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554 页/共 3614 页
用木炭皮为末。米饮调二钱。未下再服。至三。必效。
治误吞铁钱及骨。
古文铜钱(十数枚)入白梅(十个淹过即烂)每服一丸。如绿豆大。侵晨取流水吞下。
即吐
巧匠取喉钩方
咸平中。职方魏公潭州。有数子弟皆幼。因相戏。以一钓竿垂钩用枣作饵。登陆钩鸡雏。
一令人遍问老妇以所经历。时有一老妇。九十余岁。言亦未尝见此。切料有智识者。可出之。时本郡有一莫都料。性甚巧。可召问之。公呼老妇责之曰。吾子误吞钩。莫都料何能治之。老妇曰。闻医者意也。其莫都料曾水中打碑塔。添仰瓦。魏公大。亲属勉之曰。试询之。公遂召莫都料至。沉思久。言要得一蚕茧。及大念珠一串。公与之。莫都料遂剪茧如钱大。用物推四面令软。以油润之。仍中通一窍。先穿上钩线。次穿数珠三五枚。令儿正坐开口。渐添参量珠。捩之到喉。至系钩处。乃向项下一推。其钩向下而脱。即向上急出之。见茧钱向下。裹定钩线须而出。并无所损。魏公大喜。遂浓赠之。公曰。心明者。意必巧也。(出名医录)
治鲠以类推方
治鲠之法。皆以类推。鸬治鱼鲠。磁石治针鲠。发灰治发鲠。狸、虎治骨鲠。亦
各从其类
治蜘蛛飞丝入口
用紫苏叶。不问新旧。嚼之即愈。
治误食发。令腹有蛊。
以雄黄饵之。昔甄立言。仕唐为太常。有道人。心腹满烦。弥二岁。立言诊曰。腹有虫。
误钩吻叶与芹叶相似。误食之杀人。
用荠八两。水六升。煎取二升。为两服。解之。
又方治误吞水蛭。
(即马蝗蜞)用酒及蓝靛绞汁。月头初三四五日。空心服。
治误吞钱器物。
用韶粉一两。研细。分作二服。水调服之。食水银金化如泥者误吞金银物在腹中。服之。
令消烊出。
治误吞下钱。
上以羊胫。烧灰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
卷六十五 牙齿门
总论
夫口齿者。为脏腑之门户。呼吸之机关。纳滋味以充肠胃。通津液以润经脉。故口为脾之应灾滋蔓既深。损蠹尤甚。夫唇为飞门。齿为户门。宣发五音。摧伏诸谷。凡有病起。因口而成。
含恶气以咽津。益痰而在膈。使心胸壅滞。毒瓦斯攻蒸而熏之。焉得不损。究其病本实有般。且疳者齿龈虚软无脓血。又口者。其齿龈触着即脓血出。又口疳。其龈不触自然脓血出。又风疳者。其齿龈上。有小孔形如蜂窠之状。又齿疳其齿骨脆烂。又齿龈唇口忽变白色。或作青黑色者。是急疳之状也。死不过旬日。宜急治之。先看唇颊里有紫赤。或青黑脉处。即须针去恶血。不然烙之亦好。附齿有黄黑色物。似烂骨之状者。名为齿状。凡治齿者疳肾思大实袭虚客于不足骨髓痰。毒瓦斯风。挟热食肥甘。
疳皆其患生宿腐口。吐掌蚀。以角及桂心密。凡好患齿泽州李继之。忽患牙痛。皱眉不语。栾景先见之曰。何不乐也。曰牙痛。栾曰。曾记张戴人云。阳明经热有余也。宜大下之。乃付舟车丸七十粒。服毕。过数下。知交留饮。强饮热酒数杯。热药为酒所发。尽吐之。吐毕而痛止。李大服曰。戴人神人也。不三五日大痛。大服前药一百余粒。大下数行。乃愈。
卷六十五 牙齿门
牙齿历蠹
(附论)牙齿历蠹者。皆肾气虚弱。骨髓不固。气血衰耗不能荣满于口齿。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蠹以荣
独活丸
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
独活防风(去芦头)芎细辛当归沉香干生地黄(各一两)鸡舌香零陵香川
谷精草散
治牙齿历蠹。
谷精草(一两烧灰)马齿苋(半两干者)甜芜菁苗(半两)川升麻(半两)白矾(一分烧灰)研令匀。
每用
皂盐散
(出圣济总录)
治牙齿历蠹。黯黑。
皂荚(一挺酥炙去皮子)盐花槐皮(各半两)升麻白矾(熬令汁枯)甘松香细辛(去
升麻散
(出圣济总录)
治牙齿历蠹黯黑。
槐枝皮(半两)升麻(半两)白附子(炮)密陀僧()露蜂房(各一分)上为细散。
入地
黄丹散
治牙齿历蠹色黑。
黄丹(半两)白矾(一两)川升麻(一分末)细辛(一分末)麝香(一钱细研)上先研白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