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97 页/共 521 页

口舌通治方   治心脏热盛,舌上出血。   人参 生蒲黄 麦门冬(去心) 当归(切焙,各半两) 生地黄(一两,焙) 甘草(一分,炙)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水化下,日三四服。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治心脏有热,舌上出血如涌泉。   升麻 小蓟根 茜根(各一两半) 艾叶(去梗,一握) 寒水石(三两,研)   上 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二沸,温服。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治心经烦,热血妄行,舌上血出不止。   新蒲黄(三钱匕) 新白面(三钱匕) 牛黄(研) 龙脑(研,各半钱匕)   上研匀,每服一钱,食后生藕汁调服。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治心经蕴热,舌上血出,及诸失血。   熟艾(以糯米半协议炒) 松黄 柏叶(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治舌上出血,窍如针孔。   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是,研,一两) 芦荟(研,三钱) 贝母(去心,四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水一小盏化开,煎至五分,温服,吐血衄血,用温酒化开服。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黄连(半两) 黄柏(三两) 栀子(二十枚)   上锉碎,以酒二升渍一宿,煮三沸,去滓顿服。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治舌上出血不止。   黄药子(一两) 青黛(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食后新汲水调下,日二服。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治心经热极,舌上血出。   黄柏(二两,涂蜜,以慢火炙焦,研为末)   上每服二钱匕,温米饮调下。   卷之六十 口舌门(附论)   口舌通治方   治舌出血不止,名曰舌衄。   槐花(不以多少)   上晒干研末,傅舌上,或火炒,出火毒为末傅。如舌肿,以真蒲黄末干掺之。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戴人云:咽与喉,会厌与舌,此四者同在一门,而其因各异。咽以纳气,故咽气通于天:喉以纳食,故喉气通于地;会厌管乎其上,以司开阖,掩其食下,不掩之,其喉错,必舌抵上 ,则会厌能闭其咽矣。四者相交为用,缺一则饮食废而死矣。此四者,乃气与食出入之门户,最急之处,故为病也,为咽痛喉痹之证,是以难治。轻者或治而愈,甚者虽治必殆矣。《内经》曰:一阴一阳结为之喉痹。王注曰: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主之脉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也。二火皆主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甚则肿胀,肿胀则甚,甚则痹,痹甚而不通则死矣。非惟二脉系此为病,以十二经推之,惟足太阳 别下项,其余皆腠于喉咙。惟君相二火独胜,则热结正络,故痛且速也。故十二经中,言嗌痛咽肿,颔肿舌本强,皆君火为之也。惟喉闭急速,相火之所为也。夫君火者,犹人火也;相火者,犹龙火也。人火焚木,其势缓;龙火焚木,其势速。经言喉痹,则咽与舌在其中矣,以其病同是火,故不分也。后之学人,各详其状,今略咽喉一十八证:一曰单蛾风,其形圆如小箸头,生于咽喉关上,或左或右,可治,生于关下者难治;二曰双蛾风,生两个在喉关两边,亦圆如小箸头大,或生关下者难治;三曰蝉舌风,又名子舌,自舌下再生重舌者是也;四曰牙蜞风,牙龈上肿盛聚毒成疮者是;五曰木舌风,其舌渐渐长大,相似煮熟猪舌,不能转动;六曰舌黄风,自舌上肿痛黄色;七曰切牙噤风,牙尽头作 ,口噤不开;八曰鱼口风,如鱼吸水者不治;九曰聚毒塞喉风,喉关聚毒,涎唾稠实,发寒热,仍分上下,关上者根据法治疗,关下者难治,十曰悬蜞虫毒风,上眶肿,食而不能掩水,外形肿如鸡卵;十一曰抢食风,又名飞丝毒,口中或食腥 之恶物发泡者;十二曰猎颊风,腮颊结肿者是,牙尽处肿破;十三曰缠喉风,风自颐边过,颐下赤色者是,亦有寒热甚者,危殆;十四曰松子风,口内满喉,赤如猪肝,张口吞物,则气逆关闭,饮食不能者,用吹喉药或绛雪点肿处,轻者退,甚者喉关响急不治;十五曰崩砂甘口风,自舌下牙龈上下肿赤,口内作 如汤热,牙龈渐甚烂者,亦能脱齿;十六曰连珠风,自舌下起,初起一个,又起一个,甚者三五七九个,连珠者是也;十七曰蜂子毒,或在肋腮脸痒烂,或在喉关舌下作 ,其色黄如蜂者是;十八曰走疰瘰 风,颈项结核五七个,皮肤赤肿作寒热者。惟木舌者,木者强而不柔和也,热结于喉头,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喉痹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痹,于十八证外之别名,虽为治,若不归之于火,则相去远矣。其微者可以酸软之,其大者可以辛散之。治此疾者,世之有方,如薄荷乌头僵蚕白矾朴硝铜绿之类。至如走马喉痹,何待此乎?其死生如人之反掌之间耳。其最不误人者,无如砭针出血,血出则病已。但人畏针,委曲傍求,若执不从,瞬息丧命。凡用针时喉中抢者,宜捣生姜一块入热白汤,时时呷之,则抢而止。治喉痹之疾,如救火之法同,岂可容易哉?诸书治验,木舌胀者,急以绯针小而锐者砭之,五七度肿减,出血而安。缠喉风肿药不能下者,以凉药灌鼻中吐之,外以拔毒散之剂敷之,热退肿消而已。喉痹者,龙火也,虽用凉剂,常令煎极热,时时呷之。此药热行寒,不为热病扦格故也。又常以 针刺少商穴出血而愈。后之业医者,须分人火龙火之病,用药无不取效矣。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咽喉疼痛作肿,痰涎壅盛。   方见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