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广生集 - 第 36 页/共 48 页
(同上)
卷九 外治补遗
五汁膏
(治风痛不拘久近立时见效)姜 葱 韭 白萝卜(各五斤,打汁) 菜子(半斤,打汁) 共煎为膏,滴水成珠。外加麻油、东丹、锻石收之。
汁多加多,汁少加少,做膏药贴愈。(《单方汇编》)
卷九 外治补遗
摩腰膏
(治老人虚人,妇人带下)兼腰痛清水不臭者,虚寒者宜之附子 川乌 南星(各二钱半) 川椒 雄黄 樟脑 丁香(各一钱半) 干姜(一钱) 麝香(一分) 共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用生姜自然汁化开作糜,蘸手掌上,烘热摩腰痛处,以暖帛扎之,少顷热如火。每日饭后用一丸。(《葛可久方》)
卷九 外治补遗
摩风膏
(治风毒攻注筋骨疼痛)蓖麻子(净肉研一两) 川乌头(生,去皮五钱) 乳香(研一钱半)以猪油调膏,烘热涂患处,手心摩之,觉热如火,效,(同上)
卷九 外治补遗
雷火针(治风寒湿毒留住经络痛痒不散)
苍耳子肉(去油) 乳香 没药(各三钱) 羌活 川乌 穿山甲(土炒) 丁香 麝香 茯苓 猪苓 黑附子 泽泻大茴香 白芷 独活 广木香 肉桂(各一钱) 共研细末和匀。先将蕲艾揉绵,用纸二层,铺上捍薄,以药末掺艾上,要极密,外用乌金纸卷紧,粘固两头,线扎紧。用时以手捺患处,墨点记明,将针火上烧着,用红布二三层,铺于痛处针之。(《方钞》)
卷九 外治补遗
白秃头疮
百年屋下燕窠泥 窠研末。剃头后,麻油调搽。(《圣济方》)
卷九 外治补遗
头风塞鼻方
荜茇 细辛 为末,以猪胆汁拌,纸条蘸末塞鼻内。(《病机沙篆》)一方,用生莱菔汁,仰卧注鼻中,左注右,右注左。(同上)
卷九 外治补遗
洗眼方
桑树皮(五钱)入炉烧灰,用水一钟煎至八分,凉冷澄清,后用洗眼。一年后,瞽目可明,但须按日期煎洗,正月(初八日)、二月(初十日)、三月(初七日)、四月(初八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四日)、七月(初八日)、八月(初三日)、九月(初九日)、十月(初八日)、十一月(初十日)、十二月(十一日)、闰月(照上月)。遇洗眼日期,须斋戒,虔念:“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百遍,无不效验。(《仙方治目》)
卷九 外治补遗
飞血赤目热痛
干蓝叶切二升、车前草半两、淡竹叶切三握,水四升煎二升去滓,温温洗之,冷即换暖,以瘥为度。(《广济方》)
卷九 外治补遗
睫毛倒入
川石斛 川芎 (各等分)为末,口内含水,随左右 鼻内,日二次。(《袖珍方》)
卷九 外治补遗
明目枕
苦荞麦皮 黑豆皮 绿豆皮 决明子 野菊花 同盛作枕,至老明目。(《郑才杂兴》)
卷九 外治补遗
开瞽复明
鸡苦胆(一个),入蜜半匙,以线扎口,入猪胆内,悬檐下通风不见日处二十一日,去猪胆,留鸡胆。先用人乳点患处,使润少刻,用骨簪蘸鸡胆点上,遍身透凉,流泪出汗,二次即明。禁茶百日,以霜降后桑叶煎汤代茶。(《眼科录要》)
卷九 外治补遗
开瞽眼药
龙砂(二钱) 凤翎(一钱) 珍珠(三分) 血珀(二分) 冰片(一分二厘) 虎液(一分) 赤金(三十张)共研无声,瓷瓶收贮。用点多年瞽目、一切浓翳等症,其效如神。(同上)
