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618 页/共 3614 页
属西方庚辛金也。旺于秋。肺生气。眼有气轮也。气轮在肉轮之下。隐而不见也。肾者。在脏为肾。其色黑。其味咸。属北方壬癸水也。旺于冬。眼有水轮也。水轮在四轮之内。为四轮之母。能射光明。能视万物。今呼为瞳仁也。肝脏病者。应于风轮。风轮病。即望风泪出。睹物烟生。夜退昼增。碜痛畏日。或如青衣拂拂。时似飞蝇联联。此是肝脏之疾。宜治肝也。心脏病者。应于血轮。血轮病。即飞花兢起。散乱纵横。肉渐渐沾睛。两泪淹赤烂。此是心脏之疾。宜治心也。脾脏病者。应于肉轮。肉轮病。即睑内肿疼。头涩痛。眼见飞丝撩乱。又如毛发纵横。夜半甚于昏黄。日没增于早起。此是脾脏之疾。宜治脾也。肺脏病者。应于气轮。气轮病。即忽如云飞遮日。逡巡却渐分明。或如雪影中花。或似飞蝇相趁。此是肺脏之病。宜治肺也。肾脏病者。应于水轮。水轮病。即黑花簇簇。雾气纷纷。昏一物。如见两般。睹太阳如同水底。此是肾脏之疾。宜治肾也。夫眼目者。法天地日月也。
天地清静。日月光明。天地晦暝。日月昏暗。经云眼应于肝。旺春三月。作魂神宫。眼为户牖所通。万物无不视之。好恶是非。自然分别。自少及老。疾状多般。皆是摄养有乖。
致意抄写多年。雕镂绣画。灯下看字。月中读书。用其眼力。皆失光明也。更有驰骋畋猎。冒涉雪霜。向日迎风。昼夜不息。皆是丧明之因也。恣一时之快意。为百疾之深源。所以疾生眼目也。诸凡养性之士。必须慎焉。若能终身保惜。可使白首无患。
目者,肝之外候也。肝取木。肾取水。水能生木。故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乏仁开人知何大湿其或风与热并。则痒之类。血气不至。故有热。两呈露生肉者。此心热血旺。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瞳仁内涌。白睛带湿。色浮而赤者。
赤。烂眼不赤。但为胞合。又白睛带赤或五味之秀养诸中。
为患。多生于热。
亦不过以当归地黄饴糖、沙蜜为佐胧。重则生翳。
法先退翳而后退凉药过多。又且谚曰、眼不点不劳力则赤。白家有热。羞明。
治。若虚不补而肾虚则壅逆生花有泪。为肾虚客如暴赤一证。多变成恶证。医脾经受寒。饮遂致三焦暴燥并。变为攀睛证状不一。是为外障。又若读书博奕等。过度而致疾者。名曰肝劳。不可即投以治肝之剂。
多眼加淋有人患眼渐模糊。状与青盲相似。而眼中一无所有。此名黑盲。如瞳子大者。名曰乌风。
如之可泪息疗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鼻洞者。浊下不止。传为鼽瞢瞑目。故得之气厥。足阳明有侠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
属口属目阳凡人年四十五以后。渐觉眼暗。至六十以后。还渐目明。治之法。五十以前。可服泻肝汤。
肝中眼之病。在腑则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宜养血安神。暴发者为表而易治。久病者凡眼药率多凉剂。必于食后服之。或者徒泥其说。往往食未下咽。药即入口。是致食气与药气冲搏。酿积于脾胃之上。不惟药无其效。且使脾家受冷。旋至虚弱。须当食歇片时。俟胸膈稍宽。然后随意服之。尤贵冷热得所。大热则非肝肺所宜。大冷则脾胃停积不化。宜自酌量之耳。
凡点眼之药。脑麝之类。通入关窍毛孔。易至引惹风邪。点眼之时。向密室端坐。然后以铜开。
