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481 页/共 3614 页

(出圣惠方)用釜底墨。细筛水服之。三五日瘥。   轻黄散   (出卫生宝鉴方)   治鼻中息肉。   轻粉(一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一分)雌黄(半两)麝香(少许)上件四味。   净乳钵内先研杏仁如泥。腻粉、雌黄、麝香、同研极细匀。磁合子合定。每有患者。不问年深日   雄黄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鼻痔。   雄黄北细辛(各一钱)麝香(少许)上三味为末。嗅入鼻中。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用人中白。新瓦上火逼。以温汤调服。即止。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用好香墨浓研。点入鼻中。   郁金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鼻中息肉。   郁金猪牙皂角〔各一(二)两〕上用水同浸一宿。火煮透郁金烂为度。去皂角留郁金焙干。次用北细辛半两同为末。入麝香、砂各一钱或半钱拌匀。炼蜜为丸。如茶子大。   食后煎茶下十丸。   治鼻内生息肉。   (出朱氏集验方)狗头骨(化灰)砂(加少许)每朝嗅半钱。息肉化为水。   治鼻中息肉铃。   上用丁香末。以绵包内鼻中。   卷五十六 鼻门   鼻痛(附论)   夫九窍气所通也。或塞之。斯痛矣。况鼻之为窍。肺气所恃出纳。若肺气受风邪。与正气相搏。热气加之。不得宣通。则为出纳者窒矣。其窍既窒。而气之鼓作无已。所以干燥而痛也。   方   五参散治风热壅塞。鼻干痛。脑闷头重。不知香臭。   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山芋茯神(去木各一两半)独活(去芦头)细辛(去苗两一分)山茱萸   没药散   (出圣惠方)   治风冷搏于肺脏。上攻于鼻。则令鼻痛。   没药(研一分)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干蝎(去头足炒)天南星(炮)雄黄(别研)当丁香(炒)匕。温酒调下   羚羊角汤治肺风。面色干白。鼻燥塞痛。   羚羊角(镑)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细辛(去苗叶)麻黄(去根节)防风(去芦)防己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白藓皮汤治肺受风。面色枯白。颊时赤。皮肤干燥。鼻塞干痛。此为虚风。   白藓皮麦门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白芷(各一两半)桑白皮(切)石膏(碎各二两)细辛(去苗叶)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半)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   水三盏。煮大豆三合。取汁一盏。去豆下药。煎至七分去滓。早晚食后。临卧温服。   秦艽汤治因高声呼吸冷风。或因哀哭伤气。或饮食热气所冲。皆致伤肺。使气喘   促。皮肤风痒。四肢酸疼。鼻塞干痛。   秦艽(去苗土)石膏(碎)甘草(炙)桑根白皮(锉)升麻大黄(锉炒各一两)枳壳(去分。   去   桑白皮汤治肺壅气促。四肢酸疼。鼻塞及痛。   桑根白皮(切)升麻甘草(炙)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各一两半)石膏(碎)葛根(后。   临卧温服。   治鼻壅塞。   全蝎(四个去头足)川芎(二两)灯心(二钱)乳香(半钱)上为末。用纸捻子。临睡蘸药   治鼻塞。眼昏疼痛。脑闷。   (出圣惠方)用苦葫芦子。碎以醇酒半升浸之。夏一日。冬七日。少少纳鼻中。一方。用童子小便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