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 第 288 页/共 309 页
头发 灶上土(各弹丸大) HT 鱼头 巴豆(各一个)上件诸药入鱼肚内,以一寸甘草塞口中, 过为末,更入腻粉,油调敷之。
《保生信效》治一切风热疮,尤治小儿头疮方。
沥青 黄蜡(各半两) 脂麻油(一两) 巴豆(十四粒)上先将沥青、黄蜡熬成汁,次入油,次入巴豆,不住搅,候巴豆焦黑即去巴豆不用,次入腻粉,秤二钱再搅极匀,放冷,敷疮上。政和改元夏,予以干至 昌,驿吏合此药治其子,目睹随手即愈。
《惠眼观证》茱萸膏 治遍身疥疮及头疮方。
茱萸(炒) 黄连(各一两) 黄蜡 松糖(各半两)上将上二味为末,将油煎黄蜡、松糖,入葱头一寸共煎,候葱头赤色取出葱头,以前二味调匀,倾出收之,如患者先以葱汤洗过,然后使之,不过三五上愈。
《张氏家传》诸小儿多害头疮,若不治长大遂成秃疮,或有终身无发者方。
上以肥珠子一两个,独子者最佳,无即不拘,存性烧灰,用油瓶底浓油脚调涂之,不过三两上,永除根本。
《庄氏家传》小儿头上肥疮方。
上以蛇床子炒焦色为末,油调敷。
《庄氏家传》小儿头疮方。
绿豆(生为末) 黄连 水银粉(少许)上为末,生麻油调敷。
《庄氏家传》又方上以鸡子壳烧灰为末,入腻粉油调敷。
《庄氏家传》又方上用野狼牙草汁洗敷妙。
《庄氏家传》又方燕窠(一个,炭火 黑色) 腻粉(少许)上研细生麻油调敷。
《庄氏家传》又方蚯蚓粪(炭火 ) 腻粉(各少许)上研细,先用甘草温水洗疮,揩干,生油调涂神妙。
《孔氏家传》小儿头疮方。
黄丹 腻粉 白胶香(等分)上为末,先洗了,用油调涂患处。
《孔氏家传》又方上以寒水石烧过,研如粉,每约寒水石半两,入腻粉三钱,水银一小块,研无星,色变青,则油调敷之妙。
《王氏手集》治小儿头疮,奶癣方。
上以马兜铃一两烧灰为末,油调,入腻粉少许同敷。
《赵氏家传》治小儿头疮方。
马兜铃 五倍子(等分)上为末,用生油调涂之。
《吉氏家传》治小儿头疮,恶疮,久不愈者方。
臭橘叶(一握,取自然汁不计多少) 黄柏(末) 五灵脂(各二钱) 轻粉(炒,一钱匕)上件为末,同橘油汁调涂疮上一时之间,用黑纸一张,掺在头上待一时取下,便有细白虫在黑纸上。
《吉氏家传》治小儿头上疮,及疳肥秃疮方。
豆豉(一合,炒焦色) 白矾(半两, ) 轻粉(一钱)上件为末,先净洗疮,削去发,用小便一盆,将秤锤烧令赤,淬入小便中令热,将洗疮及去疮上皮,血出尤妙,用软物拭干,生油调药涂之。
朱司理传治小儿经年头疮神效方。
凤尾草 猪牙皂角 穿山甲(各等分)上同入火 存性,细研,每用一钱,入轻粉一钱和匀,麻油调,先用温盐汤洗疮令净,然后涂之。
《朱氏家传》治小儿头疮方。
上用白矾一块,坯子少许,细研,带赤色,入烧绵絮一大指大,即用少许油调涂立效。
卷第三十八
秃疮第二《千金》治小儿秃头疮方。
上取雄鸡屎,陈酱汁,苦酒和,以洗疮了敷之(《千金翼》不用苦酒)。
《千金》又方上用不中水芜菁叶,烧作灰,和猪脂敷之。
陈藏器治小儿秃疮方。
上以蓝淀滓敷之。
《圣惠》治秃疮及浸淫疮方。
上以苦楝枝并皮,烧为灰,细研,如疮湿即干敷之,如疮干以猪脂调涂之。兼治小儿浸淫疮等。
《庄氏家传》:小儿秃疮方。
上以薜荔球烧灰油调敷。
《庄氏家传》又方上用蚕蛾烧灰,油调敷之妙。
《庄氏家传》大人,小儿秃疮方。
上用黄米,不计多少,用白布作小袋一个,盛贮紧实,于火内烧为灰,然后细研,用生油、腻粉调涂。
《孔氏家传》治头秃疮方。
守宫(一枚) 蛇蜕(同守宫等)上以清油煎,去二物了,以蜡收涂之绝妙。
卷第三十八
白秃疮第三《巢氏病源》小儿白秃候:白秃之候,头上白点斑剥,初似癣而上有白皮屑,久则生痂又成疮,遂至遍头。
洗刮除其痂,头皮疮孔如箸头大,里有脓汁出,不痛而有微痒时,其里有虫,甚细微难见。九虫论亦云:是蛲虫动作而成此疮,乃至自小及长大不瘥,头发秃落,故谓之白秃也。
《唐本草注》:小儿白秃疮方。
鸡窠中草 白头翁花上等分烧灰,以蜡月猪脂调涂之,仍先以酸泔洗,然后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