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468 页/共 3614 页

用地龙一条。盛在白葱管内。当门挂阴干。同麝香少许。研为细散。掺在耳内。   治耳聋有脓。   (出千金方)捣桂和鲤鱼脑纳耳中。不过三四度瘥。   竹蛀屑方   (出朱氏集验方)   治耳内出脓。不拘男子妇人小儿皆可用之。效。   以竹蛀屑。入麝香少许。用杖子缴入耳中。或加胚子即胭脂膏少许。一方白矾为末同吹。   治耳疮黄脓出。   (出经效济世方)上烧白矾灰。研胡桃油调涂。   抵圣散   (出疮科精要方)   治耳中脓。经年不愈。及驴涎马汁。攻疮疡骨疸疳   等疮。   白矾灰(一两)乌鱼骨(三钱)干胭脂轻粉(各一钱)乳香(一钱另研)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或掺或。以膏贴之。如有耳脓者。用一字耳中。   治耳出脓水不止。俗呼油耳。   (出本事方)上白矾烧烟。熏耳中令知。耳孔内知暖。虫自出妙。   麝红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脓耳。定疼痛。   蝎尾(七枚去毒焙干取末)麝香(半钱别研)上件并研令匀。每用以斡耳子。挑少许入耳中。日夜三四次用之。   治脓耳。   上用枣木内蛀虫屎。研入麝香少许。先以绵杖子捻干。吹药入耳。   卷五十五 耳门   耳内生疮(附论)   夫足少阴为肾之经。经虚则风热邪气乘之。与津液相搏。故耳内生疮。世俗治耳疮。多以敷掺塞耳等药。以谓邪气出外。专为外医。殊不知服药以治肾经之为善也。   方   菖蒲汤治耳内生疮。   (方见黄汤)   治冻耳成疮。   (出圣惠方)柏叶〔二(三)两微炙为末〕杏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研成膏)乱发(两鸡子大)盐(半两下乱发。   以香、黄蜡等。搅令稀稠得所。于瓷器中盛。以鹅翎旋取涂之。   蛇床子膏治耳生疮湿痒。效。   蛇床子枯白矾五倍子海桐皮舶上硫黄海螵蛸雄黄(少许)雌黄(少许)松香枣儿(烧灰存性)上各等分。为细末。用轻粉清油调敷疮上。一方无雌黄。   香脂膏治米疽生耳中。连头肿疼不可忍。   郁金地骨皮〔各一两(分)〕矾石〔一两(钱)研〕龙脑(半钱研)上为细末。   用腊月猪脂油调涂之。若用鼠脑调。更佳。   曾青散   (出海上方)   治耳有恶疮。   雄黄(三分)曾青〔半分(两)〕黄芩(一分)上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   有汁出。即以绵子捻干用之。   大黄散   (出圣惠方)   治耳有恶疮。塞耳。   大黄(半两)黄连(去须)龙骨〔各一两(分)〕上为细散。每用少许。绵裹枣核大。   塞耳中。   黄连散   (出圣惠方)   治耳有恶疮。   黄连(去须半两)矾石(三分烧汁尽研)上捣研为细散。每以散少许。绵裹纳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