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488 页/共 3614 页
硫黄(细研)蜗牛壳(自死干枯小者为上净去泥土)木香杏仁(去皮尖研如膏)朱粉(各半钱)上为末。入杏仁朱粉硫黄。都研令匀。以腊日面脂调如稀膏。每夜欲卧时。以淡浆
治酒鼻。
生硫黄(三钱)黄连白矾乳香(各一钱半)轻粉(半钱)上为细末。用唾津蘸药搽之。一日二次涂。须去赤为度。神效。
白附子散
(出圣惠方)
治肺脏风毒。及酒痒发歇无定。
白附子细辛(各一两)木香白豉(各半两)麝香(一分细研)上为末。入麝香研匀。水
治鼻。
蒺藜子栀子仁豉(各一升)木兰皮(半斤一本无)上为末。以酢浆水和。如泥夜敷之。
粉黄膏治肺热。鼻发赤瘰。俗为酒。
硫黄(一分为末)轻粉乌头尖(各少许为末)萝卜(切去盖剜作瓮子入硫黄在内以竹针盖定安正火煨一宿取出研细为末少许)上研匀。以面油调。临卧时敷。早晚洗去。以酥调尤佳。
又方
乳香硫黄细辛轻粉(等分)上为细末。用水调敷。
治酒鼻。并鼻上赘肉。及面上雀子斑等疾。亦可点痣。
黄丹(五文)砂(三十文研极细)饼药(五十文罐子盛)巴豆(十个去壳膜纸裹压去油)鼻用鸡毛扫在红处。一日一次。上药追出毒物。病退即止。次服消风散、桦皮散之类五七贴。雀子斑。用小竹棒儿挑药点患处。才觉微肿即洗去。不洗去恐力太猛。
赵君猷抚干所传云。二卿赵再可。知湖州时。与一诗僧相浓。而僧患酒。鼻端生赤赘数枚。大者如橘。小者如梅李。下垂过口。饮食言语皆所妨废。良自厌恶之。郡有一小兵。
事刀镊。人但闻其善取靥。诚不知其能治酒也。一旦自言于僧。请医此疾。即以药敷之。
凡半月余。每日取恶物如脓血。自皮肤出者甚多。其赘后悉成痂落去。鼻面莹然。遂以十千为谢。且语二卿。俾直斋
治赤鼻。及诸般面上风疮。
大枫油(五十文)草乌头(一个)轻粉麝香(各一百文)上将草乌头为末。入油内熬令匀。取出少时后。入轻粉、麝香。先令研细。打和得所。频频用少许。以手涂擦患处令热。
旬
又方治肺风酒鼻。
明矾明硫黄(用红色者)好片脑(少许与二药同研)上等分。研为细末。以指蘸药搽患处。
治酒鼻。及妇人鼻上生黑粉刺者。
生硫黄(半两)杏仁(二钱半)轻粉(一钱)上为细末。用饼药调。卧时涂上。
早则洗去。数次绝根。
又方治肺风酒鼻。
生硫黄乳香白矾(生用各等分)上研如粉。每用手指微抓动患处。以药搽之。不月余必愈。
治赤鼻
石亭脂蝉蜕白矾上各等分为末。入松香为细末。用青葱叶盛贮。用黄皮汤就煮数沸取出。待冷碾细。入轻粉和匀。香油调敷。
槟榔散治鼻头赤。
鸡心槟榔舶上硫黄(等分)片脑(少许)上为细末。用浆绢帛包裹。时时于鼻上搽磨。
鼻
又方
枇杷叶(一两去毛阴干新者佳)栀子(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温酒调下。
早晨服。先去左边。临卧服去右边。效如神。
疗治酒鼻
(一名凌霄花散)
人服之屡效。但药性差寒。须量虚实。
凌霄花山栀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二)钱。食后茶调下。日进三服。一方亦治鼻赤。(临川曾景仁。尝苦是疾。一日得此方于都下一异人。不三次。遂去根本。赵太叔亲服见效。)
治鼻赤风诗曰。肺风鼻赤最难医。我有良方付与伊芳。但有硫黄为细末。茄汁调涂
始是奇。
(澹寮方不用茄汁冷水调敷鼻上夜间用敷免妨人也)
又方
上用消风散。何首乌散。各五贴和一处。用茶清或酒送下苦参丸。不拘时服。忌早酒一月。
五风散
(出海上方)
治酒鼻。
上用小乌沉汤五贴。小消风散五贴和匀。以汤点服。
栀子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