风坐卧。
换骨丹
(出御药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