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60 页/共 521 页

治阳不胜其阴,乃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今青白翳见于大 ,及足太阳。少阴经中郁遏,足厥阴肝经气不得上通于目,故青白翳内阻也。当于太阳少阴经中九原之下,以益肝中阳气,冲天上行,此乃先补其阳,后于足太阳、太阴标中标者头也,泻足厥阴,肝经火下伏于阳中,乃次治也。《内经》云: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肝,此治法是也。每日清晨,以腹中无宿食,服补阳汤,临卧服益阴丸。若天色变,大寒大风,并劳役预日,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候时气和平,天气如常服之,乃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羌活 独活 人参 熟地黄 黄 (一方用黄芩) 白术 甘草(各一两) 白芍药 泽泻(研为末) 陈皮 防风(各半两) 当归身(去芦,酒制) 白茯苓(去皮) 生地黄(炒) 知母(炒,各三钱) 柴胡(去苗,三两) 肉桂(去皮,一钱)   上同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宿食消尽服之。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黄连(酒洗,制炒) 黄柏 草决明 细黄芩 知母(各一两) 羌活 独活 当归尾(去芦,酒制) 防风(去芦) 五味子 甘草(各半两) 石决明(烧存性,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豆大,五十丸,渐加至百丸,止用茶清送下。常多服补阳汤,少服此药,为不可胜补阳汤,恐防饮食。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升阳泄阴,羌活柴胡补阳汤。   柴胡(去苗,一钱半) 羌活 独活 甘草根(一用梢) 当归身 熟地黄 白芍药(各一两) 生地黄(酒炒) 楮实(酒拌) 人参 白术 黄 (各半两) 泽泻 陈皮 茯苓防风(各一钱) 肉桂(半钱) 知母(三钱,酒制,夏月加五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后,另合一料,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食远,茶清送下五十丸,每日与前药各一服。如天气热甚,加五味子三钱或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更加芍药楮实各半两。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肝心毒热,丁翳入黑睛。   青葙子 蓝实 枳壳(去穣,麸炒) 大黄(锉,炒) 菊花 甘草(炙,各二两) 草决明 黄连(去须) 茺蔚子 细辛(去苗) 麻黄(去根节) 车前子(各一两半) 鲤鱼胆 鸡胆(各一枚,阴干) 羚羊角(镑,三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茶清送下,日三。兼治内外障,一切眼病。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眼生丁翳,久治不瘥。   琥珀 龙脑(各一分) 贝齿 朱砂(各半分) 马牙硝(三分,炼过者)   上同研如面,以水一大盏,别入白蜜一两搅和,入通油瓷瓶中,用重汤煮,以柳木篦煎取一合,已来即住,以绵滤,于不津瓶子中盛之,或铜器亦得,每取少许点之,一方为细末点之。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目生花翳白点,状如枣花。   桑白皮 木通(各一两半) 泽泻 犀角屑 黄芩 茯神 玄参 旋复花 川大黄(炒,各一两) 甘菊花(半两) 甘草(炙,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六分,连滓温服。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目生花翳,多年不退。   蕤仁(汤浸,去赤皮) 秦艽(去苗) 柴胡(去苗,各一两) 枳壳(炒黄) 赤茯苓(各一两半) 川大黄(锉炒,半两) 车前子 青葙子 赤芍药(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六分,连滓热服。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花翳白陷外障。   知母 茺蔚子(各二两) 防风 细辛(各一两半) 桔梗 大黄 茯苓 芒硝(各一两)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目积年生花翳。   琥珀 珊瑚 朱砂 砂(白者) 马牙硝(各半两) 乌贼鱼骨(半两,先于粗石磨去其涩,用好者一钱) 真珠末(一两)   上研极细,令匀,每日三五次点。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花翳泪出。   干姜(炮,三分) 蕤仁(细研) 鸡舌香 胡粉(各半两) 黄连(研末,一两) 矾石(熬,研,半分)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鸡距,注眼大皆,日再。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眼卒生翳膜,视物昏暗,及翳覆裹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