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53 页/共 3614 页

羌活散治四时伤寒头痛。鼻塞或流清涕。项背拘急。恶风自汗。   柴胡(四两)白芷(一两)川芎(一两)本(一两)桔梗(五钱)甘草(五钱)独活(五钱)羌活(五钱)上咀。每服三钱。水一钟半。葱、姜煎至七分。热服。   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日。   用黄丹涂身令遍。向火坐令汗出。   治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   取生荷根叶。合捣绞汁。服三四升。   山茵陈散治时行身热头痛。四肢疼痛。   山茵陈(四两)石膏(一两碎研)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作片炒三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匕。热葱茶清调下。连并三服。衣覆取汗。   五解汤治时气头痛。五心烦热。语言狂乱。   麻黄(去根节煎去沫二两)越桃(一半生一半炒)白术桔梗(炒)石膏(研)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生姜三片。豉七粒。葱白一寸。   薄荷五叶。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欲出汗。并煎两服。衣被盖覆瘥。   茵陈麻黄散治时气头痛壮热。或暑毒伏心。状如疟疾。   山茵陈(四两)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五两)石膏(碎一两)苍术(水浸去粗皮二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二两)上为细散。每服二钱匕。点茶调下。如狂言热燥。沙糖冷水调下。   麻黄大黄散治时气头痛壮热。三日内宜服。   麻黄(去根节一两)大黄(锉五钱)桂(去粗皮五钱)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五钱)干姜(半两炮)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暖酒调下。衣被盖取汗。   石膏汤治时行疫疠病。壮热头痛。唇干。   石膏(碎一两)葛根(锉三分)芍药(五钱)贝母(五钱)百合(五钱)升麻(半两)栀子仁(一分)甘草(炙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豆豉五十粒。葱白三寸。   同煎一盏。去滓。温服。   豉尿汤治天行热气头痛。骨肉酸疼。壮热等疾。若初病一日在毛发。二日在皮肤   。三日在肌肉。必未得汗利。且宜进此汤。   豉(一升)葱白(切一升)小便(三升童子者为佳)上先熬豉及葱白令相得。则投小便煮取一升。澄清。及热顿服。或汗或利。但得则瘥。如未歇。根据前更进一剂。频用有效。   如不除。进柴胡汤。   麻黄(陈者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柴胡(三两)黄芩(三两)干葛(三两)石膏(五两碎绵裹)豉(七合绵裹三沸)葱白根(切一升勿令有青夏青即热白即冷一作桑根皮)上切。以水九升。宿渍药。明旦先煮麻黄令沸。掠去上沫。然后并诸药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服别相去三食顷久。覆取汗。汗出以粉拭之。恶寒多。加桂心一两。忌海藻、菘菜等。   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及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   取葱白连根叶和捣三升许。和真丹一两。水一升。合煮绞取汁。顿服之。得吐便瘥。若重。再作一升尽服。浓覆取汗。即瘥。   又方   用小蒜一升。捣取汁三合。顿服之。不过再作便瘥。   又方   用乌梅二七枚。盐五合。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神明白术散   (出活人书)   治瘟疫病。头痛壮热。恶寒不解。   白术(锉炒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桔梗(一两)细辛(去苗叶一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四两)上为散。以绢囊盛。带之。居闾皆无病。有病疫疠者。温酒服方寸匕。覆取汗。或得吐即瘥。若经三四日。抄三钱。以水二盏。煎一盏半。去滓。分温三服。   治时气头痛壮热。   (方见时气一日头痛壮热方)   卷一百四十八 时气门   时气谵语   (附论)夫时气热毒攻心。则心神烦乱。阳气大盛。遂谵言目赤。心烦不得睡卧。精神惊悸。言语失常。毒瓦斯不除。阳中结燥。其脉洪数者。是其候也。   方   秦艽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躁闷谵言。口舌干渴不止。   秦艽(去苗)黄芩木通(锉)犀角屑麦门冬(去心)玄参蓝叶栀子仁桔梗(去苗头各一分)甘草(炙微赤锉三分)赤芍药(三分)   白藓皮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大热。闷乱谵语。   白藓皮(一两)犀角屑(一两)川升麻(一两)大青(一两)甘草(一两炙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谵语欲走   (出圣惠方)生鸡子白(一枚)川芒硝(一两细研)生甘草末(一钱)上以井花水一中盏。搅令匀。   吹去沫。不计时候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