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639 页/共 791 页

又方。   上脐下画田字。瘥。   又方。   上取树孔中草。着户上立止。   又方。   上以败甑带。悬于户上瘥。   又方。   上取犬颈下毛。以绛囊盛。系儿两手臂上。立止。   又方。   上以车轴。盗安母卧床下。勿令母知。   又方。   上取荒废井中败草。悬户上良。   又方。   上取牛粪灰。安母卧床下。勿令母知。   治小儿夜啼。符法三道。   \符图\(此符左右手中贴之 此符脐中贴之 贴房门上)   卷第八十二   治小儿啼诸方   夫小儿在胎之时。其母将养伤于风冷。邪气入于胞中。伤儿脏腑。故儿生之后。邪犹在儿腹治小儿 啼。或吐泻。腹胀胸满。牡蛎散方。   牡蛎(一分烧为粉) 伏龙肝(一分细研)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苍术(一分锉炒熟) 麝香上件药。于木臼内捣。细罗为散。每服半钱。研陈米泔澄清。煎竹茹汤调服。量儿大小。   增治小儿 啼不止。牛黄丸方。   牛黄〔二(一)分细研〕 代赭(三分) 牡丹(三分) 麝香(一钱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两丸。   治小儿 啼。惊痫。腹满。不乳食。大便青白色方。   马齿白矾(烧半日)上细研。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一丸。   又方。   上以新马粪一块。绞取汁。与服之。   又方。   烧猪粪。以沸汤淋取汁。看冷暖浴之。并与少许服之。   又方。   上取腊月缚猪绳。烧灰细研。以温水服半钱。   又方。   上取桐子仁末。温水调半钱服之。   卷第八十二   治小儿胎寒诸方   夫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肠胃之间治小儿胎寒。聚唾弄舌。 啼反张。怒惊。当归散方。   当归(半两锉微炒) 黄 (半两锉) 细辛(半两) 黄芩(半两) 龙骨(半两细研) 桂心(半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日三服。更看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妙。   治小儿胎寒。 啼。止痛温中。雀粪丸方。   雄雀粪(一分) 牛黄(半两细研) 赤芍药(半两) 芎 (半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百日儿。每服。以乳汁下一丸。日三服。量儿大治小儿胎寒。虚胀满。不嗜食。大便青。夹白脓。及欲发痫。宜服调中丸方。   当归(半两锉微炒) 川椒(一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野狼毒(半辛(一分) 豉(四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以器盛之。未满百日儿。以温水下一丸。如麻子大治小儿五十日以来。胎寒腹痛。激热而惊。聚唾弄舌。 啼上视。此痫之候。宜服此方。   猪肾(一只薄切去脂膜) 当归〔二(一)两锉微炒〕上只当归一味。粗捣二味相和。以清酒一升。煮至七合。去滓。每服。取如杏仁大。令儿咽又方。   衣中白鱼(二十枚)上以薄熟绢包裹。于儿腹上。回转摩之。以瘥为度。   卷第八十二   治小儿不吃乳诸方   凡小儿初生。看产人见儿出。急以手掩拭儿口。无令恶血得入儿候。则儿腹内调和。无有疾治小儿壮热肚胀。不饮乳。龙胆散方。   龙胆(半两去芦头) 犀角屑(一分) 川升麻(半两) 槟榔(一分) 川大黄(一分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放温。分减渐渐与服之。   治小儿鼻寒脑闷。吃奶不得。摩顶膏方。   羊髓(三两) 当归(三分锉微炒) 细辛(三分) 白芷(三分) 木通(三分) 野猪脂(三两)上件药。锉碎。先下脂髓于锅中。入诸药。以慢火煎。候白芷色焦黄。药成。以绵滤去滓。   治小儿腹痛。不食乳。人参丸方。   人参(半两去芦头) 黄连(半两去须) 龙胆(半两去芦头) 马牙硝(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乳汁研二丸灌口中。日四五服瘥。