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 第 49 页/共 110 页

东人呼为山姜,南人呼为美草,根似杜若,亦似高良姜。腹中冷痛,煮服甚效;作丸散服之,辟谷止饥。近有人从南还,遂用此术与人断谷,皆得半年百日不饥不瘦,但志浅嗜深,不花赤色,殊辛美,子状如豆蔻。此旋花之名,即是其花也,今山东甚多。   〔谨案〕此即生平泽,旋 是也。其根似筋,故一名筋根。旋花,陶所说真山姜尔。   陶复于下品旋 注中云:此根出河南,北国来,根似芎 ,惟膏中用。今复道似高良姜,二说自相矛盾。且此根味甘,山姜味辛,都非此类。其旋 膏疗风,逐水止用花,言根亦无妨,然不可以杜若乱之也。又将旋 花名金沸,作此别名非也。《别录》云:根,主续筋也。   卷第七   白兔藿   味苦,平,无毒。主蛇虺、蜂虿、 狗、菜肉、蛊毒,鬼疰,风疰,诸大毒不可入口者,皆着痛上,立消。毒入腹者,煮饮之即解。一名白葛。生交州山谷。   人不复用,殊不可解,都不闻有识之者,想当似葛尔,须别广访交州人,未得委悉。   〔谨案〕此草,荆、襄间山谷大有,苗似萝摩,叶圆浓,茎俱有白毛,与众草异。蔓生,山南俗谓之白葛,用疗毒有效。而交广又有白花藤,生叶似女贞,茎叶俱无毛,花白,根似野葛,云大疗毒。而交州用根,不用苗,则非藿也。用叶苗者,真矣。二物所疗,并如经说,各自一物,下条载白花藤也。   卷第七   鬼督邮   味辛、苦、平、无毒。主鬼疰,卒忤,中恶,心腹邪气,百精毒,温疟,疫疾,强腰脚,益膂力。一名独摇草。苗唯一茎,叶生茎端若伞,根如牛膝而细黑。所在有之,有必丛生。今人以徐长卿代之,非也。   (新附)   卷第七   白花藤   味苦、寒、无毒。主解诸药、菜、肉中毒,酒渍服之,主虚劳风热。生岭南、交州、广川平泽。苗似野葛,而白花,根皮浓肉白,其骨柔于野葛。(新附)   卷第八   当归   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恶 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多根枝而细。历阳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方家有云真当归,正谓此,有好恶故也。   俗用甚多。道方时须尔。   〔谨案〕当归苗,有二种于内:一种似大叶芎 ,一种似细叶芎,惟茎叶卑下于芎 也。   今出当州、宕州是马尾当归,蚕不复用。陶称历阳者,是蚕头当归也。   卷第八   秦艽   味苦、辛,平、微温,无毒。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生飞乌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菖蒲为之使。 飞乌或者地名,今出甘松、龙洞、蚕陵,长大黄白色为佳。根皆作罗文相交,中多衔土,用之熟破除去。方家多作秦胶字,与独活疗风常用,道家不须尔。   〔谨案〕今良。本作札,或作纠,作胶;正作艽也。   卷第八   黄芩   味苦,平、大寒,无毒。主诸热黄胆,肠 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伤。   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一名腐肠,一黄文,一名经芩,一名妒妇。   其子主肠 脓血。生秭归川谷及宛朐。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得浓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 、白蔹、赤小豆疗鼠;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秭归属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郁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惟取深色坚实者为好。俗〔谨案〕叶细长,两叶相对,作丛生,亦有独茎者。   今出宜州、 州、泾州者佳,兖州者大实亦好,名豚尾芩也。   卷第八   芍药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一名白木,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仓,一名 。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须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   卷第八   干姜   味辛,温、大热,无毒。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痢。   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疗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久服令眼暗。   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   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莲、天鼠粪。   干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   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谓之酿也。   卷第八   本   味辛、苦,温、微温、微寒,无毒。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疗风邪 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实主风流四肢。一名鬼卿,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