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047 页/共 3614 页

遂   顽麻。口眼斜。痰涎壅塞。及一切风。他药所不能疗者。小儿惊风。大人头风洗头风   。妇人血风。治一切风涎为患。及中风偏废之疾。常服悉有功效。咳嗽痰实。咽喉作声   。老人小儿皆宜服之。   半夏(白好者清水浸洗过七两生用)川乌头(去皮脐生用半两)南星(生用三两)白附子(生用二两)上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   再入绢袋摆尽为度。放瓷盆中。日晒。夜露。至晓弃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再换新水搅。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候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初服五丸。加至十(五)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如瘫痪风。以温酒下二十丸。日三服。至二日后浴当有汗。便能舒展。服经三五日呵欠是应。常服十粒以来。   永无风痰隔壅之患。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两三丸。一方治酒家痰壅项肿。白丸子二钱研末。   白豆蔻、缩砂煎汤调下。吐痰立愈。自后二陈汤加荆芥服。一方加朱砂为衣。大有神效。仍嚼苏合香丸为尤妙。此药太平兴国间制圣惠方。彼时黄榜散天下。召诸家方书。青书贡此方。   其法制度。以水浸经日。恐人一时服之被麻。所以如此浸洗。但药力被浸出全无功。余家治病修合。只如此方修制。服之极有效。   百全丸   (出御药院方)   流行经络。开发郁滞。   何首乌(雄各六两半)天南星(二两半生用生姜二两半制)白附子(微炮二两半)黄丹(炒三两入面内打为糊)上除黄丹外为末。用白面二两半。醋调黄丹为糊。和有色为度。   丸   通顶散   (出儒门事亲)   治诸风疾。   石膏川芎瓜蒂(各等分)藜芦(少许)上为细末。鼻内之。   三黄汤   (出千金方)   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不欲饮   食。   兼治贼风偏猥腿风。半身不遂。失不语。   麻黄(去节汤泡一分)黄(半两)黄芩(三分)独活(一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取汗为效。心热加大黄半两。胀满加枳实一分。气逆加人参三分。心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寒加附子一枚。炮熟入。一方有细辛。   四宝丹治男女一切风疾。   金毛狗脊(盐泥固济火红去毛用肉出火气锉)萆苏木节川乌头(生用)上各等分为细末。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   皂角丸治一切中风及瘫痪。口眼斜。一切风疾。   (出本事方)皂角(三梃刮去黑皮并子一茎酒浸一茎烧过存性一茎炙黄)黑牵牛(三两)何首乌(十二两)薄荷(三两)上将皂角为末。入水得其中。熬成膏。却入后三味。捣一二千杵。   为丸如梧桐子大。酒茶任意下。不拘时。每服二、三十丸。   治洗风及治筋骨挛急。   秫米(一石)曲(三斤)地黄(一斤)茵陈蒿(一斤)上炙令黄。一根据酿酒法服之。   牛蒡酒疗一切风。乃至十年二十年不瘥者。   牛蒡根(细切一升一钱用子)生地黄(细切)牛膝(细切)枸杞子(微碎各三升)上取无灰酒三升渍药。以疏绢袋盛之。春夏一七日。秋冬二七日。每服皆须在空腹服。仍须稍稍令有酒色。   糯米酿酒法治诸风。   糯米(一斗)曲(一升半)防风(半斤切)苍耳子(三升)上以水八升。煎取六升。米、曲一时拌于瓷器中盛。暖着一周时即热。若须重酿任情。觉冷加五味子一升。   百灵藤煎治一切风。   用百灵藤五斤细锉。以水三斗。慢火煎至五升。去滓。别于净锅中慢火煎成膏。以瓷器密盛。每服以温酒调下一茶匙。日三服。   不老丹治一切诸风。常服乌髭注颜。明目延年。   苍术(四斤米泔浸软竹刀刮去皮切作片子一斤用花椒三两炒黄去花椒一斤用盐三两炒黄去盐一斤用好酿酒一升煮令泣尽一斤用好醋一升煮泣尽)何首乌(二斤米泔浸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三升干枣二升上放何首乌更铺枣二升黑豆三升用冷单覆着上用盆合定候其黑豆与枣香熟却然后取出豆枣不用)地骨皮(去粗皮秤二斤)上于石臼内捣为细末。候有椹汁。搜和如软面剂相似。瓷盆内按平。上更用椹汁。药上高三指。用纱绵帛覆护之。昼取太阳。夜取太阴。候干。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六十丸。   忌   三倍汤治风消痰。理手足战掉。去诸风极效。   (方见小省风汤)   仙桃丸治男女手足麻痹。时发疼痛。腰膝气闭作痛不止。或冷地冰身。血气不运   。打扑闪肭。痛不可忍。及瘫痪等疾。   生川乌(三两不去皮脐)五灵脂(四两)威灵仙(五两)上各洗焙。同研为末。   以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粒。加至十粒。盐汤吞下。妇人当归醋汤吞下。空心服。病甚者加至十五粒。忌茶。此药予家常用。其效如神。   雄黄救命丹   (一名解毒雄黄丸)   治中风卒然倒仆。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