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519 页/共 521 页
上将灶底当釜直下,掘取赤土为细末,以冷水调,随多少服之。或以犀角水磨取汁饮,亦治食六畜肉中毒,大效。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昔有人夜间饮水,误吞水蛭入腹,缢停日久,必生下小蛭,即食人肝血,腹痛不可忍,面目黄瘦,全不进食,若不早治,即令人死。
上用田中干泥一块,以小死鱼三四个,同猪膏溶油搅匀,用巴豆十粒,去皮膜,拌入泥内,研烂和丸,如绿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十丸,小儿服三丸至五丸,须臾大小水蛭一时皆泻出,却以《局方》四物汤加黄 煎服,生血补理。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治食鱼脍不消生瘕,常欲食脍者。
獭骨肝肺 大黄(各八分) 芦根 鹤骨(各七分) 桔梗(五分) 干姜 桂心(各四分) 斑蝥(二十一枚,炙)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酒服十丸至十五丸,日再瘥。
治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脏,口干大渴,心急发热,狂言妄语,或洞下方上用杏仁一升去皮研,以沸汤三升和绞汁,三服,狗肉原片,皆出净,良验。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凡物肝腑,不可轻啖,自死者弥勿食之。
上用豆豉,以水浸,绞取汁,旋服之。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五倍子 白矾上等分为细末,水调服之。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上取故头巾垢一钱匕,热汤中烊服之,亦治卒心痛,以煮汤取汁饮之,头巾即缚发帛也。又方饮豉汁数升良。
治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脏口干,或发热不语上以芦根煮汁饮之。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上以入乳汁合豉浓汁服之,神效。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昔有村店妇人,因用火筒吹火,不知筒内有蜈蚣藏焉,因以吹火,其蜈蚣惊逆窜人喉中,不觉下胸腹,救人无措手。适有人云:取讨小猪儿一个,断喉取血食之,灌以清油,取吐即愈。
疗食蕈并菌中毒致杀人者,及疗枫菌食之,令人笑不止者,此皆治之。盖菌种类不一,往往蛇虺毒瓦斯所熏蒸而成耳。
上掘地作坑,以新汲水投坑中搅之,乘混浊取出,以绢滤过,用瓷器盛,每服时调转,饮一盏至三盏,当效。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上有芫花生者为末,每服一钱,新汲水下,以利为好。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崇宁间,苏州太平山白云:寺,五僧行山间,得蕈一丛甚大,摘而煮食之,至夜发吐,三人急采鸳鸯草生啖,遂愈。二人不甚肯啖,吐至死。此草藤蔓而生,对开黄白花,傍水根据山处皆有之,治痈疽肿毒尤妙。或服或敷,今人谓之金银花,又曰老翁须,本草名忍冬草。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治蛊毒,宋嘉 中,范吏部道为福州守曰,揭一方于石云:凡中蛊毒,无论年代近远,但煮一鸭卵插银针于内,并噙之,约一食顷,取视钗卵俱黑,即中毒也,其方用五倍子(二两) 硫黄(末一钱) 丁香 木香 麝香 轻粉(各少许) 糯米(二十枚) 甘草(三寸,半生半炙)
上用水十分,于瓶内煎七分,候药面生皱皮,为熟绢滤去滓,通口服,病患平正仰卧,令头高,觉腹中有物冲心者,三次后得大吐,出一盆桶盛之,如 鱼之类,乃是恶物,吐后饮茶一盏,泻亦无妨,旋煮白粥补,忌生冷油腻 酱十日,后服解毒丸三五丸,经旬平复。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治蛊毒败鼓皮 蚕蜕纸(各烧存性) 刺猥皮 五倍子 续随子 朱砂(研) 雄黄(研,各等分)
上为细末,糯米稀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空心服,熟水送下。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
诸毒通治方
治蛊毒及虫蛇畜兽毒。
雄黄 明白矾(生用,各等分)
上于端午日合研细,熔黄蜡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念药王菩萨药上菩萨七遍,白汤送下。
卷之六十九 诸毒门(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