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818 页/共 3614 页

用水三盏。煎一盏半。去滓温服。治中风风涎。不省人事。名三建汤。一方、用附子重七钱者。天雄一枚。一两重者。天南星一枚。一两重者。并生用。去皮脐。蝎梢半咀。生姜煎服。治中风涎潮。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宜服此药。名雄附省风汤。用附子天南星各一两。生用。全蝎半两。川芎、防风、各一分。咀。姜煎服。治诸风卒中。涎潮痰厥。   神昏。名大醒风汤。用天南星四两生用。防风二两。甘草一两。咀。每五钱。水姜十片。煎七分。去滓温服。治中风口噤。全不能语。左瘫右痪。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诸风痰作。头目眩晕。并皆治之。若气不和。加木香二钱半。头目如虫行者。加全蝎一钱。头眩疼痛者。加天麻半两。煎临熟。入麝香少许。名三奇汤。资寿方、用附子南星各一枚。八钱以上重者。生去皮脐。咀。以水四升。姜三十片。同煎。候水减半。即滤去滓调药。蝎梢、白僵蚕炒黄去丝觜。各三钱为末。分三服。治中风语涩涎盛。四肢不举。用附子一个。羌活、乌药各一两。咀。每半两。水四盏。慢火煎至二盏。去滓。分二服。   治中风偏发。名羌活散。用熟附子、干姜等分。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中风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名姜附汤。用熟附子、人参、各半两。茴香、炒茯苓、山药各一分。甘草炙、干姜炮各七钱半。咀。生姜盐煎。治因房室虚乏。为风所中。恶风多汗。身风。名附子汤。风之为病。善行数变。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晕。激人涎浮。昏人神乱。仓卒之间。何者为治。治者不过乌、附、南星、木香辈。最为切用。亦须审量其人。气体虚盛。   然后投药。则万不失一。诸方用药皆相近。但略有少差耳。并集于三生饮下省人事者。以苏合香丸擦牙。灌以生姜自然汁。   天仙膏   (出危氏方)   治男子女人卒暴中风。口眼斜。   天南星草乌头(各一枚)白僵蚕(七枚)白芨(二钱)上细末。生鳝血调敷处。觉正。   救生命散治卒中风。   白矾半夏(汤洗去滑焙)天南星(三味等分生用)上为细散。每服以好酒一盏。   药末二钱卧则涎难   牵正散   (出医方大成)   治卒暴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   白附子僵蚕(去觜足)全蝎(去毒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不计时。   三化汤   (出德生堂)   治诸卒中风。不省人事。痰喘上壅。一切危急之证。大   便秘结。至五七大黄牵牛朴硝(各五钱)上咀。量人虚实加减。一服水一盏半。煎一盏。却下硝煎一   稀涎散   (一名救急稀涎散出危氏方)   治卒中风。昏昏若醉。心神瞀闷。四肢   不收。或倒仆不省。或口角似斜。微有涎出。斯须不治。便致殒绝。此由风涎潮于上   膈。塞气不通。宜用救皂荚(加猪牙肥实不蛀者削去黑皮四枚)白矾(一两通莹者)上研细为散。每服半钱。重者调治。不南星附子   二圣汤   (海上名方)   治卒中风。先用不蛀皂角揉汁蘸华阴细辛末。擦牙关即   开。后用二圣汤白僵蚕(半两直者去丝嘴炒黄色为末)附子(一只重半两以上者生去皮脐尖)上将附子切半服。不醒再服。   追风饼子   (海上名方)   治卒中风。语涩痰盛。四肢不举。恍惚志意不定。去   痰逐风邪。一名附子(一枚去皮脐)天南星(一枚各重八钱以上并生用)上为末。不须罗。用生姜研自然汁时候。   治卒中。手足不遂。   (海上名方)上用麦麸五升。入乌头皮尖一升。连翘半升。同于甑炊令大熟。铺在席下。以手足不遂处卧如无   鼻法治卒暴中风。昏塞不省。牙关紧急。药不得下咽者。   上以细辛。洗去土叶。猪牙皂角去子。各一钱。为细末。每用少许。以纸捻蘸药入鼻。   候喷   八毒膏   (一名裴公八毒膏出朱氏集验方)   治卒中风毒。腹中绞刺痛。飞尸入   藏。及魇寐不寤。尸厥奄忽不知人。宿食不消。温酒服如枣核大。得下止。若毒瓦斯甚。   咽喉闭塞不能咽者。折齿内葱叶口中。以膏灌葱叶中令下。病肿者向火摩肿上。若岁中   多温。欲省病及行雾露中蜀椒当归雄黄丹砂(各三两)乌头巴豆(各一升)薤白(一升)莽草(四两)上黄色。绞去以膏置疮上豆、莽草。   禹功散   (出危氏方)   治卒暴昏愦。不知人事。牙关紧硬。药不下咽。   黑牵牛末(一钱)茴香末(二钱半)上用生姜自然汁。调前药少许。灌之鼻中立醒。   一方。   治急中风。口闭涎上。欲垂死者。一服即瘥。   (出本事方)江子(二粒去皮膜)白矾(一块如大拇指大研之)上于新瓦上。令江子焦赤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