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417 页/共 521 页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牙肿连喉,立效。
上用五倍子研细,以冷水调敷颊外,屡效。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上用川升麻煎汤,漱咽解毒。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上用牛蒡根一斤,熟捣绞取汁,入盐花一钱,于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根下,重者不过三五度。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上焦不利,风热攻冲,气血郁滞,牙关闷痛,肉虚肿,鼻塞声重,头昏目眩,并皆治之。
防风 细辛(去苗) 薄荷(各一两) 片脑(一钱,别研) 川芎(七钱) 白檀香 白芷独活 天麻 荆芥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每用二钱,不拘时淡茶清调,稍热漱,冷即吐出。如头昏目痛,牙齿闷肿,用热茶清食后调服三钱。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一切风齿疼痛。
升麻(一两) 鸡苏(四两) 地骨皮(去土,八两) 露蜂房(去土) 甘松(去土)
细辛(去苗) 防风(去叉) 甘草(生用,各二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漱,冷即吐出。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诸般风肿牙疼。
雄黄 细辛 青盐 石膏 良姜 荜茇 胡椒(各等分) 麝香(少许)
上为极细末,早晚搽于牙上,漱三五次,吐去再搽。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风牙疼痛。
草乌 全蝎 白僵蚕(炒,去嘴足) 两头尖(各七个)
上为细末,以指蘸药,擦于疼处,唾津勿咽,然后漱之吐出。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风牙疼肿,不拘新久,一服立效。
全蝎(一枚,瓦上焙干) 高良姜(一块,约二寸)
上为细末,以手指蘸药,如齿药用,须擦令热彻,须吐出少涎,以盐汤漱口,大妙。亦治腮颊肿痛。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余顷任淮西幕府,己酉冬被檄来和州,至含山县,齿痛大作,忽于一刀镊人处,得草药一捻许,以汤泡少时,冷暖随意,以手指蘸药水 痛处,即定。明日若人去归,余因得传其方于后,以治人,多效。
上用皱面地葱子,即本草 ,又名地松者,霜后收之。每用少许汤泡,或云即是鹤虱,但本草别有鹤虱,差为不同。沈存中笔谈,专辨地松云:其子名鹤虱,余之所用,正是此物也。钱季诚方用鹤虱一枝,折置齿中。高监云:以米醋煎鹤虱漱口,其痛立定,尤妙。
又方 治风肿气肿牙疼,及风蛀牙疼。有苦牙痛者,百药不效,用此。马敏叔说:一村媪苦牙痛,百药不效,用此即愈。
上用生丝瓜一个小者,擦盐火烧成灰,存性为末,擦于痛处肿处,涎出尽即愈。上乃严月轩家传屡效之方,自患此证,一试而可睡,后以水调药灰掩上腮肿处,尤妙。前有此方治蛀牙,据月轩,此物大能去风,若蛀牙则不效。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上用独活酒煮热含之。一方锉碎,以水二大碗,煎至一碗,去滓,热含冷即吐。亦治齿风宣露。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肾虚齿痛。
天雄(炮,去脐) 当归(切焙) 细辛(去苗)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藜芦(去芦) 苦参 生地黄(切焙)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揩齿痛处,日三五次,勿咽津,每药尽,以水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