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类萃 - 第 36 页/共 43 页
本方加神曲、山楂肉、砂仁、木香。
温脾汤
治滞颐。涎为脾液,脾胃虚寒,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涎于颐间也。其症亦有脾热口臭,而流涎者。当分冷热调治之。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各一钱) 甘草 半夏(制) 诃子(煨) 肉蔻(各五分)生姜三片。脾寒症,加丁香、木香;脾热,加黄连、软石膏
启脾丸
(方见泄泻门) 治滞颐。
寒症,加诃子(煨)、丁香、木香;热症,加寒水石( )、胡连、黄连。
为末,蜜丸,米汤下。
下卷
五淋论
(附便浊)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为热所乘,乃煎熬而成淋也。如水煎滚则浑,火之症明矣。其名有五:一曰石淋,肾经为热所乘,化沙石从小便出,沥沥有声,茎中疼痛;二曰气淋。肾经为肺热所乘,流入膀胱,小便短涩,其痛来去,小便或赤或白,三曰血淋,心主血,心经热盛,血失其常,渗入膀胱,小便痛而尿血,四曰寒淋,先战栗而后小便方得出者是也;五曰热淋,三焦郁热,下乘于肾,流入膀胱,小便赤涩,身热而烦。淋者,淋沥而不得通利也。其症,小便引脐茎中急痛。又有儿在胎中,父母交媾,用兴阳热药,胎中受毒,生下即有此症,当用紫雪丸方效,不在五淋医治。又有小便混浊,溺出即变米泔白色,此乃饮食伤脾,热结于中,阴阳不分。宜消食清热,分利阴阳,亦不在五淋治例也。
八正散
治心蕴热,口燥咽干,目赤便涩。五淋初起,必先用此分利为主。
畜 瞿麦 滑石 山栀 木通(各一钱) 大黄(二钱) 车前子(一钱,研炒) 甘草(三分)灯心二十寸,水煎。
立效散
治沙石淋,小便淋沥,茎中疼痛。
木通 海金沙 滑石 山栀 槟榔 甘草 王不留行(各等分)胡荽二钱,水煎。寒淋,加紫苏、独活。
加味四苓散
治热淋,兼治五淋并效。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木通 生地 山栀 滑石 车前子(炒,另研为末,和服)各等分,灯心二十寸,水煎。暑月,加香薷、黄连。
清心莲子饮
治五淋,及小便混浊,男子遗精并效。
人参 黄 白茯苓 石莲肉 木通 车前子 地骨皮 黄芩(各一钱) 甘草(五分)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寸,水煎。
厘清饮
治气淋,及小便混浊。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 茯苓 白芍 黄芩 木通 麦冬 生地各等分。灯心二十寸,水煎。
金砂散
治石淋疼痛难忍。
郁金 海金砂 滑石 甘草为末。每服一二钱,灯心、木通汤下。
二仙汤
小便淋沥,腹中急痛。
冬葵子(五钱) 木通(二钱)分二剂,灯心二十寸,水煎。
葵子散
治五淋痛不可忍,及小便不通。
葵子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山栀 赤茯 桑皮(各三钱) 茅根(五钱,捣) 甘草(一钱)为末,每服二三钱,灯心汤调下。
必效饮
治症同前。
山栀 赤芍 滑石 茵陈 生地 赤茯 甘草 车前子 荆芥(各等分)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寸,水煎。气淋,加紫苏、羌活、独活、官桂(少许)。
通秘泻心汤
治血淋,及诸淋并效。
猪苓 泽泻 茯苓 木通 山栀 黄芩 畜 滑石 黄连 车前各等分。水煎,临服入发灰三分,和匀服。
尿血良方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麦冬 木通(各一钱) 甘草(三分) 豆豉(一钱五分)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寸,水煎,临服入藕汁。
又方
以下单方并治血淋。
生蒲黄 赤茯苓 生地 甘草为末,每服一二钱,人发灰,淡竹叶汤下。
单方紫苏煎汤服效。
车前叶捣汁服。
琥珀末,薄荷、灯心调下。
发灰井花水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