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519 页/共 3614 页

(出圣惠方)   治咽喉中生痈疮肿痛。   犀角屑(一两)玄参(三分)黄(一两锉)黄芩(三分)络石(三分)败酱(三分)白蔹一中盏。   煎   治咽喉猝生痈肿。饮食不通方。   (出圣惠方)用烧秤锤令赤。纳一盏醋中。令沸止。饮之。一方用酒。   治悬痈肿胀长数寸。随喉出入不得食方。   令病患大开口。以箸按舌下。烧小烙针于竹管中烙。即愈。少根不尽。渐更烙之。即以盐涂   硼砂散   (出圣惠方)   治悬痈肿痛。   硼砂(别研)马牙硝(枯)滑石寒水石(以上各二钱)脑子(别研一钱)白矾〔枯一钱(分)半〕上研令极细。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铅霜散   (出圣惠方)   治悬痈肿胀疼痛。   铅霜(一分)甘草(一分半生半熟捣罗为末)上都研为散。每服以绵裹半钱。含咽津。   瘥。   治悬痈。咽中生息肉舌肿方。   日初出。向日张口。使妇人用左裙。裙住其头上七下。瘥。   治喉内生痈   (出经验良方)用五倍子为末。入白僵蚕、甘草为末。用白梅肉为丸。噙化。其痈自破。   治喉痈卒肿方   (出圣惠方)用薏苡仁。吞二枚即瘥。一方用一两。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顿服之。   治悬痈卒肿   (出圣惠方)用砂二(半)钱。绵裹含咽津。瘥。   帝钟风。即喉间帝钟长肿。有长数寸者。   用食盐过。鸦毛蘸下即消。不须针破。破则伤人。一方绵裹箸头。拄盐揩。日六七度易。   圣烟筒治悬痈肿胀。肿闭塞。急令开口。看有蛾无蛾。若有。须是针破方可。若   望不见。以蓖麻子打碎。用纸卷作筒。一头烧烟起。竟以烟熏咽喉内。自然可开。才   望见。即以三棱针刺破。出紫血半盏许。便愈。其有贵宦之家。不容用针者。则惑之曰   。用笔蘸药。先以针安笔心内刺之。一方。用巴豆根据前法烧熏。或只以蓖麻子、巴豆二   药。榨油在纸上。作纸捻   治咽喉间生肉层层相叠。渐渐肿起不痛。多日乃有窍子。臭气自出。遂进食饮。   (传信适用用臭橘叶煎汤。连服愈。   油膏治咽喉生痈。药不下。及喉闭等证。   生麻油(半斤皂角拾梃用生绢滤去滓)上灌此麻油。实时疮穿。脓血吐出而愈。   治喉痈方   杨立之。自广府通判归楚州。喉间生痈。既肿溃而脓血流注。晓夕不止。寝食俱废。医者束之矣喉则屏去无害。遂食之。殊为甘香。稍复加益至半斤许。痛处已宽。满一斤始觉味辛辣。脓血顿尽。粥HT入口了无滞碍。明日招吉老谢而问之。对曰。君居南方。多食鹧鸪。此禽好啖半夏。久而毒发。故以姜治之。今病源已清。无服他药。予记唐小说载崔魏公暴亡。医梁新。   诊之曰。中食毒。仆曰。常好食竹鸡。梁曰。竹鸡多食半夏苗。盖其毒也。命捩生姜汁。   拆   治喉痛方   以山豆根。常常含咽津。   治肉蛾喉痹。   用白矾半两飞过。入半碗沸汤调。通口服之。血胞随手自消。若经少时。变作血脓。难医。   半夏浓朴汤治咽中如炙肉脔。   半夏〔三(五)两〕浓朴(三两)茯苓(四两)紫苏叶(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   水二   雄黄散治咽漏疮。初生结喉上。如痈肿。破后有眼子。   雄黄密陀僧〔各一(分)钱〕腻粉〔三钱(匕)〕麝香(一字)上研为细末。   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