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秘要 - 第 15 页/共 23 页

[卷三\经来小便出白虫] 迫虫丸   麝香(五分)续随子槟榔牵牛大戟(各五分)芫花(一钱)大黄(一两)为末。面糊丸酒下。   [卷三\经来小便出白虫] 建中散   黄肉桂甘草(各五钱)白芍(一两)为末。白酒调下。   [卷三] 经来吐蛔虫   经来寒热。四体厥冷。大汗。呕吐蛔虫。痰气紧满。百死无生。不治。   [卷三] 经来潮热旬日不思饮食   经来胃气不开。不思饮食。此症以开胃为先。服鸭血酒即安。   [卷三\经来潮热旬日不思饮食] 鸭血酒   白鸭(一只用铜刀取血。)乘热调陈熟酒服。   [卷三] 室女经闭   室女月水初出血海。不识保养。将衣服用冷水洗之。水浸手足。血见冷而凝。不出血海。面多作水肿治。不效。宜通经丸。通其血则肿自消。   [卷三\室女经闭] 通经丸   三棱莪术(各五钱)川归川芎赤芍(各一两)穿山甲(六钱)芫花(四钱)刘寄奴(下。   [卷三] 血山崩   此症若初起。宜服十灰散。若久崩者。宜服鸡子汤。如小腹痛。则用加味四物汤   [卷三\血山崩] 十灰散   (宜研极细末。连灰服下。)阿胶侧柏叶(各二钱)棕艾绵绢(各一钱)胎发(三分)苎根(一钱)百草霜(烧灰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吴按〕若无胎发。可用无油头发。)   [卷三\血山崩] 鸡子汤   鸡子(或云落袋子五个)葱(三根)姜(一两)共捣烂如泥。入麻油锅内炒。酒淬去渣热服。   [卷四] 原经水不调   一由脾胃虚损。经曰二阳之病。发于心脾。夫二阳者。阳明胃经也。主纳水谷。长养气血。   乃水谷之海。气血之升。唯忧愁思虑伤心。心气受伤。脾气失养。郁而不通。腐化不行。胃虽能受。而谓长养灌溉者。安在哉。故脾胃虚弱。饮食少思。血气耗衰。斯有血枯经闭之症。盖血少色必淡。或过期始行。或数月一行矣。   一由冲任损伤。气以顺之。血以濡之。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逆。大抵妇人。情多执拗。   肝为血海。冲任之脉。冲任失守。血气妄行。或女子未及二七天癸之期。而男强与之合。或月事适未尽。而男与合。纵欲不已。皆致冲任内损。血气不固。或为崩。或为漏。有一个月再行。有未及期先行诸症。   一由脂痰凝滞。肥盛之妇。肠胃多痰。壅滞经络。或闭经带下。以上三症。皆不能孕育。   [卷四] 经水不调症   形瘦多痰多郁。血虚气热。宜四物汤合开郁二陈汤。加赤芍。黄芩。黄连。姜为引。   [卷四\经水不调症] 开郁二陈汤   苍术香附川芎(各一钱)青皮莪术槟榔(各七分)木香(五分)姜引形瘦多痰且热。此冲任受伤。宜四物汤。加人参。知母。麦冬。甘草。姜枣引。并服地黄丸冲任伤损。肾虚血少枯闭。误服辛热暖子宫药。致经不调。冲任伏火。宜四物汤。加赤芍。   草。食前服。兼服三补丸。   [卷四\经水不调症] 三补丸   黄芩黄柏(各等分俱酒炒)蜜丸白汤下。   性急多怒而妒。气血俱热。必有郁症。宜四物汤。加柴胡。酒炒黄芩。黄连。(酒炒)香附肥盛肠胃多痰。壅滞经络。闭血带下。   [卷四\经水不调症] 地骨皮汤   地骨皮当归川芎知母麦冬(各一钱)甘草(五分)空心服。   形瘦经不调。素无他症。此血热也。宜四物汤加黄芩。黄连。知母。酒炒黄柏。(各等分)丸。   [卷四] 过期经行症   情性温和有痰。此气血两虚。宜八物汤。合青皮汤。加香附。兼服苍莎丸。   [卷四\过期经行症] 苍莎丸   (香附亦名莎草根。)苍术(米汁浸炒二两)香附(童便浸炒三两)条芩(酒炒一两)为末。神曲糊丸白汤下。   形瘦素无他症。此血气不足。宜十全大补汤。   形瘦食少。此脾胃虚弱。血气衰少。宜异功散合芎归汤。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地黄丸。   [卷四\过期经行症] 芎归汤   川芎归身香附枳壳(炒各一钱五分)滑石(二钱)姜引。   肥胖饮食过多。此湿痰壅滞。躯脂逼迫。宜六君子汤合芎归汤。加香附。姜枣引。空心服。   [卷四] 一月经再行症   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宜四物汤加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甘草。空心服。兼滚汤下。   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误服辛热药。致经再行。可照上服药。更服三补丸。   [卷四] 数月行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