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95 页/共 3614 页
贴
治痰厥头痛。及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
(出圣惠方)以梅实十个。纳盐二钱。酒一中盏。合煎七分。去滓。非时温服。吐即住。乌梅亦可。
山芋丸治厥逆头痛。及齿痛骨寒。
山芋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研)白茯苓(去粗皮)五味子磁石(醋淬五七遍)熟前温
附子汤治风寒内着骨髓。上连于脑。头痛齿痛。
附子(炮裂去皮脐)桂(去粗皮)五味子白茯苓(去黑皮)石膏()人参补骨脂(炒
椒附丸治厥逆头痛。齿痛骨寒。
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木香(炮)细辛(去苗叶各半两)
三五七散
(一名大三五七散)
治厥逆头痛。
(方见大三五七散)
半夏白术天麻汤
(出试效方)丁未十月中。范天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因乘寒出外晚减。
涌如在风云中。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先师料前证是胃气已损。复下两次。重虚脾胃。病名曰痰厥头痛。与半夏白术天麻汤治之。再服而愈。
天麻(半钱)半夏(一钱半)黄(半钱)人参(半钱)白术(一钱)苍术橘皮泽泻此头痛苦甚。为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其补茯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寒。酒制。以疗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上件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带热服之。
石膏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痰热蓄于胸中。呕吐。上热头痛。
石膏(一两研)天麻防风(去芦)大青白附子僵蚕(去丝嘴炒令赤)羌活(以上各用药。
杵一
八风丹
(出杨氏家藏方)
治体虚有风痰壅盛。头目昏重。口眼牵引。面若虫
行。及瘫缓诸风附子(去皮脐)川乌头(去皮脐炙)草乌头(去皮尖)白附子半夏天南星香白芷天两别研)上件并为细末。入白面五两。一处研匀。水和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二丸。阴干。每服一丸。
十珍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诸风掉眩。痰厥头旋。项背拘急。肢体疼痛。麻木
不仁。
草乌头(八两一半生去皮脐尖一半炮)天南星(五两三钱河水浸三日炮)缩砂仁(二两)肉黄(一
拒风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风虚痰厥。头痛眩晕。如在舟车之上。
天南星(二两炮)半夏(二两浸洗七次切焙)本(去土)细辛(去叶土)防风(去芦头)煮面糊为丸。
荜茇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年深头风。痰厥呕吐。恶闻人声。头不能举。目不
能开。
荜茇(不以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茶清调下。仍搐少许鼻中。食后。
大芎辛汤
(出如宜方)
治气虚痰饮。肾气诸厥头痛。及头晕举头似屋宇旋转。
如在舟中。此附子乌头天南星干姜(炮)川芎细辛甘草(各等分)上件咀。以姜五片。
茶芽下。
黑锡
卷四十八 头门
头风白屑(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