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61 页/共 3614 页
治偏正头风。诸药不愈者。宜服此。
香白芷(二两半炒)川芎(一两锉炒)甘草(一两锉炒)川乌头(半两炮锉)上四味。
捣罗切。
卷四十五 头门
头面风(附论)
方书所谓头面风者。即眩晕是也。然眩晕既涉三因。不专为头面风者。如重伤风寒暑湿。
在属外所因。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使人眩晕呕吐。眉目疼痛。眼不得开。属内所因。或饮食饥饱甜腻所伤。房劳过度。下虚上实。拔牙金疮。吐衄便利。去血过多。及妇人崩伤。皆能眩晕。眼花屋转。起则眩倒。属不内外因。头面风者。由体虚之人。阳脉为风所乘也。诸阳之经。皆上走于头面。若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疏。而受风邪。谓之首风。其状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又新沐未干。不可便卧。使头重身热。或烦闷。又夏月露下卧。露坠面上。令面皮浓。成疮癣。作面风也。
方
巴戟天散
(出圣济总录)
治头面游风。
巴戟天(去心二两)菊花(择)芎干姜(炮)防风(去叉)石南叶白术乌头(炮裂芋人参(去羌活(去芦头)加至二钱。食前。温酒调下。日再。
入顶散
(出千金方)
治头面胀。满。脑螈偏枯。发作有时。状如刀刺。失声
音。酸疼。面目山茱萸芎防风独活(各一两)细辛薯蓣莽草白术牛膝石南甘草(各一筛。酒服
甘菊花丸
(出圣惠方)
治头面风。皮肤痹痒。肢节疼痛。头目不利。项强耳
聋。
甘菊花(三分)人参(三分去芦头)当归(三分)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山(半两)白蒺辛(半两)酒下二十
菊花散
(出千金方)
治头面游风。
菊花(一两)细辛附子桂心干姜巴戟人参天雄石南茯苓秦艽防风(各匕。
日三
乌蛇散
(出圣惠方)
治毒风上攻。头面赤热。或生细疮。皮肤瘙痒。心神烦
躁。
乌蛇肉(二两酒浸炙微黄)羚羊角屑(三分)人参(三分去芦头)赤茯苓(三分)沙参(三刺〕白藓黄(三分锉微
羌活汤
(出圣济总录)
治头面风。恶风多汗。头痛身热。
羌活(去芦头)人参蔓荆实(去皮)菊花石膏白术前胡(去芦头)防风(去叉)地骨皮芎枳壳(去瓤麸炒)荆芥穗桔梗(炒)白茯苓(去黑皮)麻黄(去根节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薄荷五叶。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一方入甘
羌活汤
(出圣济总录)
治头面诸风。
羌活(去芦头)黄连(去须)桂(去粗皮)羚羊角(镑)枳壳(去瓤麸炒)萆白术(各(去黑心)入生姜半分
羌活汤治头面风。头目昏眩。筋脉拘急。痰涎壅滞。肢节烦痛。
麻黄汤
(出圣济总录)
治头面风。面热烦躁。皮肉如乱针刺痛。
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桔梗(去芦头)秦艽(去苗叶)薄荷叶牡丹(去浸去滑半分滓。
食
山茱萸散
(出圣惠方)
治头面风。皮肤瘙痒。心膈烦闷。目眩头疼。
山茱萸(半两)甘菊花(半两)荆芥穗(半两)秦艽(三分去苗)芎(一两)茯神(三分)蔓荆子(三分)山栀子(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汉防己(半两)本(三分)甘草(半两不拘时候
白蒺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