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439 页/共 521 页
白芍药 黄柏(酒制,半钱) 干姜(炮,四钱) 白龙骨(二钱,细研水飞)
前证乃寒湿为之也,治法当大泻寒湿,以丸子药治之,故曰寒在下焦,治主病,宜缓以制,大忌汤散,以白石脂白龙骨以枯其湿,以炮干姜大辛热泻寒水,以黄柏之大寒为因用,又为乡导。故云:古者虽有重罪,不绝人之后,亦为之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意,又泻齿中恶热饮也,以柴胡为本经之使,以芍药半钱导之,恐辛热之药太甚,损其肝经,故微泻之,当归身辛温,大和其血脉,此用药之法完备矣。
上为极细末,研匀,水煮稀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日干,空心候宿食消尽,煎百沸汤令大温,多用送下,无令胃中停滞,待少时以早膳压之,是不令热药犯胃也,忌食生冷硬物,酒及湿面。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耳鸣心燥,腰脚疼重,腹内虚鸣,脐下虚冷,频下白水如泔湛浊证。
白豆蔻 肉豆蔻 丁香 白茯苓 巴戟 丁皮 苍术 黑附子(火煨) 桂心(各一两)
人参 白术 山药 桔梗 茴香 粉草(各半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紫苏叶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血脏久冷,腹胀疼痛,小便浓白如泔。
片姜黄(二两) 大附子(炮,一两) 柳桂 赤芍药 红蓝子 三棱(各半两) 木香牡丹皮 芜花(醋浸,炒) 郁李仁(去皮) 没药(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酒煎服。如腹痛用当归没药为末,以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热服。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妇人劳伤血脉,胞络受寒,小便白浊,日夜无度,脐腹疼痛,腰膝无力。
鸡内金 鹿茸 黄 肉苁蓉 五味子 远志 牡蛎 桑螵蛸 龙骨 附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米饮送下。
治妇人久积虚寒,小便白浊,滑数不禁上用鹿茸屑炒黄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
又方 用鸡 炙为末,空心酒调二钱服。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妇人气盛于血,所以无子,寻常头眩晕,膈满体疼怔忡,皆可服。
香附子(炒净,四两) 陈皮(焙,二两) 茯神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不拘时白汤调下。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
土牛膝 当归尾(各一两) 桃仁(去皮麸炒另研) 红花(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温酒调下。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血海虚寒,月水不利。
当归 川芎 芍药 牡丹皮 莪术 桂(各一钱半) 人参 牛膝(各三钱) 甘草(一钱)
上分作二贴,每贴水二盅,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妇人室女月水不通,肚腹疼痛,或成血瘕。
桂心 青皮 大黄(煨) 川椒(去目炒) 干姜(炮) 莪术(煨) 川乌(炮) 干漆(炒烟尽) 当归(制) 桃仁(炒)
上等分为末,用上药十分为率,四分同米醋熬成膏,和末六分,搜成剂,臼中杵一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醋汤下。一方不用川乌,用红花。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妇人经脉不通,气痛带下,兼治血瘕。
三棱(醋炒) 川芎 牛膝 玄胡索 莪术(炒) 蒲黄 牡丹皮 芫花(醋炒)
白芷 当归 地龙(去土,酒浸,炒) 干姜(炮,各一两) 大黄(一两,为末,以米醋熬成膏和药)
上为细末,以大黄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醋汤送下,或红花煎酒下。
卷之六十三 妇人门(附论)
调经通治方
治妇人天癸已过期,经脉不匀,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以致腰腹疼痛,盖妇人七七数足,而经脉不根据时者,血有余也,不可止之,宜服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