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6 页/共 3614 页
(方见泻痢门)(案原方:荜茇。肉桂各四两。干姜炮。高良姜各六两。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
四逆汤
(方见伤寒门)(案原方: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干姜一两半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上三上此内有寒热之大略也。若外有寒热者。当求别法。
卷四十三 三焦腑门
三焦实热(附论)
上焦在心下。其气起于胃上口并咽贯膈。有热则喉舌干燥。口气秽浊面赤。胸膈否满之病生上目又下焦如渎。司决壅也。其气。实而有热。则津液内燥。传导不利。由是有气逆便难。胃胀呕哕之证。
方
润焦汤(出三因方)治三焦实热。目锐急痛。腰胁热。脊背连膻中烦闷。饮食未定。
头面地骨皮半夏(汤洗七次)柴胡(去土苗)泽泻(各五两)茯苓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去滓。
犀角丸治三焦邪热。一切风气。又治风盛痰实。头目昏重。肢体拘急。肠胃燥
涩。大小便犀角黄连(各一两)人参黑牵牛(各二两)大黄(八两)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
三黄丸
(出三因方)
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
痛。口舌生疮
脏俱热。即生疡疖
胜冰丹
(出和剂方)
治三焦壅盛。上冲头。目赤热疼痛。口舌生疮。咽喉不
利。咽物有碍。
白药子(一两半)山豆根红内消黄药子甘草(炙)黄连〔各三(二)两〕麝香(另研)蜜丸。
三黄汤
(出直指方)
治积热蕴隆。三焦皆热。大小便闭。
黄连(去须)黄芩大黄(等分湿纸煨)上锉细。每服三钱。姜三片。慢火略煎。
食后服。
清气散
(出本事方)
调营卫。顺三焦。治风壅。消痰涎。退烦热。
前胡柴胡(去芦)川芎枳壳白术青皮羌活独活甘草(炙)茯苓(去皮)人参(去桔梗
牛黄散
(出济生拔萃)
治上焦热。脏腑秘结。
大黄(一两)白牵牛(头末五钱)上为细末。有厥冷用酒下三钱。无厥冷而手足烦者。
蜜汤
大三黄丸
(出危氏方)
治上焦壅热。咽喉肿闭。心膈烦躁。小便赤涩口舌生
疮。目赤睛疼。
大黄黄连皮山豆根黄芩(各四钱)滑石(二钱)黄柏(四钱)硼砂〔三(二)钱〕脑服一丸
治上焦虚热口干。头顶烦热
(出圣惠方)龙胆(三钱去芦头)茅根(一两半锉)麦门冬(去心)玄参栀子仁木通(锉)赤芍药(半合
治上焦虚热。咽干口苦。不欲饮食
(出圣惠方)赤茯苓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生地黄(二两)上四味。捣三味为散。入
菊花散
(出圣惠方)
治上焦壅滞。头面风热。
甘菊花(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犀角屑(半两)甘屑(半两)蔓荆子(半两)川升麻(半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