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方类编 - 第 23 页/共 59 页

上清丸   清头目三阳之火,治风热上攻,发渴喉疼,口痛牙血。   玄参八两 南薄荷叶五两 荆芥穗五两 苦桔梗一两 生甘草八两 归尾五两 熟大黄一两 陈皮八两 片苓(酒炒)八两 枳壳(炒)八两 川芎四两水为丸,桐子大。每服一钱,温汤下。   卷下 伤暑门   三黄丸   治三焦实火,口舌咽喉肿痛,或热痢腹疼等症。   黄芩 黄连 黄柏(各炒等分)   水为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温汤下。   卷下 伤暑门   神芎丸   治一切上焦积热,风痰壅滞,头目赤肿,咽喉不利,大小便闭。亦能消酒食诸滞。   黑丑四两 滑石四两 生大黄二两 生黄芩二两 黄连五钱 川芎五钱 薄荷五钱水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汤下。   卷下 伤暑门   参归益元汤   治炎天头晕眼花,腿酸脚软,食少心烦,口苦舌干,精神困倦,胸膈不利,形如虚瘠,脉数无力。   人参五分 归身一钱 白芍(酒炒)一钱 白茯苓一钱 麦冬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个 陈皮八分 黄柏(酒炒褐色)八分 知母(酒炒)一钱 熟地一钱 炙甘草三分加食米一撮,乌梅一个为引,水煎服。   卷下 伤暑门   中暑仆地   大蒜一大把、道上热黄土掺和研烂,以新汲水和之,去渣,挖开齿灌之。   卷下 伤暑门   盛夏时有大热症,头大如斗,身热如火者   黄芩一两,煎汁一茶盅,微温一气吃尽。立愈   卷下 伤寒门   观音救苦丹   专治感冒风寒,头疼身热,口渴目胀,筋骨酸疼,兼治一切风寒瘟疫。出外远行之要药也。   苏叶四两 羌活四两 川芎二两 甘草一两 黄芩(酒炒)二两 防风二两 白芷二两生地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弹子大。每丸重三钱,葱汤下。   卷下 伤寒门   金不换正气丸   专治山岚瘴气,不服水土,兼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身体沉重,潮热往来,咳嗽吐痰,呕哕恶心等症。   苍术(炒)二两 陈皮二两 藿香一两 制半夏一两 生甘草一两 浓朴(炒) 姜二两姜、葱汁打糊为丸,桐子小。每服二、三钱。   卷下 伤寒门   败毒汤   治一切感冒发热、恶寒等症。疟疾初起。   前胡 柴胡 独活 羌活 枳壳 桔梗 白茯苓 川芎各一钱 薄荷三分生姜三片为引,水煎服。   卷下 伤寒门   除瘟救苦丹   专治一切瘟疫,口渴喉肿,发热无汗,头疼身痛清解要药也。   天麻一两一钱 麻黄(去节)一两二钱 干姜一两二钱 芽茶一两二钱 绿豆粉一两二钱 生甘草八钱 朱砂(水飞)八钱 明雄黄(水飞)八钱 生大黄二两蜜丸,弹子大。重二钱,每服一丸。   卷下 伤寒门   太乙救苦散   治一切瘟疫无汗,头疼身热,口渴心烦等症。   火硝三钱 雄精(水飞)三钱 麝香五分同研极细末,入瓷罐收贮。男左女右,点大眼角内,登时出汗而愈。   卷下 伤寒门   人马平安散   专治伤暑霍乱,吐泻转筋,水泻痢疾,心腹疼痛,疟疾反胃,腰痛时眼,俱用骨簪点大眼角内。头疼鼻痣吹鼻内;咽喉肿痛吹入喉内;牙疼夹于酱瓜内咬在痛处。一切虫蚊蝎蛰,疮毒疡痒,水和涂之。马、骡、驴上下中三结,揭鞍风,伤水伤热,不食水草,起卧骨眼,獐牙等症。用手指蘸药点大眼角内,立效。   用上好雄黄二两为末,火硝飞成朱,拣白者一两,共和一处,研为细末,收贮瓷瓶听用。   卷下 伤寒门   二圣救苦丹   专治时行瘟疫,恶心吐酸,身体疼痛,发热。   熟大黄四两 牙皂二两(去皮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