卷九 外治补遗
赤肿
胡黄连浸人乳点之,小儿涂足心。(同上)
卷九 外治补遗
偷针
背上膏肓穴上有红点,用针挑破即愈。(同上)
卷九 外治补遗
昏花
用童便煎菊花,洗数次即好。(《愿济堂刊施》)
卷九 外治补遗
止眼泪
鲫鱼胆(七个),人乳(一钟)和匀,饭上蒸三次,点眼角神效。(《简易良方》)
卷九 外治补遗
暴聋
用鸡心槟榔(一个),将脐内剜一窝,如钱眼大,实以麝香,平置患耳门内,上以艾炷灸之,不过二三次即效。(《因阵方》)
卷九 外治补遗
身面疣目
七月七日,以大豆着疣上三过,使患者种豆于南向屋东头第二溜中,候豆生叶,以热汤沃,即愈。(《外台秘要 沃杀其豆》)
卷九 外治补遗
身面白丹
白瓷瓦末,和猪脂涂之。(《梅师方》)
卷九 外治补遗
身面印文
刺破,以醋调赤土敷之。干再易,以黑灭为度。(《千金方》)
卷九 外治补遗
身面疳疮
出黄汁者,葵根烧灰,和猪脂搽之。(《食疗本草》)
卷九 外治补遗
粉滓面
云母粉 杏仁(各等分) 为末,黄牛乳拌,略蒸,夜涂旦洗。(《圣济方》)
卷九 外治补遗
自刭气管未伤者
杉木皮烧灰,柿饼嚼烂,同灰捣成一处,先缝好皮,将药敷上,用男人臭裹脚布紧缚扎,勿令伤动,即瘥,屡验。(《夏氏简易方》)
卷九 外治补遗
黥刺雕青
以白马汗涂上,再以汗调水蛭涂之。(《子和方》)
卷九 外治补遗
身臂雕青
明矾 砂 龙骨(各五分) 人蛆(不拘多少)共研末。用香油一盏,煎热入药,再加黄丹熬膏,入麝香少许,用油纸摊贴,黑迹自然隐入肉内不见,食淡粥一月。(《多能集》)
卷九 外治补遗
厥逆
吴茱萸(一两)为末,以面(五钱)用水调成浓糊一般,取布如钟口大摊成膏,膏滋浓半分,贴涌泉穴内,即手足不逆。(《石室秘方》)
卷九 外治补遗
痰症
酸梅草不拘多少,阴干为末,临用醋调和,蘸笔涂舌根,痰涎流出,又涂又流,三四次愈。(《姚罗浮集验方》)
卷九 外治补遗
腰脊胀痛
芥菜子末酒调,贴之立效。(《叶氏摘元》)
卷九 外治补遗
腹中暴症
腹有物如石,刺痛啼呼,不治,至百日率)死。多取商陆根捣汁蒸之,亦可以布藉腹上,后置药,勿覆卧,冷即易,昼夜勿停。(《邵真人方》)
卷九 外治补遗
肿满
用水蓼花、皮硝、牙皂、大黄、栀子(各五钱)、生姜(十片)、葱、蒜(各七枝)、莱菔子(三钱)捣烂,作一大膏药贴脐腹,外用绵絮裹。(《卫生简易方》)一方,以田螺、大蒜、车前草和研为膏,作大饼覆脐上,使水从小便出。(《证治汇补》)
卷九 外治补遗
疠风病浴方
(即古癞风)桑枝 槐枝 桃枝 苍耳苗 鲜地骨皮 野蔷薇根 紫背萍 七味不拘多少,煎汤浸浴竟日。须择明亮无风处,七日一浴。(《滇南士司高松筠传方》)
卷九 外治补遗
擦药
治风症肿热如云,头如癣,或成块,或 疹不穿烂者,用真 油二两(煎滚黑色去渣)、大枫子(净肉一两捣)、桃仁(去皮)、杏仁(去皮尖各五钱)、水银(一钱五分,研三味内) 已上四味,候油冷未凝调和。轻粉(钱半)、樟脑(一钱),牛黄、冰片(各一分)、麝香半分,已上五味研细,候油凝捣和合好,埋土中一日夜,出火气,用指蘸擦患处,一日擦二次,十日见效。(同上)
卷九 外治补遗
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