滞难散五轮白属肺。气之精。气轮。黑属肝。筋之精。风轮。上下睑属脾胃。肉之精。肉轮。
大风轮病。因喜怒不常。作劳用心。昼凝视远物。夜勤读细书。眼力既劳。风轮内损。其后血轮病。因忧愁思虑。悲喜烦劳。内动于心。外攻于目。其候赤筋缠。白障侵睛。胞肿难肉轮病。因多餐熟食。好吃五辛。远道奔驰。驻睛骤骑。食饱眈睛。积风痰壅。其候胞眩赤气轮病。因凌寒冒暑。爱饮寒浆。肌体虚疏。寒邪入内。或痛或昏。传在白睛。筋多肿赤。
水轮病。因劳役不止。嗜欲无厌。大惊伤神。大怒伤志。加之多食酒面。好啖咸辛。因动肾多八廓天廓。传道。肺、大肠。地廓。水谷脾、胃。火廓。抱阳。心、命门。水廓。会阴。
天廓病。因云中射雁。月下看书。多食腥膻。侵冒寒暑。致天廓内有动。视物生烟。
疼难地廓病。因湿渍头上。冷灌睛眸。致令有病。眼眩紧急。瘀血生疮。
火廓病。因心神恐怖。赤脉侵。血灌瞳仁。热泪如倾。其证睑头红肿。睛内偏疼。热泪难水廓病。因大劳。努力争开。击棒开弓。骤骑强力。致令生病。常多暗昏。睛眩泪多。
风廓病。因枕边窗穴。有风不能遮闭。坐卧当之。脑中邪风。攻于风廓。以致黑睛多痒。
而雷廓病。因失枕睡卧。或酒后行房。血脉溢满。精宣闭滞。风虚内聚上攻。故令头赤肿。
山廓病。因撞刺磕损。致令肉生两睑。翳闭双睛。若不早治。永沉昏暗。瘀血侵睛。
泽廓病。因春不宣解。冬聚阳毒。多吃脂肥。过餐热物。致令脑脂凝聚。血泪攻潮。有如雾笼
卷七十一 眼目门
肝虚眼
(附论)夫肝虚眼。其证不一。有忽然发肿者。有泪出不止者。有睛生翳晕者。有视物漠漠。不能远不足龙木论云。肝虚积热外障眼。初患之时。忽然发肿。赤涩泪出。痒痛摩隐。瞳仁黑睛。
渐生毒点歌曰。用力劳心赤痛来。睛疼怕日泪难开。有时发动有时辍。怨鬼愁神作祸灾。忽尔医生还自可。须知肝膈热劳排。急求汤药旋除去。根株莫遣脏中埋。一眼初时生作患。招呼后眼不相违。今年发动轻轻过。后岁应多转转危。药丸青葙须志服。披镰双睑血。眼中宜点朱砂
方
还晴补肝丸
治肝虚。两目昏暗。冲风泪下。
白术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决明子(微炒)芎羌活(去芦头)五味子白茯苓炒)桂(去粗皮)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镇肝丸
(出龙木方)
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堆眵多泪。
时发肿赤。或生障翳。并宜服之。
白茯苓(去皮一两)甘菊花(半两)甘草(炙各半两)地骨皮(去土半两)蔓荆子(去白皮车前子(半两)青风(去芦苗各一两)细辛水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
柏子仁丸
(出圣济总录)
治肝虚。视物漠漠。不能远见。睛轮昏暗。涩痛翳晕。时聚时散。
柏子仁(研)薏苡仁乌麻仁车前子枸杞子庵子菟丝子(酒浸别捣末各一两)蔓黄(焙)肉苁大。每服二十丸。空
龙脑青葙子丸
(出圣惠方)
治肝脏虚风。时多冷泪。眼目昏暗。
龙脑(细研)牛黄(细研)曾青(烧细研各半两)青葙子人参(去芦头)车前子白茯苓飞各一两)旋复花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瓜子散
(出千金方)
补肝。治眼漠漠不明。亦名十子散方。
冬瓜子青葙子茺蔚子枸杞子牡荆子蒺藜子菟丝子芜菁子决明子地肤子辛(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